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上简介
“历代志上有自己的风格和文采,以及超然的道德特性,因为它表明就算一切都败坏了,神的旨意仍然坚立。这是我们可以在今世安慰自己的事唐。基督教界有败坏的状况,但神的旨意永不衰败。有信心的人在神坚定确立的旨意上安稳无忧,并且得到安慰。”~凯理壹·在正典中的独特地位历代志上、下本是一大卷书。在希伯来文圣经中排在最后。本书的希伯来文题目是“日志”,或直译为“每日的话”。希腊文七十士译本的题目是“省略”(Para上ipomena),但那是一个不恰当和误导人的题目。英文的题目根据耶柔米拉丁文武加大译本(而中文题目从英文翻译出来),用得很好。骤眼看来,历代志上似乎重复撒母耳记上、下,而历代志下的内容似乎跟列王纪上、下一样。那么历代志有什么特别贡献?历代志与撒母耳记和列王纪有显著的分别。后者强调历史方面的事情,而历代志却强调属灵方面的事情。因此历代志集中于大卫和他后裔的统治,以及圣殿和当中的敬拜。它提供前面书卷没有提及的祭司、利未人、乐师、唱歌的人和守门的人的资料。此外又详述运约柜到耶路撒冷的过程、建殿的准备,以及犹大的好王所作的改革。只有当北国与大卫王朝有接触,历代志才提到北国。历代志的作者甚至略过了暗嫩、押沙龙和亚多尼雅的悲剧,以及所罗门对神的不忠。所以历代志绝不是无谓的重复,而是对前两卷书的历史的属灵诠释。每一个王统治的事迹都定期记在书上(王上一四29;一五7等),由于来源一样,难怪撒母耳记和列王纪的内容与历代志所取得的资料相同。有人批评历代志不够完整和全面,因为它没有包括当时的重要历史。凯理本着他一贯的属灵观点,指出历代志象其它神所默示的书一样,只展映出圣灵要反映的事情:“历代志所采集的神的见证是片段式的;也是特意要片段的。假如神喜欢,他可以给他们完整的事情,但这有违他的法则。神亲自俯允并喜欢注明他对以色列败坏的感觉,只给他们东一处、西一处片段的资料。所记的事情都不是完整的,这是历代志上、下所表达的主要原则。这对学者们常常是一个极大的困惑,因为他们凭自己的肉眼去看,看不出所以然。他们以为这书充满错误,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是圣灵经过周密考虑,特意这样写的。”对于现今分裂而混乱的基督教界,凯理用以色列的情况作了一个相关的应用:“所以我断定,在人的眼光中,现今神对他子民所供应的恩典看来是软弱无效、没有秩序的。但当你深入地看,你会发现这是按着神的心意。要所有东西都有完整的借口,会叫我们不能与神的心相通——这只叫我们满足于自己,而不是与他一同感受他教会的破裂情况。”二十一世纪的教会,无论觉得本身在世界上如何微不足道,存在岌岌可危,被藐视而且没有真正的盼望,她在一切实质方面的状况,便像历代志作者笔下的当时之犹大的情形那样。而且在一切实质方面,上帝对她说的话也像当时对犹大的情形,仍然有荣耀的前途为属上帝的子民预备。历代志上、下不是很闷的历史书;而是从祭司的角度,演译由亚当到以色列人从被掳巴比伦以及归回的神圣历史。它是为我们信徒写的,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上应用。告诉我们上帝的子民不论堕落多么深,他们的本原决不会全然丧失;只要他们悔改,总是有重获上帝恩宠的机会。同样地,由于背弃忠诚,那恩宠也极容易被挥霍掉,刑罚接踵而来。贰·作者大部分解经家都认为历代志的作者或编者是以斯拉。历代志最后的两节经文,跟以斯拉记的开首两节一样,并且两者有很多风格上类似的地方。