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写作的两条路
写作之路有人本主义写作和神本主义写作两条,人本主义写作重在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的经历,从而发表以已为中心的言论和思想;神本主义写作以神为中心,在破碎和干渴的心灵上种植神性,从而达到对人性的医治。
所谓的“文以载道”,“道”就是神本,“道”不是人发明出来的,也不是人用自己的情感经历寻到的,更不是人跋山涉水的阅历,“道”一直存在,在宇宙万物创造之前就存在,不折不扣,丰丰富富地存在,“道”向谦卑的人一直都是赤露敞开的,对骄傲的人永远是隐藏起来的。所以人本主义写作无疑是一条弯路和死路,是一条流浪的路,流浪的途中没有歌声,流浪的途中所呈现的只有两种极端:一种是自命清高的情感喧泄,一种是无病呻吟、哀嚎的怪涎。
文学的没落,是对神本的背道而驰;文学的死亡,是把神本拒之门外高举自我的推销。创造是无中生有,是神的工作,人的工作只能是制造,建基于有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表达手法,从而把神性的荣美展显出来。人本的宽度和高度毕竟是限的,人本思想的累积和叠加,比起神本的完全,不过是沧海一粟。人本主义的写作,是轻描淡写的虚幻、空洞和无聊,而神本主义写作,是自我的土崩瓦解和神性的朗照和拯救。人本主义的写作,可能在某个年代会掀起时代的浪潮,但人类历史的演变证明:人本的一切都在慢慢变旧、腐朽和化为乌有,长存的都是神本的光辉。
林肯说:“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人的成就绝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写作也是一样,作品的高度不可能越过作者眼光的高度,写作者的目光定睛在人本和神本上的高度有着天壤之别。神本是万物的源头,人本是亚当里的骄傲!超越的眼光必须走在超越的道上,才能有超越的看见(异象),有了超越的看见,你才能写出不同凡响的文字。挪威戏剧家、诗人亨利克·易卜生有一句名言:写作就是坐下来审判自己。人没有认识神之前,人不会审判自己,人一直把自己当作神审判他人、审判世界,其实人没有绝对的审判标准,也没有公义的审判法则,人的审判都是荒谬。审判一直是神的权柄,因为在神那里有绝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用上帝的绝对来审判自我的相对,用上帝绝对的完美审判人性相对的残缺,用上帝绝对的真理审判人性相对的理性,用上帝绝对无限的大爱来审判人类相对有限的小爱,这就是神本主义写作之路。这种“自我审判”一定是在圣灵光照中的为罪为义审判,自己责备自(约16:8)。 因为这样至高无上的审判,令人哑口无言、心服口服;这样自上而下的终极审判,令腐朽的邦国瞬间倒塌、摧毁。
写作需要灵感,写作不是人的热血沸腾,不是个人情感的冲动,没有三位一体的上帝里“圣灵”的亲临、光照和感动,不会有至善至美的文字诞生。卢云说:写作不是对人的教导,必须开放你自己,开放你的伤口、开放你的软弱、开放你的流泪谷。所以,写作是无限者在永恒面前的完全开放,在神面前的忏悔和侍奉,当渺小的自我和伟大的神性相遇,就会有强烈的冲击波,同时得到主人源源不断的垂顾和恩宠。
在人本主义写作的路上,作者冥思苦想也在透过大自然和宇宙万物寻找神性,但透过大自然和宇宙万物,你只能看到神的手臂,你永远触摸不到神的心意和神丰富的情感,以及神无边无际的真理。道不远人,因为世俗的功利、眼目的情欲、喧哗的内心、今生的骄傲,遮蔽我们最初纯真的眼眸。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约14:6)。的确,世人若不籍着十字架上的耶稣,永远不会认识神,不会享受神的恩典,写作者也一样,如果你不能进入耶稣生命的深处,深刻体会基督在十字架上的苦难和舍己,你也不可能真正踏上神本义写作之路,因为在天上、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号。
人本主义写作和神本主义写作两条路永远不可能相交,因为两条路不在一个平面上,人本主义写作无论走得多远,自始至终都是在地上迂回,在此岸观望、碰壁。而神本主义写作是上天对大地的爱抚、是光明对黑暗的驱散,在此过程中,写作者不过充当了神性流通的管道。所以,人本主义写作走到尽头就是个人理想的幻灭,以及对自我生命摧残和自杀,而神本义义写作不计个人功利和得失,日渐卑微地侍奉神性,才能有“下笔如有神”的欢畅,使神性的爱和荣美在文字里自由自在地流淌。
人本主义写作之路,阡陌纵横,人声鼎沸,前赴后继;神本主义写作之路,有且只有一条,是一条窄路,是一道窄门,是一条通向永恒之路,这条路认识的人少,找到的人更少,心情浮躁之人找不到,心高气傲之人找不到,心思浸淫在红尘之中的人找不到,想把文字商品化的人找不到。这条路只有手洁心清之人才能步入,只有专心聆听天籁之音的人才能进入,这条路上滴满喜乐的膏油,一路都是胜景。
今天,网络写手遍地安家,执笔在手的朋友,夜以继日的万马奔腾的作者,请扪心自问你走在哪一条道上,最终,你将选择谁来作为你灵魂对白的对象?你将选择哪一条道路作为你生命流淌之路?
【作者简介】生命树,本站作者,不是诗人,不是作家,不是牧者。一个被基督的大爱深深吸引的平信徒,在圣灵的带领下提笔,审判自我,见证耶稣,赞美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