圣经注释

马唐纳<出埃及记>注释11~20章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fuyinyingshiwang

第十一章

陆·逾越节和灭长子之灾(一一1~一二30)一一1~10 摩西并没有在法老面前离开。第4至8节表示,他仍然在和这位君王谈论,首三节可视为插句。第十个灾也是最后的灾还未临到,神吩咐摩西,以色列人向埃及人要(不是“赔”)金器和银器。摩西警告法老,到了所定日子的半夜,凡埃及地一切头生的都必死(参看一二6),以色列人却安然无恙;法老的臣仆都要俯伏,恳求希伯来人立刻全部离开。于是,摩西便气忿忿地离开。第7节“好叫你们知道耶和华是将埃及人和以色列人分别出来。”摩西告诉法老,神把以色列人从埃及人中间分别出来。在神的心中,分别非常清楚,他知道以色列人是他的选民,摩西心中亦深明此理。但是以色列人所看到的,只是为奴与自主的分别。后来他们在旷野,神用律例典章和各种法则教导他们,使他们成为自己的百姓,与万民有别。法老看到神的奇事大能,仍然不肯听从摩西。法老不听从警告,耶和华就使法老的心更加刚硬。注意:并不是神使法老的心刚硬,强迫他做错事。神的作为是使法老刚强,好使他有所行动。神从未使法老固执刚硬,是他自己顽梗刚硬,直至无可救药。此中的分别,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在十灾以前,摩西与亚伦已经宣告,如果法老不放人,必有恶果。但是这样的警告反叫他更加顽固,心里刚硬。法老在灾祸开始以前,早已下定决心,他不愿相信有人比他更伟大。顽固不信使他的心地刚硬,连大灾难都不能将他软化。法老不肯回心转意,神就任凭他作骄傲的抉择,使他尝到自己行为的苦果。神并没有强迫法老弃绝他,反而一再留有余地,使他回转。神说:“我断不喜悦恶人死亡。”(参结33:11)最后,神使用至大的灾祸,杀了他和埃及人的长子,使他不得不承认神的权能。

第十二章

一二1~10 耶和华清楚地晓谕摩西和亚伦,教他们如何为第一次的逾越节作准备。羊羔当然预表主耶稣基督(林前五7)。这羊羔必须无残疾,说明基督的无罪;且是一岁的公羊羔,或者指出主在黄金年华被剪除;公羊羔要留到本月十四日,指示救主在拿撒勒的三十载生活,中间被神试验,然后三年公开让人认识;羊羔被以色列全会众宰杀,就如基督落在无法之人的手,给他们杀害(徒二23);此外,羊羔在黄昏的时候遭宰杀,即在第九至第十一时期间,就脚稣在第九时(太二七45~50)被杀一样。羊羔的血涂在门上,拯救子民脱离毁灭者(7节),就如基督的血叫人凭着信,从罪、自我和撒但中得到拯救。羊羔的肉用火烤,预表基督为我们的罪受神的咒诅。吃羊羔要与无酵饼和苦菜同吃,表示基督成为他子民的粮食。我们当诚实地按真理过活,不沾恶毒邪恶的酵。并且真心悔改,常常谨记基督受的苦楚。羊羔的骨头,一根也不可折断(46节),这规定正在我们的主身上成就了(约一九36)一二11~20 第一个逾越节是由一群将要上路的人守的。这提醒我们,长途客旅当轻装上路。逾越节的命名,是因为耶和华越过有血记的房子。“越过”不是“忽视”。高雅伦解释说:“不论是根据词源学,还是把它看为双关语, Pesah对以色列人来说都是指“越过”或“跃过”;同样是指神在这件历史事迹上的作为——赦免以色列人。”逾越节是以色列人宗教年历中的第十四日(2节)。与逾越节有密切连系的是无酵节。逾越节第一晚,百姓匆忙离开埃及,根本没有时间等待生面发酵(34,39节)。以后他们每逢逾越节,七日之内不可有酵,为要记念出埃及时的匆忙。因为酵代表罪,他们也要记念是借着血才得救赎,应当远离罪和世界(埃及)。凡吃有酵的饼的,都要被剪除——驱逐出营,剥夺权利。在某些情况下,“剪除”含有定死罪的意思。一二21~27 然后,我们听见摩西向百姓中的众长老转达神的训示,他又仔细告诉他们如何把血洒在门上。牛膝草可以代表信心,即个人借着基督的血得赎。逾越节提供一个出发点,当下一代问及这仪式的意义时,便可教导他们救赎的故事。以色列人每年一次过逾越节,纪念蒙神引领出埃及。他们每年都要庄严隆重地纪念这一个晚上,追想神的灭命天使如何越过他们的家。他们感谢神拯救免死,领他们离开奴役与罪恶之地。现代的基督徒也体验到得救的日子──神救我们脱离灵性的死亡,挣脱奴役的日子。主的晚餐(“圣餐”)就是我们的逾越节,纪念我们脱离罪恶,得享新生命,也纪念主耶稣的受苦和为我们而死。以色列人的好些节期都是神亲自订立的,逾越节就是其中之一,是要纪念神为他们所做的大事。在今天,宗教节日也有深远意义,使我们年年都想起神为我们所做的大事。在旧约时代,神悦纳人预表式的献祭。在主耶稣被钉十字架牺牲以前,神悦纳牲畜代替罪人受死,赎回人的生命。耶稣来了以后,以自己无罪的生命代替我们犯罪的生命,担当了人因罪所当受的刑罚。他救赎我们脱离罪的权势,使我们与神和好。因着他的牺牲,就不再需要以牲畜来献祭了。节日使老一代不忘过去,使年轻人追思效法。一二28~30 到了半夜,风暴终于如神的警告一样来临。在埃及有大哀号,无一家不死一个人的。以色列人的长子得免被杀,是因为他们宰了没有残缺的羊羔,把血涂在各家的门框和横楣上。羔羊代替了在灾祸之中应当被杀的以色列人长子。他们从此深知,得免死亡是由于有无辜的生命代他们牺牲的缘故。最终,以色列终于获准离开。柒·出埃及(一二31~一五21)一.逃往红海(一二31~一三22)一二31~37 第31节不一定指摩西面对面见法老(参看一O29)。仆人往往听从主人的吩咐去说话办事。摩西曾预言法老的臣仆要俯伏求以色列人离去。(一一8)以色列人起行往疏割,这是埃及的地域,不是巴勒斯坦的另一个同名城镇疏割(创三三17)。埃及人不知多高兴,他们把财物给以色列人,打发他们离去。对希伯来人而言,这些财物不过是补偿他们受法老劳役罢了。这些财物成为他们旅途的装备,也成了事奉神的用品。约有六十万男丁离开埃及,还有妇女和孩子。男人确实的数目是六十万三千五百五十人(三八26)。以色列人的总数大约是二百万人。一二38~39 出埃及的确实日子颇有争议。一般的保守看法是主前一四四O年,也有学者认为是主前一一九O年,甚至更后的时期(参看简介)。闲杂人(即包括外邦人)跟随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民数记十一章十节视他们为“乌合之众”,那时他们漠视主的恩慈,向主埋怨。一二40~42 有关第40节中的年表;参看创世记十五章13至14节的注释。这里提到的四百三十年,包括以色列人在埃及的时间。这是确实的数字,直到满了的那一天。有一点很重要,主没有忘记他几百年前的应许。他把百姓带领出来,应验了他的话。神对救赎我们的应许从不懈怠(彼后三9),将来有一天,摩西所预示的主耶稣要领他的民离开这世界,进入永生的应许之地。一二43~51 逾越节的规例强调,不论是外邦人、邻舍或工人,只有受了割礼的男人才可参加。外邦人都不可吃这羊羔……寄居的和雇工人,都不可吃。