历代志的编者被神默示,参考他当代的作品;从下列所提及的参考资料便可知:1.先见撒母耳的书(代上二九29)2.先知拿单的书(代上二九29)3.先见迦得的书(代上二九29)4.示罗人亚希雅的预言书(代下九29)5.先见易多的默示书(代下九29)6.先知示玛雅的史记(代了一二15)7.先见易多的史记(代下一二15)8.先见易多的传(代下一三22)9.以色列和犹大的列王纪(代下二O34;二七7;三二32)10.列王的传(代下二四27)11.先知以赛亚的默示书(代下二六22 ;三二32)12.何赛的书(代了三三19)叁·写作日期历代志是在犹大被掳之后写的(代下三六22~23);靠着家谱,我们能更接近地指出写作的日期。在历代志上三章24节,大卫谱系中的最后一个人阿拿尼,是约雅斤王(又名耶哥尼雅或哥尼雅;三17)后第八代的子孙。约雅斤是大约主前六百年的人,若一代平均是二十五年,到阿拿尼的时候最早大约是主前四百年。历代志成书决不会在这时期后许久,因为它的编者跟作者都很着意大卫的世系,尽量编写他的后代子孙。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历代志是旧约最后一卷书之一,大约成书于玛拉基的时候。肆·背景与主题历代志那么迟的成书日期,帮助我们明白它所着重的地方。王朝没有了,但王室的家系仍然可以一路追溯,为那将要来的大卫的子孙——弥赛亚作准备。虽然犹大王朝已经不再,圣殿的敬拜仍然是百姓属灵生活的中心。史廓治这样写:“然后,这里再次强调所有有关敬拜的事情:圣殿中的敬拜、祭司、利未人、歌唱的人和对拜偶像的憎恶。书中指出国家遭难是因为没有理会耶和华的要求;国家兴盛是因为他们归向神。列王纪所讲的是政zh i和王室,历代志讲的是神圣和敬拜。”弥赛亚和敬拜这两个主题,对现今的信徒仍然是重要的,这很值得我们注意。历代志下接续历代志上。在历代志上第二十九章,大卫立所罗门为继承人,而历代志下却追溯大卫的家系:从所罗门到犹大的余民自巴比伦被掳归回。列王纪上、下记载事情的年代大致跟历代志相同,但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列王纪着重于以色列,历代志却着重于犹大。只有当以色列王跟犹大的历史有关系,历代志才提到他们。虽然列王纪和历代志所记的大致相同,但由于后者写成较晚,而且目的不一样,因此不时有前者所缺的详细资料。我们会讨论两卷书的一些分别,但不可能所有分别都深入探讨,这要由其它的书来专门研究了。大纲壹·家谱(一~九)—.从亚当到亚伯拉罕(一1~27)二.从亚伯拉罕到以色列(一28~54)三.以色列的后裔(二~八)1.犹大(二1~四23)2.西缅(四24~43)3.流便、迦得和约但河东玛拿西半支派(五)4.利未(六)5.以萨迦(七1~5)6.便雅悯(七6~12)7.拿弗他利(七13)8.约但河西玛拿西半支派(七14~19)9.以法莲(七20~29)10.亚设(七30~40)11.便雅悯(八)四.被掳归回的人(九1~34)五.扫罗的家谱(九35~44)贰·扫罗之死(一O)叁·大卫的统治(一一~二九)—.大卫的军队(一一~一二)1.大卫的勇士(一一)2.效忠大卫的人(一二)二.大卫将约柜送到耶路撒冷(一三~一六)三.大卫建殿之心与神的回答(一七)四.大卫的胜利(一八~二O)五.数点民数带来瘟疫(二一)六.建殿的预备(二二~二六)1.材料、工匠和动机(二二)2.利未人的分班与职务(二三~二六)七.军方和z /-府的领袖(二七)八.大卫最后的岁月(二八~二九)第一章
