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前,邱长老在睡梦中,直接就被主耶稣接走了。他一生跟随主,有美好的生活见证,临老又如此有福气,走得如此平安。因此,家属要求,邱长老的安息礼拜要别开生面,同时也设计成一个庆祝邱长老90岁的生日聚会。
此刻,贾圣辉长老正襟危坐地在台下第一排,身上是精工剪裁的亚曼尼黑色西装,里面是铁灰色的衬衫,极细的棉纱,淡淡地闪着银丝般的光泽。脖子上那条大红领带的下摆,妥帖地塞进西装里的背心中。
他的个子不高,大约只有一米六八。头发几乎已经全秃,但椭圆形的脸上看不到明显的折痕,双眼皮也不显得下垂。事实上,贾长老依然黑白分明的眼睛,看起来极为聪慧。他的鼻子也长得好,很直。嘴的上方还留了一撮修剪整齐、花白的胡子,整个人显得优雅而有学者气质。
从北大到哈佛
贾圣辉生于1953年,在家排行第三,母亲是医生,父亲是经济学者,都是基督徒。许是上帝的恩待,也是父母平日一向行事低调,与人为善的缘故,尤其是母亲,可说是曾救人无数。因此,在非常的年代,他的家庭虽经验到压力,但奇迹式地并没有受到致命的冲击;只是圣辉的学习还是耽误了,他进北大物理那年,已经24岁了。
1981年,圣辉透过美国亲戚的安排,以极罕见的自费生资格,入哈佛大学攻研凝聚态物理。
到美国以后的圣辉,跟着接待家庭(hostfamily)上美国教会,又参加学校的中文查经班,很快地便接受上帝为救主、受洗,且融入当地的生活。一年后,他就与在美国教会结识的李慧芬结婚了。
李慧芬小圣辉4岁。13岁那年,全家自台湾移民来美。认识圣辉的时候,她才从哥伦比亚大学护理系完成硕士课程,到波士顿的一家医院任职。与圣辉结婚,在当时是鲜有的两岸联姻。结婚不久,慧芬即怀孕,生下一女,两年后,再育一个儿子。
从波士顿到洛杉矶
1986年,圣辉顺利拿到博士学位。之后,就全家迁到加州,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慧芬也在附近的医院,轻易地找到了工作。同时,他们参加了离伯克莱加大20分钟远的国语教会。
国语教会原是中文查经班,成员以台湾留学生为主。由于历史因素,造成过去的两岸相隔。因此,当校园内开始有大陆留学生出现的时候,教会对似曾相识、同种同文,但文化背景却有差异的大陆留学生,有点感到无措。圣辉与慧芬的加入,令教会同工大为兴奋,尤其是圣辉的基督徒科学家兼教授的身份,还没开口阐述“信仰与科学”,就已让那些锐气十足的大陆硕、博研究生,和访问学者,对基督教大感好奇了。
而慧芬台湾移民的身份,也让这些早期以留学生身份来美的台湾人,不觉得与圣辉距离太远。教会中,元老之一的邱长老,更是对圣辉赏识有加。邱长老1945年自上海留学美国,拿到博士学位后,就一直任职于航太公司。他热心服事上帝,常在家中招待中国留学生。他看准圣辉作为教会领袖的潜质,不但在信仰与服事上,特别关注圣辉,两个家庭更是来往密切——圣辉就犹如邱长老认养的属灵儿子。
不负众望
圣辉也没有辜负邱长老的期望,他严肃、庄重,不但在教会服事上,认真负责,恩赐充足,而且在工作上,也受学生欢迎,并善于申请各类经费,研究做得有声有色。妻子慧芬更常以她的护理专业和医疗界的人脉,给予教会许多人帮助。比方说,在餐馆打工的小方,有一天凌晨返回居处后,腹痛如绞。当时,是圣辉夫妇将他立即送到公立医院急诊,除了帮忙翻译问诊外,还在紧急开刀后,由慧芬联络社会工作人员,申请到低收入的医疗保险付费。另一次,田老弟兄中风送医,慧芬正好在同一间医院值班,不但给予许多即时的医疗帮助,而且适时安慰家属,令田老弟兄从外地赶来的儿子大受感动,因此而决志信主。
不但如此,圣辉的一双儿女也十分出色。女儿爱恩自哈佛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已在纽约开业。儿子爱义则拥有宾州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目前在一知名基金会任法律顾问。