第十三章

一三1~15 神曾在埃及拯救以色列头生的,使他们免致死亡;因此,无论是人是牲畜,凡头生的都是属神的,要分别为圣献给神(“分别为圣”就是献祭,或者将某些物品归属于神)。头生的儿子要作神的祭司,直到利未支派日后分别出来作这事奉。头生的洁净牲畜必须在一年内献给神。头生不洁的牲畜如驴,不可献给主,只得用羊羔代赎。换言之,羊羔必须代驴死。如果驴没有代赎,便要打折它的颈项。这是救赎与灭亡二者中的选择。后来立了赎银,驴可用钱代赎(利二七27;民一八15)。头生的孩子从罪而生,也要代赎,代价是五舍客勒(民一八16)。救赎头生的习俗至今仍在敬虔的犹太人中持守。一个三十天大的婴孩要给亚伦的后裔相当于五舍客勒的钱。这样做其实是郑重地提醒人,叫人知道自己在神面前是一个不洁的光景。正如把头生的献给神,归他为圣一样,无酵节说出得赎的民所当有的道德纯洁。以色列人要吃无酵饼七天,房屋也不可见发酵之物。除酵节把以色列人分别出来,使他们成了与众不同的民族,就好像在手上和额上打下记号一般。把头生的归神为圣和无酵节都是下一代的实物课堂,让他们知道主如何拯救他的民出埃及。一三16 犹太人日后真的跟从第9和16节的字义而行,制成圣文护符匣,或是小皮盒,记载神的道,并且把它们系在额上和手腕上。然而在属灵上,这里指我们所作(手),所想(眼)应当符合神的道。一三17~20 从埃及往迦南,最直接的途径是穿过非利士地——只需沿海走大概两个星期。这条沿海的路称为“何露斯之道”。可是这条路也是埃及人常经之道,有埃及军兵常看守。为免神百姓遭到袭击,而生灰心后悔,神领他们走南面的路,穿过西乃半岛。以色列人都带着兵器排列前行。他们带同约瑟的骸骨回到他本国迦南,跟随他们祖先郑重的誓约行。神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后,并没有领他们走最近便的道路,直接去应许之地,乃是绕道而行,避免与非利士人争战。多少时候,神带领我们经过我们认为是漫长而乏味的道路,而另外正有一些显然是更直接通到目标的道路,如果他愿意,我们必能藉此达到那地。但他为使我们免去许多我们所未曾想到的危害,领我们绕行,因为他知道,那些捷径往往并非最短的道路。如果神没有领你走捷径,不要埋怨,也不要抗拒他;只要甘心顺从,信靠他领你平安地绕过看不见的拦阻。他从开头就看到旅程的终点,他知道哪一条是最安全、最好的道路。上帝不把以色列人带上一条认识的路出埃及,却带百姓走向苇海(七十士译本的“红海”)。费察林写道:“在以色列人面前打开的海,圣经称为‘Yam Suph’,字面的意思是‘芦苇之海’(出一三18)。现在这海称为苦湖;也许古时它曾与红海相连,所以古时称为‘芦苇之海’。至于过海的正确地点,众说纷纭,没有一个见解得到一致的赞同。”一三21,22 日间的云柱和夜间的火柱显示主与他的百姓同在。马太亨利说:“这些都是一直施行的神迹。”荣耀的云称为“shekinah”,希伯来文是“居住”的意思。柱(或柱状)说出神指引他百姓保护他们抵抗敌人(出一四19~20)。两者都是描述主耶稣基督美丽的图画。