壹·家谱(一~九)历代志上头九章包括多个家谱。家谱对犹太人设法保持各支派之间的区别非常重要。经过被掳的混乱之后,重新建立王家和祭司的体系也非常重要。犹太人极为看重谱系,因为族谱可以证明自己是始祖亚伯拉罕的后裔,这样,才能享受神应许亚伯拉罕和他后裔的特别的福分。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族谱证明了旧约中的应许,弥赛亚──耶稣,是亚伯拉罕与大卫的后裔。另一方面,家谱中所记载的人名,显示神不但鉴察各族各民,他也关心每一个人。自从亚当以来,尽管曾有亿万群众,神却记得每个人的名字。我们每个人不仅有个名字,而且非常独特,是神所认识、所深爱的。我们若认识他,领受他的慈爱,就能领会自己的独特性,明白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同时也能和神的大家庭中其他人互相提携。历代志这几章有些人的名字跟圣经其它地方不同,这些明显的不一致有几个原因。有时一个人会有几个名字,而经过数百年,一些名字的拼写改变也不足为怪。始终,创世记的一些家谱跟历代志相应的家谱相距超过一千年(主前1400年至主前400年)。很多时候这是抄写经文的人的错误,只要看过希伯来文,便知道这实在很容易发生。但这些“差异”不会绊倒认真的学生,因为在原稿中,大部分这些差异都不会出现,也绝不影响我们信仰里的主要教义。一.从亚当到亚伯拉罕(一1~27)创世记显然是这些家谱的来源。第1至4节来自创世记第五章(亚当到挪亚);第5至23节根据创世记第十章记载挪亚的后裔;亚伯拉罕的家谱来自创世记第十一章(24~27节)二.从亚伯拉罕到以色列(一28~54)亚伯拉罕在创世记第二十五章所列、凭血气所生的子孙,记载在第28至33节。神应许他的儿子以撒的后裔在稍后才交代。创世记第三十六章所记以扫的后裔,在第35至54节提到,为雅各(以色列)的后裔出场铺路。第二至九章追溯以色列的子孙。在第一章,历代志的编者将焦点限于从亚当(人类之父)到雅各(以色列十二支派之父)。我们看到家谱没有企图把每一个生下来之人的名字都列出来,作者很快便减省其它的枝节,集中于神的选民。这一章里也开始弥赛亚的世系(比较路三34~38)。 亚当│ 挪亚│┌────┼────┐雅弗 闪含│ 亚伯拉罕│┌────┴────┐ 以实玛利以撒│┌──┴──┐ 以扫雅各
第二章
三.以色列的后裔(二~八)1.犹太(二1~四23)犹太是以色列最大支派的首领,也是最蒙福和得应许的,因此他的家谱排最先,也最长(二3~四23)。犹大两个后裔——迦勒(二18~20;42~55)(这个迦勒并不是民数记第十三章与约书亚察探应许之地的迦勒。作探子的迦勒记在4章15节)和大卫(三1~24)的家谱在这里有更详尽的记载。家谱中有一些零星的历史记载。这些是圣灵要我们注意的事情,是扫视以色列全面的历史中一些趣味之处。在犹大的家谱中,神让我们注意他对付两个恶人和祝福一个义人。“犹大的长子珥,在耶和华眼中看为恶,耶和华就使他死了。”(二3)珥是犹大从所娶迦南人书亚的女儿生的(创三八1~10)。圣经没有告诉我们他做了什么,只说他在耶和华眼中看为恶。他的恶行令他失去长子的名分、在弥赛亚谱系中的位置和他的性命。他的名宇成了家族的污点,给后来所有的世代看。假如人能够及时考虑恶行带来的后果,他便会行得好。“因为作恶的,必被剪除;惟有等候耶和华的,必承受地土。”(诗三七9)亚干的故事(二7)可在约书亚记第七章中看到。他在耶利哥“看见”、“贪爱”和“拿”了(书七21)神禁止的物件,连累以色列人。