在华人传统的看法中,孩子若学业事业优秀,就是父母的教育成功,全然不需谈为人品格如何,人际处理是否成熟,等等。在教会中,有时也脱离不了这种价值观,认为像圣辉这样,儿女都是毕业自美国常春藤名校,不是医生就是律师的,就是其他父母的好见证、好榜样。
提前退休
2010年,圣辉算算自己的退休金和各类保险,再加上慧芬的薪资,已足以保证他们有优渥稳定的收入,和足用的医疗保险,便决定要提前退休。
退休后的圣辉,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教会之中:每天早上,圣辉6:20便抵达教会,预备6:30的晨祷。8:00晨祷结束之后,他继续留在教会,或是与其他教牧同工开会,或是复查同工会议记录,或是计划新的事工,或是预备成人主日学的授课……忙得不亦乐乎。到了中午,圣辉多半回家午餐。然后趁着午后人少,去住家附近的健身中心游泳,一个礼拜游三到五次,每次游1000公尺。游毕,再到泳池旁的热水按摩池(Jacuzzi)中,冲泡15至20分钟,然后全身舒爽地到附近中国超市买菜,傍晚前回到家,作简单的晚餐,等慧芬回来一起用膳。
晚饭后,圣辉通常还要到教会去:周一是一起查经或阅读属灵书籍的弟兄小组,周三是教会祷告会,周四轮着是每月一次的差传委员会、华人教会联祷会、爱心委员会与建堂委员会的开会,周五是团契聚会。剩下来的周二,则是不定的临时会议或爱心探访。
游泳池风波
两周前,圣辉如惯例,在午饭之后稍作休息,就到健康中心游泳。健康中心的泳池是奥林匹克标准池的一半大,当时,泳池用浮绳隔成两条泳道,其余地方则在上以老人为主的水中有氧舞蹈。圣辉在泳池中,独自来回游了两趟之后,同一条泳道中,进来了一位女士。圣辉没多在意,两人各自在泳道的两侧游泳。没想到游了几趟之后,这位同为亚裔的女士叫住圣辉,用英文对圣辉说:
“你在游泳的时候,是否可以留意,尽量不要碰到我?”
圣辉反射性地为自己辩护:“我是仰泳,自然看不见人!”对方吓了一跳,没料到圣辉会这样粗声回答!主要是因为在健康中心的会员们,不论识与不识,一向态度文明,游泳池内有时不小心碰到他人的手、腿,多半会道歉一声,更何况这回居然是有陌生男子,一巴掌拍到她的臀部!
“不管你看不看得到人,我是请你留意,尽量不要碰到我的身体,何况你是碰到我的臀部!”这位女士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她左后腰的下方。
圣辉脑子轰然作响:“对方是什么意思?她是认为我在吃她豆腐吗?”
而他,刚才确实感到手掌触到别人的身体,但他以为对方不会在意,也就没放到心里……立时,圣辉表现得更为剑拔弩张:“你下水的时候,没有通知我,我当然不知道你在旁边!”
“我站在游泳池的旁边叫你,让你知道我要下来,你戴着耳塞,根本不理我。我又不想拍你,不想碰触你的身体。何况我下水后,你就游到侧边,显然知道我进来……”
没等对方说完,圣辉立刻扬声发制:“你知道你前面也踢到我吗?我可没有说话!”
女士气得全身发抖:这人怎么无中生有?
圣辉继续说:“我天天来游泳,我知道怎么游泳!”正好隔壁水道有人离开,圣辉立刻指着那条水道:“你如果不高兴,你可以到别的水道去游!”
此刻,这位看来30余岁的女士不怒反笑:“你是说,你碰到我,是我的错?还是你认为,你都没有问题,而且健康中心是你的?”
圣辉也发现自己说过了头,立刻改口:“我没有说我都没问题。但我已经告诉你,我是游仰泳,我看不见前方……”
“游泳时不小心碰到人的手或腿,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你知道你拍到我的臀部吗?”
“我告诉你,我游仰泳看不见啊,你还要我怎么样?”这位女士对身体部位的强调,几乎让圣辉抓狂!