第十四章

二.过红海(一四)一四1~9 本章是整本圣经中一个最宏伟的场面。耶和华指示以色列人往南面的比哈希录,那里在红海的西面。这样逃亡就变成不可能的事,然而下面的神迹也就更显得壮丽了。法老以为他们受困,于是派军追赶他们。他派了六百辆特选的车和埃及所有的车,每辆车都有车兵长。法老突袭二百万近海边安营的以色列人,众人被困在红海与山地之间,孤单无援,六百辆埃及战车已经逼近。这些以色列人显得何等无助,进退维谷,也许当时情景造成形容进退两难著名的成语:“落在恶者(法老)和蓝蓝的(红海!)深海中。”一四10~14 当以色列人举目看见埃及军正赶来,就吓得呆住了,人人都以为必要灭亡了。但他们聪明,懂得向耶和华哀求。可惜他们很快便向主差派的带领者摩西埋怨,就如以前一样(五21)。百姓曾看到神大能的手,用十灾击打法老,救他们离开埃及;而现在的回应竟然是恐惧、失望与哀号。他们说:“难道在埃及没有坟地,你把我们带来死在旷野么?”这是明明的不信,他们不只一次这样,无论任何情况都一样。尽管众人内心沮丧,对摩西充满敌意,摩西却鼓励他们不要惧怕,看神所要施行的救恩。摩西对他们说:“耶和华必为你们争战,你们只管静默,不要作声。”不论我们曾经体验多少上帝的大能与对我们的眷顾,一场全新的经历不免给我们有不安的感觉:“上帝真的能对付这局面吗?”与百姓不一样,摩西觉察这场面是上帝允许的,因此他用满有安慰与信心的话:“不要惧怕……耶和华必为你们争战”来回应百姓的恐惧。我们虽不至于仍被仇敌追逼,却可能陷于困境。不要失望灰心,要效法摩西的态度:“只管站住,看神的拯救。”一四15~18 历史上一次大神迹将要发生:耶和华教导摩西……“你吩咐以色列人往前走。你举手向海伸杖,把水分开,以色列人要下海中走干地。”在以色列人看来,前有大海,后有追兵,无路可逃;但耶和华施行神迹将海水分开,他们得以走干地过去。马太亨利就神使埃及人的心刚硬,要在法老和他的……车辆、马兵上得荣耀一事,这样写道:“对于那些一直拒绝神思典的人,神使他们落在咒诅中是公平不过的事。经文的语气表达出神胜过固执侮慢的反叛。”一四19~28 神的使者转到以色列的后边,如云柱转到后边去。保护他们免受埃及人的攻击。云柱供应光给以色列人,却使埃及人那边黑暗。摩西命令红海分开,成为两道水墙,中间是干地的通道。以色列人安全过去,但当法老的军队试图跟随,耶和华使他们混乱了,又使他们的车轮脱落,难以行走。他们正想后退,红海却听从摩西的吩咐复原,把他们推翻海中,连一个也没有剩下。当我们顺从神的心意,我们的信心和叫红海分开的信心一样,同样能成就不可能的事。一四29~31 过红海是神在旧约中所显示的最大能力,然而从始至终,基督从死里复活却是神最大能力的彰显。