因他犯罪;三十六个人在攻击艾城的行动中失败死了。神将他挑出来;他和他一家都被处死。“雅比斯比他众弟兄更尊贵。”(四9)雅比斯对神有很宏大的观念,他尊敬神,寻求神的祝福。雅比斯是一个有信心的人,神也注意到了。“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来一一6)艾朗赛这样评论:“他的祷告是四重的。‘甚愿你赐福与我’的意思就是‘给我真正的快乐’,只有恒常与神同行的人才能找到。‘扩张我的境界’是他不满足于目前的东西,他要进入和享受更多神的产业。‘常与我同在’是他要靠神的保守看顾。最后他祷告说:‘保佑我不遭患难、不受艰苦。’只有罪才夺去神儿女在主里的喜乐。”雅比斯寻求神而得赏赐,愿神给我们力量跟随他的榜样!比提雅(四18)是这些家谱中少数记载的女性之一。她是法老的女儿,但这时与神的选民一起生活。她的名字是“耶和华的女儿”的意思。在继续之前我们必须先讲一个明显的差异之处。第二章15节说大卫是耶西的第七子,但撒母耳记上十六章10至11节和十七章12节却说他是第八子。可能耶西其中一个儿子没有子女或未婚便死了,因此没有记在历代志中。
第四章
2.西缅(四24~43)接着是雅各次子西缅的家谱,可能因为他的支派跟犹大支派关系密切。西缅在应许地所得的地方,在犹大的地域之内(书一九9)。第四章28至33节所列的城,是他们的产业。不过后来他们也攻占了其它地方。
第五章
3.流便、迦得和约但河东玛拿西半支派(五)本章讲约但河东流便、迦得和玛拿西半支派,但只有很少的篇幅。他们是第一批被掳走的人(五26)。第1和2节解释为什么流便长子的名分归了别的支派,“因他污秽了父亲的床”(请参看创三五22)。雅各临死前为他的儿子祝福时(创四九),提及流便的恶行,因此革除他的名分,不让他尊荣。长子双倍的土地给了约瑟(以法莲和玛拿西),而从领导方面来说,长子的位分给了犹大。“君王也是从他而出”指大卫与他的王族谱系,也是指大卫最显赫的后裔——弥赛亚耶稣。第11至17节列出迦得的子孙;第23至24节列出玛拿西半支派的族长。第五章的结尾简述这些支派的结局。他们曾一起战胜过夏甲人(以实玛利人)(10,19~22节);他们以四万四千七百六十人的小小军队,打败比他们强大得多的敌人。他们倚赖神(20节),神便给他们胜利和大量的掠物(21节)。由于长期受四周拜偶像国家的影响,他们很快“随从那地之民的神行邪淫:这民就是神在他们面前所除灭的。”(25节)他们转向不能救以实玛利人的神,离弃给他们力量战胜敌人的独一真神,所以神将他们交在亚述王的手,把他们掳走。
第六章
4.利未(六)六1~53 本章讲述雅各第三子利未的子孙。第1至15节和第49至53节是这个支派最出名的家庭——亚伦的谱系。神命亚伦和他的后裔作大祭司,因此从亚伦到被掳归回的准确家谱非常重要。第3节所列的几个人,在出埃及的历史事件中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亚伦的事迹见出埃及记、利未记与民数记,他的生平见出埃及记三十二章。摩西是以色列最伟大的先知与领袖之一,他的事迹见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与申命记,其生平介绍见出埃及记十四章。摩西和亚伦的姐姐是米利暗(她的故事记在出二;一五20~21与民一二;二一1。生平介绍在民一三章)。拿答与亚比户都因为不顺服神而被烧死(参利一O12)。