“至少你可以跟我道个歉!……”
“好,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这样可以了吧?”圣辉怒不可抑……
最后,这位女士带着冷笑离开。
这个风波之后,圣辉有好几天没去游泳,心中有说不出的郁闷。但这事儿,他谁都没讲。过了一周,不快的感觉渐渐散去,他告诉自己,不必再为这点小事挂心了。而生活也彷佛一切都回复了正常。
要行事端正
但现在,圣辉坐在开了空调的墓园教堂中,感到汗水已经浸透了内衣:刚才上讲台读圣经前,他习惯性地扫了全场一眼,没想到,在左前方中间的位置,一位女士的脸上似笑非笑,那表情,“登!”地将泳池的那一幕,带回了眼前。他不敢多看,也不确定那是否就是泳池中,与他发生争执的同一个人。
他赶紧低头读经:
“叫你们可以向外人行事端正,自己也就没有什么缺乏了。论到睡了的人,我们不愿意弟兄们不知道,恐怕你们忧伤,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我们若信耶稣死而复活了,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神也必将他与耶稣一同带来。”(《帖撒罗尼迦前书》4:13-14)
圣辉的圣经很熟,何况这是教会安息礼拜中,常常选用的一段经文。因此,当他开口念印在程序单上的经文时,立即知道错了——这第一句,是不应该出现在程序单上的四章十二节。算了,他只好假装没事,硬着头皮将整段经文念完。
可哪晓得他坐回椅子之后,那句错植的经文,居然在他脑海中盘旋不去:
“可以向外人行事端正……你那天在泳池中,是行事端正了吗?”
“那天明明是那个女的在找我麻烦,我根本没有占她便宜的意思。”他忍不住为自己辩护,同时如芒在背,不晓得坐在右后方的那个女人,是否在打量他?
“她没有说你占她便宜啊,是你自己多心。”“我又不是故意的……我,这,真的做了错误的解读?”
“她只是希望你能留心,免得碰到不合适的地方……”“她说,我拍到她的臀部,那个说法太令人难堪了。如果教会的人听到了,误会我怎么办?”
“如果教会里的人听到你的反应,看到你的态度……或者,如果非基督徒看到你的行为……他们会因为你的叫嚣否认,而认为你行事端正吗?行事端正是不是也包含了态度谦卑?”
突然,象满是尘垢的镜子被擦拭干净,圣辉发现,原来他已经习惯在教会中,处在一个形象完美的高位上:不但处处受人尊敬,并且无人可以挑战!原来渐渐的,他的自尊心已经无法接纳,任何可能损害他形象的因素;形象,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他的偶像!他感到细细的汗水,再度在背脊上渗出。
迷失的大儿子
他确实是为自己在教会中,如此的“摆上”,心中感到暗暗的骄傲,甚至偶尔觉得,连教会中全时间的牧者,都在形象、尊位上略逊他一筹:因为他不受教会在钱财上的供应!他忘了,从才智、机会到成就,都是出于上帝的恩典。
圣辉又想到最近在弟兄小组中,一起阅读提姆?凯乐的那本《一掷千金的上帝》,其有一段话写道:
“大儿子并不是因为没有好行为而失去父亲的爱,而是因为好行为而失去的;不是因为他的罪造成了他与父亲间的阻隔,而是因为他对自己优良品德的骄傲;不是因为他的过犯让他不能享受父亲的筵席,而是因为他的义行。”
凯乐牧师书写这本书的目的,是透过研讨路加福音第15章中,那个著名的“浪子的故事”,来思考整个基督信仰的精髓——福音。
对圣辉这个老练的基督徒而言,“福音”已经是个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题目了。若不是为了小组中那几个不知长进的弟兄,他实在没有必要再来学习的。他还记得在小组中,他以逻辑的思考,便给的口才,滔滔不绝地分析,为什么大儿子也是“迷失”的。他万万没想到,生活中一个小小的风波,就轻易显露了他自以为义的本相和盲点。
有福的确据
在汹涌的思潮中,不觉安息礼拜已经到了尾声,会众一起站立,唱邱长老生前最喜欢的一首诗歌:《有福的确据》:
“……完全顺服主,快乐无比,天堂的荣耀,显在我心里
……完全顺服主,万事安宁,我在救主里,喜乐满心怀,
时刻仰望主,儆醒等待,满得主恩惠,浸于主爱。”
圣辉一边唱诗,一边祷告:
“主啊,赦免我这个软弱的罪人,愿这首歌也成为我的祷告,我的赞美,我的信息!”
他眼角无法抑制地渗出泪水,心里却忽然轻松了。他发现,只有在神圣洁的光辉中,才能看清真我,原来是置于虚假与骄傲的雾霾中;也只有不断地儆醒、仰赖福音——基督在十字架上释放的恩惠与平安,才能让他的内心真正地清朗。
圣辉哽咽着,继续跟着会众一起宣告,那唯有在基督里才有的得胜:
“这是我信息,我的诗歌,赞美我救主,昼夜唱和。”
编者按:我们是一台戏,生活是检验我们品行的舞台,每一个人都是主角。
【作者简介】谈妮,《举目》杂志编辑。受过辅导、教育与神学的专业训练。喜欢一切人类智力积累的精神文明,追求良善、自由与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