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分享

巴兰故事的启迪和鉴戒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fuyinyingshiwang

《旧约.民数记》22—25章和31章,详细讲述了假先知巴兰的故事。《圣经》其他部分书卷也有提及巴兰,只是《民数记》以较大的篇幅,描写巴兰为了贪图不义之财和实现贪婪的野心,伪装顺服、敬虔以及巧设阴险诡计,陷害神的选民,最后以悲惨的结局而告终,将巴兰贪婪的本性、虚伪的面目,刻划得淋漓尽致。读之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巴兰故事梗概

巴兰是公元前1200多年出现在迦南地的一名先知,他虽然不是神的选民(以色列人),但他承认耶和华是大能的神。他能说预言,特别是他的咒诅和祝福很灵验,故在迦南异族中颇有声望,为外邦君王所敬仰。据《民数记》记载:当年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向迦南美地进发,虽一路艰难,但还是所向彼靡。当他们将近摩押时,摩押王巴勒极为惶恐。巴勒素闻巴兰有“祝福谁,谁就得福,咒诅谁,谁就受咒诅”的能力,于是便派使者携带金银财物求巴兰去咒诅以色列人。

巴兰明知神喜欢以色列人,但见巴勒使者带来的卦金,便动了心。于是嘱他们先住下,待他求告神后回复他们。神明确告知他,不可去咒诅那民,因那民是蒙福的。出于无奈,巴兰拒绝了巴勒使者的要求,打发他们回去。

但巴勒并不罢休,再次派遣一批更尊贵的使臣,携带比上次更丰富的礼物来求巴兰去咒诅以色列人,并答应给他极大的尊荣和“要什么,给什么”的承诺。

面对眼前的荣华富贵,巴兰生怕错失良机,他假惺惺地向那些使臣说:“巴勒就是将满屋的金银给我,我行大事小事都不能越过神的旨意”。当晚他仍让巴勒的使臣留宿他家。

当夜巴兰再次向神求告,神许可他与那些使臣同去,只是要遵从神的吩咐。巴兰喜出望外,次日便备驴,兴冲冲地与使臣们向巴勒的王宫进发。

巴兰贪图不义之财的行为终于惹神发怒。

当驴行走时看见前面有神的使者握刀拦路,便从路上跨进田间。可惜被发财梦冲昏头脑的巴兰,以为驴不听使唤,便抽打它,逼它回到原路继续上路。

第二次,驴又见神的使者站在葡萄园的窄路上,拔刀要杀巴兰,便贴墙不走,致使巴兰的脚挤压受伤。巴兰大怒,又是对驴一顿抽打。

第三次,驴又见神的使者正持刀站在狭窄的路口,左右都无法转折,便俯伏于地,不愿向前再走。因它往前一步,使者的刀便会向巴兰砍来。而一心沉迷发财梦的巴兰不寻求原因,又向驴动怒,并以杖打驴。

对神的拦阻,巴兰毫不醒悟,于是神便用能力叫驴开口诉说。驴责问巴兰:“我向你行了什么?你竟打我三次?”此时巴兰并不意识到驴说人话的异象是出于神的拦阻。贪婪使他心智蒙昧,丧失了对异常事件的正常判断力。巴兰对驴说:“因为你戏弄我,我恨不能手中有刀,把你杀了。”驴说:“我不是你从小至今所骑的驴吗?我素常向你这样行过吗?”巴兰说:“没有。”直到此时巴兰方有所醒悟。神让他眼睛明亮,见到面前有神的使者握刀而立,他便俯伏于地。

神的使者对巴兰说:“你为何三次打你的驴呢?我出来抵挡你,因你所行的,在我面前偏邪。驴看见我,三次从我面前偏过去,不然,我早把你杀了。”

此时,巴兰既为神的忿怒而惧怕,更为失去到手的财富而惋惜,他假惺惺地对神的使者说:“我有罪了,我不知道你站在路上阻挡我。你若不喜欢我去,我就转回。”