第十五章

三.摩西之歌(一五1~21)在以色列人的敬拜与庆典中,音乐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以歌唱表达对神的热爱与感恩,充满创意地用口述的传统教导下一代。在以色列人的敬拜与庆典中,音乐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以歌唱表达对神的热爱与感恩,充满创意地用口述的传统教导下一代。正如逾越节说出借血得救赎,红海却说明靠能力得救赎。摩西之歌便是歌颂后者。以色列人此刻唱歌,是因为他们的经历使他们感觉到生命的伟大。而这一种的感觉,乃是从认识神的伟大产生的;这歌的中心,乃是神。伍德蒙博士列出这首歌的大纲:序曲(l节)——耶和华得胜第一节(2,3节)——他是什么:力量、诗歌、拯救。第二节(4~13节)——他作了何事:战胜过往的敌人;拯救他的民脱离埃及。第三节(14~18节)——他将要作何事:战胜将来的敌人;带领他的民进入他们的产业地。尾曲(19节)——对比埃及的战败和以色列民的拯救。应答轮唱的部分由米利暗和众妇女答唱(20,21节)约在三百多年前,英国解经家马太亨利对这首伟大的属灵颂诗深表欣赏赞同,他这样说:这首歌值得欣赏的地方是:(1)它是首古曲,且是我们所知的诗歌中最古老的。(2)它写得非常好,风格高尚壮丽,形象生动活现,而且非常感人。(3)它是一首圣诗,把荣耀归给神,而且要高举神的名,表达对他的赞美——那唯一配得称赞的,所以他们作了优美的旋律向他讴歌。(4)它是典型的一首曲。福音教会的得胜,敌人的没落,全在摩西的这歌和羔羊之歌中表现出来。这首歌要在玻璃海唱出,就如曾在红海上唱出来一样(启一五2,3)。捌·西乃山之旅(一五22~一八27)一.书珥旷野(一五22~27)第22节开始,记载从红海到西乃山的旅程。对历代的信徒而言,每一步都充满属灵的功课。玛拉的意思是“苦”,例如指生命中痛苦的经历。“树”指示各各他山的十字架,把生命中的苦楚转化为甘甜。耶和华在玛拉显现是“耶和华是医治你的”(YHWH Ropheka)。他应许不把苦害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以色列人身上。以琳及其十二股水泉和七十棵棕树,指出我们来到十字架后。便能享受安息,重新得力。

第十六章

二.汛的旷野(一六)一六1~19 以色列人朝着东南方向走,便来到汛的旷野。汛的旷野乃是一大片布满沙土与岩石的广阔荒漠,草木不生,如此的环境,正适合神试炼并塑造他的百姓。然而他们在那里苦苦发怨言,投诉粮食短缺,又叹气向往埃及的食物,似乎忘却了食物背后的奴役和苦差。何等惊人的改变!以色列人方于昨日歌唱,今竟开始大发怨言!其实,这正是人心的写照。他们发怨言的缘由,只不过是他们饥饿。今天神的子民,也常因遭遇一些微不足道的事而发怨言。许多年青基督徒,当他们委身基督的时候,发觉自己面对许多限制,有些清楚地是由于教会的传统,有些却是圣经的要求。他们因为不了解那些较老的教友适应这些拘束,视之为当然,因而他们感到不舒服,甚至反叛明显增加。然而,神仍然恩慈地在晚上赐下鹌鹑,早晨赐下吗哪。鹌鹑只供应过两次,一次记在这里,另一次在民数记十一章31节,而吗哪却不断供应。“吗哪”在原文的意思是“这是什么呢?”它是神奇妙地踢下来的食物。吗哪小而圆,色白甜美(3节);预示基督的谦卑、完美、纯洁、甘甜;是神生命的粮。耶稣在约翰福音中,将自己比作吗哪,是我们每天的生命粮,能满足我们属灵上的需要(约六48~51)。以色列每人可以收取一俄梅珥(约三品脱)。不论多收少收,按这分量大约收取,他们都得饱足,并不过多。这里表示基督的丰富能满足百姓一切的需要,当基督徒向有需要的人分享时,他们也同样得到满足(林后八15)。吗哪要清早起来收取,日头一发热,它就消化了。我们也应当在一天开始的时候,生活的压迫仍未涌至。便先飨以基督为粮。吗哪必须天天收取,我们也须天天从主得粮。吗哪是在一个星期的头六天每天收取的。第七天并不供应。一六20~31 到第六天,神吩咐以色列人收取双倍的食物,留到安息日。如果在别的日子,剩下的吗哪便会生虫变臭。吗哪就象芫荽子,颜色是白的,滋味如同搀蜜的薄饼,可以烤或煮。摩西斥责那些在安息日收取吗哪的人。一六32~34 摩西把一些吗哪放在金色的罐里,留到世世代代作记念,日后放进约柜中(来九4)。到了所罗门的时代,装吗哪的罐子不见了,我们不知道是如何不见,和何时不见了(王上八9)。神在创造后第七天安息(创二2),可是他并没有吩咐当时的人跟着做。现在,他向以色列国定立安息日的律例。日后,这律例成为十诫之一(二O9~11)。这是神在西乃山与以色列立约之凭证(三一13),每周提醒他们,是神把他们从埃及的捆绑中释放出来(申五15)。神从没有吩咐外邦人守安息日。十诫中有九诫在新约中重复出现,作为教会行义的指引。唯一没有重复的便是守安息日。不过,世人都持有七天工作,其中一天休息的原则。对基督徒而言,这天是一星期的第一日,就是主日。这天并不是要守律法,而是极有恩典的一天,因为我们可以放下属世的活动。全心全意地敬拜、事奉神。法柜的意思是约“柜”;虽然约柜仍未出现,但这里已提到。一六35~36 吃吗哪四十年。是预计以色列在旷野漂流四十年。当他们到了吉甲,即迦南的境界内,吗哪便停上了(书五12)