以利亚撒继亚伦之后,成为以色列的第二任大祭司(参民二O24~28),以他玛在组织民众在会幕敬拜的事奉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参民四28,33;七8)。以利迦拿(27节)的儿子……撒母耳(28节)是以色列伟大的先知,也是扫罗作王前最后一位士师。当时以色列正濒临崩溃的边缘,撒母耳靠神的帮助力挽狂澜,使国家由败亡走上复兴。他的事奉详细记述在撒母耳记上。利未有三个儿子:革顺、歌辖和米拉利。他们的家谱记在第16至30节。第31至38节有三个家谱:歌辖族的希幔(33~38节);革顺族的亚萨(39~43节);以及米拉利族的以探(44~47节)。他们是大卫指派在耶和华面前服事、管理歌唱之事的人(31~32节)。希幔大概是诗篇第八十八篇的作者。他是先知撒母耳的后裔。有一些诗篇明说是亚萨写的;例如:第五十篇和七十三至八十三篇。以探可能是诗篇第八十九篇的作者。六54~81 本章其余的部分列出其它支派给利未人的城邑和土地。利未人不像其他支派那样有指定的地业分给他们。他们分散住在以色列的全境,协助各支派敬拜神。所以其余各支派的人,要从自己的土地中分一些城邑与郊野给他们,这是根据耶和华给摩西的吩咐(民三五1~8),这个吩咐在约书亚监督下执行(书二一)。
第七章
5.以萨迦(七1~5)本章提到六个支派:以萨迦(1~5节)便雅悯(6~12节)拿弗他利(13节)约但河西玛拿西半支派(14~19节)以法莲(20~29节)亚设(30~40节)这些家谱没有犹大和利未的完整,可能由于他们与王家或祭司都无关。6.便雅悯(七6~12)虽然便雅悯族曾经因为自己的愚昧而减少至六百八(士二O)。但这时他们似乎又强盛人多起来。第八章里再次记述便雅悯的子孙。本章着重便雅悯的族人。而第八章着重便雅悯与扫罗及耶路撒冷的关系。7.拿弗他利(七13)拿弗他利的四个儿子被称为辟拉的子孙,因为辟拉是拿弗他利的母亲。这四个儿子的后裔没有记载下来。8.约但河西玛拿西半支派(七14~19)玛拿西住在约但河东基列和巴珊的子孙,记载在第五章23至24节,本段记载住在约但河西迦南地的另外半支派。玛拿西家谱中一个很突出的后裔是西罗非哈;他没有儿子,只有女儿。她们的名字记在约书亚记十七章3节。她们被记录下来,因为她们站出来争取神在这种情况下应许给女子的产业(参看民二七1~11)。犹太妇女曾经在多数外邦妇女都不能争取自身权益时,拥有一定的权益。9.以法莲(七20~29)历代志的作者对以法莲支派有更详尽的介绍,为的是追溯这支派在古代历史中最出名的人物——约书亚的家系。约书亚是以色列的伟大领袖,曾率众进入神应许之地迦南。为神建立功业的人是他家族的荣耀,并在以后的世代中为人津津乐道及视作楷模。10.亚设(七30~40)亚设的四个儿子和妹子西拉,跟创世记四十六章17节所记的相符。这些后裔都是“族长,是精壮大能的勇士,也是首领中的头目。”
第八章
11.便雅悯(八)八1~28 便雅悯、犹大和西缅、利未部分支派的人,组成被掳到巴比伦的南国。大部分在尼希米带领下归回犹大的以色列人,都来自这些支派,因此这里的家谱给便雅悯较多的篇幅。便雅悯在本章的家谱比第七章6至12节更详尽。当我们将这两个家谱,跟创世记四十六章21节,并民数记二十六章38至41节的家谱作比较,下列的原则能帮助我们了解看来似乎是差异之处:1.有些人有多过一个名字。2.经过多年之后,一些人名字的写法会改变。3.有些名字省略了,因为他们早死或无子嗣后。4.“儿子”的原文可以指儿子、孙子、后裔等等。5.有些人的名字没有记下来,因为他们不符合编者的写作目的。八29~40 便雅悯支派的扫罗是以色列第一个王。他的家谱在这里和第九章35至44节都有记载。这里只记大卫的知己、扫罗的儿子约拿单的后裔。米力巴力(34节)是米非波设的另一个名字。历代志没有记载但和西布伦的家谱。(圣经里别处的经文也省略但支派,例如启示录第七章。)