巴兰终究如愿地抵达摩押京城,受到巴勒隆重欢迎。随后按巴勒的请求,筑坛献祭,要咒诅以色列人。但他无法摆脱神的限制,巴勒先后三次筑坛,请他登坛,然而在神的能力的干预下,他非但没有咒诅,反而四次作诗,歌颂、祝福以色列民。巴勒恼怒之余,责问巴兰:“我请你来是为我咒诅仇敌,你竟屡次为他们祝福。”失望的巴勒只好吩咐他回本地去,并对他说:“我想使你得大尊荣,耶和华却阻止你不得尊荣。”

最后这个贪图不义之财的巴兰,仍不甘毫无所得,为取得摩押王的奖赏,他又向巴勒献计,由摩押和米甸的女子引诱以色列人去犯奸淫,拜偶像,致使神向以色列人动怒。这一诡计果然成功,因神的发怒,瘟疫在以色列人中流行,死亡人数达24000多人。

庆幸的是当亚伦的孙子非哈尼,看见一名叫心利的宗族首领,带着一个名叫哥斯比的米甸女人往什亭里去时,便持枪跟随。用枪刺中俩人肚腹,为以色列人赎了罪。随即以色列人中的瘟疫就止息了。

诚然巴兰的教唆诡计得逞,摩押王可能会给他带来尊荣和奖赏,但随着以色列人同米甸人开战获胜,巴兰与米甸地的五王一同被杀身亡。这便是巴兰的可悲下场。

巴兰故事留下的启迪与鉴戒

巴兰的故事虽然发生在3000多年前,然而今天阅读《圣经》有关巴兰的记载,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信息,很值得深思与品味。笔者认为,巴兰故事的启迪与鉴戒可归纳如下三方面:

1、要留心观察,判明真假,免被迷惑。巴兰的故事展示了一个为了谋取私利,以虚伪的敬虔和顺服,迷惑他人的假先知的丑恶面目。《圣经》中记载了许多假先知迷惑神的选民,敌挡神的旨意的事例。如《列王记上》5章记述了以色列王亚哈身边的假先知多达400余名。被欺骗和迷惑的人,上至君王,下至平民。巴兰就是以色列人出埃及时,因贪图不义之财,顽固坚持错缪立场,情愿投敌咒诅神的选民的一个假先知。因其虚伪的敬虔和伪善的谈吐炉火纯青,故颇能骗取信赖。其实这也是所有假先知的拿手本领。由于假先知能将自己打扮成天国君王的使者,为神传达信息,表达意志,故其迷惑性极大。在这虚伪之风盛行,真假难辨的世代,一些不健康的教会,也往往是假先知式人物的作崇,令主名蒙羞。因此基督徒在教会团契生活中对假先知式的人物,要留心观察,免被迷惑,至关重要。

如何留心观察,首先是看人要不重身份重行为。假先知往往都如巴兰一样,有显赫的身份和头衔,或具有渊博的学识,这些光环常令人产生盲从的心理。其实身份和头衔只是人的外衣,而行为却是人内在生命的真实显露。主耶稣告诫门徒,假先知是“外面披着羊皮,里面是残暴的狼。”假先知表面似羊,温顺、善良,且谈吐和祷告也很动听、敬虔,但他们却有假先知的普遍特性:贪财(提多6:5)(彼后2:33);好色(彼后2:14);说谎及假冒(约8:44)。总之,只要留心观察,假的总会暴露。不论假先知如何伪装,都总是像巴兰一样,身份很显赫,外表很敬虔,谈吐很属灵,但行为却很可恶。正如主耶稣对真假所界定的标准,即以果子(行为)的好坏来判明其真假。什么生命必然结什么果子,“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荆棘上岂能摘葡萄呢?蒺藜里岂能摘无花果呢?”(太7:16)。

其次是看人要不重表象重内在。从表象看,巴兰的祷告、谈吐都很敬虔、顺服。如摩押王的使者手持卦金,请求他咒诅以色列人时,他回答:“你们今夜在这里住宿,我必照耶和华晓谕我的,回报你们。”当夜神告诉他:“你不可同他们去,也不可咒诅那民,因为那民是蒙福的。”次日早晨他便告知摩押使者,“耶和华不容我和你们同去。”并拒绝他们的请求。面对巴勒第二次更尊贵的使臣,更多的礼物和“极大的尊荣,要什么给什么”的允诺,巴兰也是不动声色的回答:“巴勒就是将满屋的金银给我,我做大事小事也不得越耶和华我神的命。”当夜他又向神祷告。从巴兰二次向神的祷告求问以及他对摩押使臣的回答,似乎让人感到他是一个很敬畏神的先知。其实他外表的属灵假象是用来掩盖内心的贪念和博取他人的信赖。试想,为了金钱利益而咒诅他人,本来就是犯罪。为了实施这样的犯罪行为,向神求问祷告,这种祷告不是虚伪便是妄求。难道神当真会为不义的贪财谋利效劳吗?这不是对公义、圣洁的神的亵渎吗?由此可见,现实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透过敬虔的假象,完全可以认识假先知的本质,使自己免受迷惑。