第十七章

三.利非订(一七)一七1~7 在利非订,以色列民与摩西争闹,因为他们缺水。耶和华指示摩西走到名为何烈之地(意思是荒芜之地),并用杖去击打磐石。摩西照着做,水便流出来——描绘五旬节时的圣灵,是基督在各各他山上被击打后的果实。玛撒(“试探”或“试验”之意)就是他们试探或试验神的地方。米利巴(“责怪”或“争闹”之意)就是他们与摩西争闹之地。一七8~16 约书亚(“耶和华是救恩”之意)这时首次登场。他是摩西的仆人,在利非订与亚马力人争战。只要摩西一直举手祈求、依靠神,以色列人便得胜。然而当摩西的手一下垂,亚玛力人便占上风。亚伦与户珥站在摩西的两边,扶着他的手臂,使他可以举起手来祷告,叫以色列人得胜。我们也应当“扶起”属灵领袖的手。分担责任,说安慰鼓励的话,或为他祷告,都会使属灵领袖重新得力。从另一方面来说,连摩西的手还需要有亚伦与户珥的扶持,摩西还需要别的肢体的扶持,何况我们呢?许多属灵的失败、跌倒,原因就是因为他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没有其他弟兄姊妹的保护。亚玛力人是以扫的孙子亚玛力的后裔,他们住在死海地区,是凶悍的游牧民族,以劫掠财物为生,以杀人为乐。以扫预表肉体——即人属亚当、邪恶和腐败的性情。留心下列关于肉体和亚玛力人的比喻:(1)人悔改归回,得着圣灵后,肉体便与圣灵争战。(2)耶和华必世世代代与肉体争战。(3)肉体必不能从信徒生命中除去,直到死或教会被提为止。(4)两种得胜肉体的方法是祷告和神的道。根据古代犹太裔历史学家约瑟夫所言,户珥是米利暗的丈夫,而米利暗是摩西的姐姐。后来摩西上了西乃山,便是他和亚伦管治以色列民(二四14)筑坛乃是摩西感到上帝的临在,上帝是胜利的赐予者。耶和华是我的旌旗(希伯来文是YHWH Nissi)是耶和华的复数名。

第十八章

四.摩西与叶忒罗(一八)一八1~12 本章是出埃及记的分界线。到了这时。我们已经看见吗哪、被击打的磐石和河流——都是指到基督的降生、他的死和圣灵的赐下。我们似乎预先看见基督将来的荣耀。摩西的岳父叶忒罗带着摩西的家眷来到他的帐棚和他相聚。事件的发生并没有按先后次序列述。第5节说叶忒罗到西乃山见摩西,但以色列人要到第十九章2节才到达西乃山。解经家指这样安排是为了一气呵成地叙述耶和华与摩西会面,向他颁布律法。也许当摩西回埃及的时候,遗下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在米甸。这时叶忒罗带来西坡拉、革舜和以利以谢(我的神是帮助),使摩西一家欢喜团聚。似乎叶忒罗这时已归向真神,虽然有些学者相信他已经是敬拜耶和华的。一八13~27 当叶忒罗看见摩西肩负极重祖子,审判众百姓,他便建议他的女婿拣选有才德的人协助他,就是敬畏神、诚实无妄、恨不义之财的人。叶忒罗的建议包括差派这些人作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管理百姓。这样就能使摩西的担子轻省些,并能够更有效地把事情处理好。有些人认为叶忒罗的劝告是神感动他而发的,提出合理的做法,把权利分派给其它人。然而。也有人提醒我们,神从来都赐下恩典,委以任务。直到这时,神与摩西谈话,就如跟朋友谈话那样,不须中间人传活。因此,摩西应当坚持下去,直到神另有安排。