第九章
四.被掳归回的人(九1~34)按年代次序这一章应当放在历代志下的结尾,因为它记载的是从巴比伦被掳之地归回者的名单。作者把这一章放在这里,是表示关怀他们的需要:作为一个民族,他们需要回到曾使他们强大的起点上,那就是顺服神。第2至9节简单提到一些归回耶路撒冷的犹大和便雅悯的子孙,他们都是族长(9节)。第10至13节提到祭司,第14至34节提到另一些归回的利未人,并描述他们的职务。另一个归回的名单可在尼希米记第十一章找到。提到做神的工作,我们常会以为讲道、教导、歌唱等,显眼的领导工作才算数,但是第10和11节特别提到亚萨利雅被拣选管理神的殿这件事。不管你在教会担负什么任务,在神眼中都是重要的。只要你尽了心,他就喜欢你的事奉,也欣赏你事奉的态度。五.扫罗的家谱(九35~44)本章末尾十节,跟第八章29至40节基本相同,都是记述扫罗的家系,并为历代志上的历史部分作预备(十至二十九章)。扫罗的历史记载在撒母耳记上第九至三十一章。
第十章
贰·扫罗之死(一O)一O1~5 记载扫罗和他儿子死亡的相关经文,是撒母耳记上三十一章1至13节。司布真对第5节有这样的评论:“当我们严正地谴责扫罗自戕而死的同时,不得不佩服拿兵器的人的忠心。他是忠心至死,没有撇弃他的主人而苟且偷生。这人既然能为扫罗生、能为扫罗死,我们能背弃我们作王的主人、我们的主耶稣吗?”一O6~10 关于扫罗的死,有几件事情需要注意。“他的全家都一同死亡”(6节),所指的只是跟他一起出战的人(撒上三一6)。扫罗还有别的儿子没有给非利士人杀死(13至14节;撒下二3;二一1~9),但他们最后也逃不过他们父亲的同一结局(撒下二一1~8)。一O11~12 基列雅比人的勇士听见扫罗和他儿子们的消息,连夜赶到非利士人那里夺回他们的尸身,将他们的尸骨埋葬后禁食七日。扫罗曾经救过基列雅比人脱离亚们王拿辖的手(撒上一一),这些勇士没有忘记扫罗对他们的恩惠。基列雅比人这种英勇行为提醒我们,要尊重神所赐的领导人。一O13~14 这两节经文讲出扫罗死亡的两个原因:他“没有遵守耶和华的命”(参看撒上一三~一五),并且“求问交鬼的妇人”(参看撒上二八)。历代志的作者对扫罗的评判是:他死是因为他背逆上帝。他全家也与他一同渐渐消灭(正如在末了确实出现的情形)。他的背逆不但引致自己和他全家的死亡,而在原则上,也引致以色列全家的“死亡”──形容以色列全家已不再享受那维持国计民生之国土的丰富。在这一章里面,作者特别关注上帝子民的顺服与他们蒙福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可能不是时常都清楚显示出来。历代志强调这是不易之理。上帝把一块土地赐给他的子民,那地是他们不配得的,也是丰富无比的(申六10以下;八7~10)。照样,他在耶稣基督身上已显示的祝福也是何等深厚,何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弗一15以下)。他切愿基督徒充份享用我们的产业。而且,正如希伯来书的作者所警告:免得我走迷而离开信心的道路(来三7以下;六4-8),这警告在扫罗之死中发出忧郁的回响。扫罗简短的历史记载为大卫的历史铺路;大卫是神拣选、统治他百姓以色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