2、要时刻儆醒,力戒贪念,战胜试探。《圣经》告诫我们:贪财是万恶之根(提多6:10)。巴兰的所作所为便是对这节经文的最好诠释。巴兰贪不义之财,一是害人(违背神的旨意铤而走险,死心塌地要咒诅神的选民,直至用奸计教唆摩押和米甸的女子,引诱以色列人犯奸淫、拜偶像,致使他们受神刑罚,遭遇瘟疫,惨死24000人),二是害己(被贪念蒙蔽心窍,失去对驴说人话的异象的判断力,最后招致杀身之祸)。巴兰的故事证明贪财确是万恶之根。贪财源于贪心,而贪心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个本能和罪性。人类自幼小就贪食、自私自利、长大之后因贪性的扩张、膨胀,加之不知自我约束,便会衍生出种种犯罪行为,甚至走上巴兰的老路,害人又害己。

《圣经》对贪心的警戒的教导很多,如十戒第十戒指出:“不可贪恋人一切所有的”;主耶稣说:“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的丰富”(路12:15);保罗说:“你们存心不可贪爱钱财,要以自己所有为足”(希3:5)。当然,《圣经》中的贪,并不是指通过自己辛勤劳动或其他合法途径所得的收益,而是指那些违背良心和非法途径去牟取不义之财。对此我们必须谨慎自守,避免陷入试探。不可否认,人的一生,不论是贫穷还是富足,都会面临金钱和物质的试探,而且人都有软弱的时候,遭遇试探时都有可能跌倒。因此作为基督徒,我们必须时刻儆醒,时刻以《圣经》留下的教训和警戒,督责自己,以知足的心力戒贪念,战胜金钱和物质的试探,过蒙神喜悦的得胜生活。

3、要知对便行,知错立改,荣神益人。巴兰去摩押之前,神曾晓谕他,不可咒诅以色列民,因那民是蒙福的,表明神对以色列民的喜爱。因此祝福还是咒诅以色列民,那个对,那个错,巴兰是十分明白的。按理一个敬畏神的先知,为人处事应该选择顺从神的旨意,走正直的道路。可是巴兰却因贪图不义财利,悖逆神的旨意,走上了一条错缪的不归路。当他向巴勒王宫进发时,驴因三次看见神的使者在路上拦阻,不愿前行遭他毒打。当驴开口说话时,他仍不觉醒。直至登坛要咒诅的那一刻,他身不由己地开口祝福以色列民。在这些神迹奇事的警告面前。他仍不反思自省。最后为获取巴兰的奖赏,竟炮制出由摩押、米甸女子去引诱以色列人犯罪,惹神发怒的诡计,导致24000多以色列民在瘟疫中惨死的悲剧。纵观巴兰的所作所为,他不但知对不行,而且明知是错,也宁愿在错谬的邪路上越陷越深。巴兰的故事告诉我们,基督徒不能仅仅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就沾沾自喜,重要的是要知对便行,知错立改。诚然,在知对便行的过程中,可能有阻力和困难,但也当尽力而为。在犯罪的试探面前,要以《圣经》的教训和警戒,抵御诱惑;一旦犯罪,也当知错立改,免得越陷越深,不可自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活出荣神益人和满有见证的人生。

巴兰是《圣经》中因贪不义财利,死不悔改的一个负面人物。固然,《圣经》中的正面人物的光辉形象值得我们赞赏和效法;但《圣经》中的负面人物的失败教训,对我们来说也同样弥足珍贵。巴兰留给我们上述的启迪与鉴戒,对我们的处身立世和参与建设健康的教会,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