第十九章

玖·颁布律法(一九~二四)—.为神启示作准备(一九)一九1~9 以色列人到达了西乃山。出埃及记的其余部分、利未记和民数记头九章都记载这里发生的事情。西奈山(何烈山),是以色列历史上最神圣的地区之一,位于西奈半岛的中南部。摩西在这个山的荆棘火焰中遇见神,神在这里与以色列人立约,以利亚在这里听见神微小的声音,神也在此将律法和圣洁生活的原则赐给他的百姓。他们知道了顺服神则会蒙福(三四4-28),不顺服则会陷入悲惨的境地(三四32)。从亚当到这时,一直都没有从神直接设立的律法。神一直用恩典与他的民相处。现在神给以色列有条件的约,定下了律法:“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如果他们听从,神便祝福。以色列人不晓得自己的罪和无助,已经准备好答应神。慕迪评论说:“‘耶和华所说的,我们都要遵行。’多么狂妄自信的语气。金牛犊、摔碎石版、忽视律例、用石头打死神的使者、拒绝和钉死基督。排山倒海的证据,都证明人根本不尊重誓约。”一九10~20 神叫百姓洗衣服,免行房事,以准备领受他的启示。这样做是要教导他们,在神面前,必须洁净。百姓要在日常生活中远离罪,才能将自己献给神。我们朝拜神,迎见他的时候,应当将忧虑与杂务抛开。西乃山是禁地,不论是人是动物,都不可摸这山,否则必要治死。闯上山的便属违例,必要在一段距离外用石头或用箭射死。只有摩西和亚伦可上山(24节),并且必须在角声拖长时方可上。西乃山被密云笼罩,雷轰闪电,冒出烟火,遍山大大的震动。这一切描述与神相会的惊骇,尤其在守律法的基础上。西乃山是律法地,故人在山下战兢恐惧;加略山是恩典地,人在加略山下欢喜快乐。人是先到西乃山,后到加略山;先知罪,后靠十架。一九21~25 耶和华重覆嘱咐摩西和百姓,不可模山。摩西起初觉得没有必要这样提醒百姓,但最后也遵从了神的吩咐。第22和24节的祭司也许是指头生的儿子。附篇——时代论在神治理人(特别是与他的选民以色列)的历史中,这时出现非常重大的转变。这里及别处记载神的秩序在人类的事务上出现转变,显示在时代或管治上也出现转变。奥古斯丁曾说:“要辨别不同的时代,但圣经是和谐一致的。”神把人类历史分为不同时代:“借着他也造成诸时代”(来1:2;英文圣经修订本边注)。这些时代可长可短,但不是按时期长短来分辨,而是按神治理人的方法来分辨。神自己永不改变。但他的方法却不然。他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方法作事。我们称神在历史上某个时期治理人的方法为“时代”。从技术上说,时代并非指某一个年代,而是一种管理、治理、秩序或约(“制约”来自oikonomia这字,而新约圣经的希腊文作“时代”或“治理”)。可是,提到时代,很难不想到时间。例如,美国z /-府的历史分为管理权(z /-府)。我们说克林顿z /-府或布什z /-府,其实是指这些总统在任期间,z /-府的运作方式。重点是当时施行的政策,但我们必然把这些政策及其施行的某个时间相提并论。可见,我们提到时代,便想到神在历史某段时期对人的治理。神在各时代对人的治理,好比一个家庭的运作。家里若只有丈夫和妻子,就有特定的运作模式。然而家里若有小孩,策略便截然不同了。当孩子们长大了,家里的事又用另外不同的方式处理。我们从中看见神治理人时也用同样的模式。(加四1~5)举例说,该隐杀了他的兄弟亚伯。神给他立了一个记号,免得找到他的人会杀害他(创四15)。可是,大洪水以后,神设立了死刑,定下律例:“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创九6)差异是由于时代的转变。另一个例子在诗篇一百三十七篇8至9节。作者写下巴比伦要受严峻的审判:“将要被灭的巴比伦城啊,报复你,象你待我们的,那人便为有福。拿你的婴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为有福。”然而主后来教导他的百姓:“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 -/迫你们的祷告。”(太五44)诗人活在律法下,他所用的言语显然不合适于活在恩典下的基督徒。利未记第十一章指出某些事物是不洁的,但在马可福音七章19节下,耶稣宣称各样食物都是洁净的。在以斯拉记十章3节,犹太人要休外邦的妻子,离绝他们的子女。可是到了新约,神吩咐信徒不要离弃他们(林前七12~16)在律法之下,只有大祭司可进入神同在的至圣所(来九7)。然而在恩典下,所有信徒都可以进入至圣所(来一O19~22)这些改变显然说明时代的改变。基督徒对时代的数目或名称意见不尽相同。事实上,根本不是所有的基督徒都接受时代论。然而我们可以把时代划分出来。首克,至少有两个时代——律法时代和恩典时代:“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约一17)圣经分开旧约和新约。正显示治理上的改变。再者,这时代的信徒不用献动物为祭,更进一步证明这点。不用献祭,也显示神颁布了新的命令。两约间的重大改变,很难有基督徒看不见的。我们若同意有两个时代,也逼使我们相信第三个时代,因为律法时代到出埃及记第十九章才开始。换言之,是创世千百年后才开始。可见,律法以前必定至少有一个时代(参看罗五14),于是便有三个时代了。这样,我们也应该接受第四个时代,因为圣经提到“来世”(来六5)“来世”便是主耶稣基督将来降临地上作王,也就是千禧年。保罗也分辨今世和来世的不同。首先,他提到他承担这时代的责任,献身给福音真理和教会(林前九17;弗三2;西一25)。这就是今世了。他又指将来的世代为“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满足的时候”(弗一10)。他这样形容,显然那日子仍未来到。可见,我们并非活在历史中最后的时期。司可福博士列出七个治理时代:l.无知(创一28),由亚当的创造至他的堕落。2.良知或道德责任(创三7)。由亚当堕落至洪水结束。3.人类z /-府(创八15)。由洪水结束至亚伯拉罕蒙召。4.应许(创一二1)。由亚伯拉罕蒙召至律法颁布。5.律法(出一九1)。由律法颁布至五旬节当日。6.教会(徒二1)。由五旬节至教会被提。7.国度(启二O4)。基督作王一千年。尽管信徒用不着全盘赞同这些资料,但这样划分时代的确很有帮助。律法时代与恩典时代的分别尤为重要,避免我们抽取属于某时代的经文,用在自己身上。所有圣经经文都是有益的(提后三16),但不都是直接写给我们。关于其它时代的经文都可以运用,但这些经文主要是为当时的人写,向他们说话。我们提过利未记第十一章关于食物的限制。即或这些限制不再对今天的基督徒奏效(可七18~19),但其中蕴藏的原则依旧不变——我们当避免道德上和属灵上的不洁。神应许以色列人,说他们若遵从神,神便使他们物质丰裕(申二八1~6)。这段经文强调在地上得到物质的祝福。可是今天却不然,神没有应许我们,说只要我们顺服。他便以财富作为赏赐。现在这个时代的福气,是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弗一3)。纵然不同世代各有特色。有一件事却永不改变:这就是福音。不论过去、现在或将来,只要相信主,便必得着救恩。对于每一个世代来说,救恩的核心都是基督钉十字架所成就的大工。旧约的人因为相信主给他们的启示便得救。举例说,亚伯拉罕因为相信神说他的后代必如天上的繁星那样众多(创一五5~6),于是便得救了。也许亚伯拉罕对于千百年后各各他山发生的事知道不多,然而主知道,亚伯拉罕相信神,神便把亚伯拉罕计算在内,分享日后基督在各各他山所成就的一切价值。正如有人曾说,旧约圣徒是凭“信贷”得救。换言之,他们是凭主耶稣多年后付的代价而得救(就是罗马书三章25节的意思)。我们却凭着基督在超过一千九百年前成就的大工而得救。无论是那一种情形,都是靠相信主而得救。对于那些认为律法时代的人是靠守律法或献祭牲得救的说法,必须加以摒弃。律法只能责备人,不能拯救人(罗三20)。牛羊的血根本不可能除去任何一样罪(来一O4)。不,神拯救的方法,是靠着信并相信而已!(参看罗五1)另一点要谨记的是:当我们说现在的教会时代是恩典时代,不代表神在过去的时代不恩待当时的人。我们的意思是说,神现在是在恩典下试炼人,而不是在律法下试炼人。我们也得明白,各时代并非清楚切割。时代之间往往有重叠的时候,或者有过渡的时间,以使徒行传为例,新成立的教会需要时间除去旧时代的服饰。也许在被提和大灾难中间会出现一段时期。那时那大罪人被显露出来,圣殿在耶路撒冷得以建造。最后,正如一切美善之事遭人滥用一样。研究各时代也可能会带来弊端。有些基督徒过分坚持时代主义,只接受保罗的监-/ y u书信,作为今日教会之用!结果,他们不接受洗礼,也不接受主的晚餐,因为监-/ y u书信没有提到这些事情。他们又教导说,彼得的福音内容与保罗不同(参看加一8~9以反驳这点)。这些人有时称为极端时代主义者(Ultradispensationalists),我们一一反对他们对时代的极端看法。

第二十章

二.十诫(二O)“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这几句话是律法的引言,紧接着这些话的,就是十条诫命。神并非在以色列子民尚在捆锁之中时,就向他们制定了律例典章,告诉他们如果他们遵守,他就拯救他们。他乃是先把他们从埃及地救出来,然后才将律法赐给他们。因此,律法的本身就是一种爱的表示。认识神一切的要求,都根源于他的爱,会使我们在遵行时有力量,并得着安慰。主耶稣把十诫分为两部分:对神的爱和对邻舍的爱(太二二37~40)。有人认为头四诫命是爱神的教训,第五诫开始是爱人的教训。“我是耶和华你的神”这句出现在头五诫中。一二O1~3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意指禁止敬拜多神(多神主义),或敬拜耶和华以外的任何神。如若他们不认识领他们出埃及的这位神,是独一真神的话,他们就不能作他的子民,不管他们怎样小心翼翼地遵守了另外九条诫命,都没有用。所以,神把这一项作为他的第一条诫命,且将它看得比其他命令都重要。今天我们可能让许多其他的事物成为自己的神,例如金钱、名望、工作或者是享乐。一旦我们一心一意地以此为个人的追求、安全感的来源、生存的意义,这一切就变为我们的神。尽管我们不会刻意地去拜这些事物,但若是我们花大量时间追求金钱、名望等事,最后它们就会控制我们的思想和心力,成为我们的神。我们要让神在我们生命中居首位,而不让别的事物变成神。二二O4~6 不可雕刻偶像。不但不可敬拜偶像,连制造它们的像都不可,包括敬拜中用的图片、形像和雕像。可是,这里不包括一切的图片或雕像,因为会幕里有雕刻的基路伯。再者,神曾叫摩西制造一座铜蛇(民二一8)。这诫命显然是指神的图片或形像。神是忌邪的神——即嫉妒他百姓所敬拜和爱的。他借着遗传的软弱、贫穷、疾病和短寿,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代。可是,神向爱他守他诫命的人发慈爱,直到千代。三二O7 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意指以神的名发假誓,誓词虽假却当真。也指亵读神、咒诅、装腔作势的誓约或背弃诺言。神的名字有特别的意义,这名字表明他的属性。现代人常常轻佻地使用神的名字,或用来起誓、咒诅人,并不知道这样做的严重后果。我们怎样对待神的名字,就表明对他的态度。应当尊神的名为圣,用得适当得体,在敬拜颂赞之中提到他的名字,切勿用来开玩笑或咒诅,也不要以为凌辱轻慢他的圣名是件小事。四二O8~11 当记念安息日。第一次提到安息日是在创世记二章1至3节,并且与收取吗哪有关(出一六)。这时神正式吩咐以色列国要严加遵守。安息日是一星期的第七天,由星期五当日酉时分至星期六当日酉时分。神将安息日分别出来,叫我们休息并敬拜他。这是一幅安息的景象,信徒正在其中享受基督,同时也反映得赎的民将来在千禧年时享受安息。神关怀人类无微不至,给我们预备每个礼拜一天的时间来休息,实在是奇妙的事。在这个节奏很快的世界上,能有休息与敬拜神的时间,说明神对于我们是何等重要,他更能使我们的心灵更新。所以不要忽视神的供应。五二O12 当孝敬父母。在这里孝敬是指遵从,就是恭敬、尊重、服从(除了吩咐你做违背神的事以外)、效法他们的榜样,凡事让神居首位。在神的眼中,父母的地位应受尊崇;人即使觉得父母难相处,也要孝敬他们。这节经文教导,遵从父母的人一般寿数延长。不遵从的人,加上罪,往往导致早死。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弗六2),教导我们尊重有权柄的人。六二O13 不可杀人。这里特别指到谋杀而说,而非死刑、或误杀,这诫命不用于战争中的杀害或执行法律的判决。这诫命教导我们要尊重生命。七二O14 不可奸淫。这禁令教导我们尊重婚姻,不可蹂躏别人的身体。这诫命涵盖各种不合法的性行为。我们现在降低标准,结果接受离婚及其接踵而来的一切悲剧。这一切都是来自真正由“上帝配合的”的概念,已经被罗曼蒂克爱情的支配力所代替,而这种爱情却不足以产生终身的结合。八二O15 不可偷盗。这是指任何以错误途径剥削别人财产的行为。这诫命教导我们要尊重别人的私人财产。九二O16 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这诫命禁止人作假证供诋毁别人的人格,导致别人受罚,甚至遭判决。这教导我们要尊重别人的声誉。我们无论是处理个人事务,或公开发言,都应当诚实。即使许多人把欺诈当作平常事,属神的子民却绝不可随波逐流。十二O17 不可贪恋。第十诫从行为的范畴转到思想的范畴,显示贪恋神没有定意要人拥有之物的,就是犯罪。神知道财物绝不能使人长久幸福,只有神能供给人一切的需要,所以人也只能从他那里得到真正的满足。保罗说这诫命使他确知自己有罪(罗七7)。二O18~21 颁布了十诫,众百姓被神面前的种种现象吓怕。他们怕神若直接向他们讲话,他们必死。神在西奈山以雷轰闪电向以色列人展示威严,也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叫百姓听从摩西与亚伦。于是,摩西便作了百姓与神之间的中保。二O22~26 神赐下律法的目的是要显出百姓的罪,要人过圣洁的生活。十诫使人明白神圣洁的属性,晓得他为人应有的生活样式定下的计划;它引导百姓,以爱心与尽责的态度,满足自己和别人的需要。此外,神慈爱地教导他们设立石坛,提醒他们只有靠着洒血,罪人才得以亲近神。石坛预表基督成为前来靠近神的途径。人不能在基督的完全上作什么,不能靠个人努力,也不能凭个人的成就。祭司穿着垂着的长袍上台阶,偶尔会露出自己的身体,在庄严的环境下出现这种情况便不恰当了。律法原是好的,可是到了主耶稣的时代,大多数人对律法都有错误的看法,以为这是使人在今生与来世皆得以亨通的法门。他们认为守律法是得以蒙神保护,不受外族侵略,得免天灾的手段。守律法已失去本来的意义,变成追求功利的外在形式,忘记了守律法乃是为成全神最终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