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我们都像不洁净的人,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我们都像叶子渐渐枯干,我们的罪孽好像风把我们吹去。”(以赛亚书64:6)
这一小文是看过金圭子所说的“另有一弟兄的文章”而起。这一类文章大多剖析“三 - 江教堂”牧区内部问题,指出温州教会的种种迷失,言明上帝对此的管教……无疑其中是有看见的,也不乏真诚的、中肯的。以前的我大抵可能也会如此,现在的我却不会了,不敢了。为何呢?切肤之痛让我不会,主的真道让我不敢。切肤之痛的绝不止一二,上帝加在祂定意恩待却顽梗、愚拙的儿女身上的手从不会太轻,烈火的试炼烧了又烧。在此略举的是至死难忘的一二。
蒙恩是在感情重伤之后,好朋友简单给我讲了福音。回头再看没讲清楚,单在说信耶稣好。只能说纯粹是恩典不可抗拒地临到,我像个极度无知的人,听见耶稣基督这个名字就“糊涂地信”了。既没有什么感动,也没有任何认知。朋友问:“您愿意迎接吗?”斯时我似乎完全没有头脑,应到:“好吧”。这和我平时的清晰、敏捷、思辨判若两人。不管怎样,也是信主之人了,尤其听道、聚会从不拉下。
那次的爆发是在我信主一年左右时,大年初一的团年饭上,相聚融美,觥筹交错,父亲和弟弟端起酒杯先是新春祝福,然后说:“在自己的婚姻问题上,还是要反思总结……”他们两句话还没完,就被“哐当”之声中断碎裂。我将酒杯狠狠地摔在地上,接着是盘子,又腾地起身抓起客厅的花瓶就砸,然后含着泪水狂冲出门。沿着山路独行,哭到深夜。可能家人吓住了,一时都没反应过来。那时的我只差没有像电视剧里把整个饭桌掀翻了。
第二天清早就离开父母家,赶去参加营会了。本是很犹豫的,营会是年初三到初五三天。一年到头才回家,怎能不多陪父母住两天。营会中第一次听到《奇异恩典》,“我罪已得赦免,前我失丧,今被寻回,瞎眼今得看见。”囚徒得赦,道路得见,不再彷徨,安息奇妙,似乎一瞬间开启。后来才逐渐寻味知道,就在那一刻我受了圣灵的洗。爆发之时,我只是一下子深深懂得了主耶稣说:“你们的义若不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马太福音5:20)从小备受父母的宠爱,和弟弟亲密有加,无话不谈。但那之后,我和家人再也不能恢复从前的亲近了,心门虚掩却不再进入。有些像约伯和朋友们,看上去在交谈、论理,不过自说自话。
此事三五年后,我开始了讲台服侍,并在此过程中学习、积累。人根深蒂固的罪呵,不仅好了伤疤忘了痛,还生出不易觉察的自义。圣经越来越熟悉,神学越来越多,讲起来看似热情、渊博、头头是道。其间记忆犹新的,曾满腔热忱、真挚地帮助一个刚离婚的弟兄,辅导一个老换男朋友的姊妹。一次次面谈、电话、邮件,加上现学现用的“十八般武艺”。结果却是,弟兄和我翻脸绝交,姊妹连电话也不接了。后虽经过一段时间“回过气来”,仍是友爱的肢体,敬爱的姐姐(那位姊妹对我甜蜜、直接叫姐姐)。却让我深彻骨髓地一遍遍在神前追问:真理究竟是什么?我错在哪里?我讲的不对吗?句句在理。我爱心不够吗?足够。方式不宜?也没太离谱。相反,义辞情真。
问题就在这里!当一个人以为自己说的是义辞,行的是真切。悄悄地,人的义披戴着神的义,巧妙自然地盖过了神的义。一再扪心自问:为什么那样爆发?我那时需要什么呢,需要安慰、需要指责、需要教导,需要鼓励……不需要;从中可以悟到什么,学到什么,总结什么,千万次流泪反思、流血反省过的,更不需要别人的多言。那需要什么呢?或许仅仅是一个平安的信息:你是被爱的,你在这里是安全的。不管怎样,我们和你站在一起。
最深刻的爱情表白,莫过于《战争与和平》中皮埃尔对娜塔莎说的一句话。当娜塔莎去信主动解除与近乎完美的男人安德烈的婚约,收拾好行李要跟花花公子阿纳托利私奔时,皮埃尔获讯而来,告诉她那个男人是确实的骗子。娜塔莎倍感羞耻,瘫痪在地。皮埃尔也跪在地上,对她说:“听我说,娜塔莎,只要一个人不是瞎子,他就不会不认为你是最美丽、最善良的。如果我还是自由之身,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向你求婚的。”
最生动的信任告白,莫过于复活的主耶稣三问彼得:“你爱我吗?你爱我比一切更深吗?你牧养我的羊,你牧养我的小羊。”此时,真理的主没有真理的教导,道路的主没有指示高明的道路,生命的主没有阔谈高蹈的生命。十字架上,神的义已经显明了。显明的人却迷糊,看见了也不相信,对此怎能不着急,不警醒、引导!神都知道,也在行动。但神在雅歌不止一次地说:“耶路撒冷的众女子啊,我指着羚羊或田野的母鹿嘱咐你们,不要惊动,不要叫醒我所亲爱的,等他自己情愿。”全能的神尚且忍耐、等待,我们怎就难以等待。
这些天我一直在想,温州教会难道不是神兴起的吗?难道没有圣灵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吗?这时旁人的说东说西,哪怕比主说的还正确,都是在往弟兄姊妹的伤口上撒盐。也不断在寻思:“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马太福音10:16)怎样才算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呢?谁能对此做出时代性的回应和处境性的活用呢?阵痛的温州教会或将就此先悟道。
谨以此写在“五四”九十五周年之际,对“五四”历史性的思变至今没能理出确切的思絮,谁能测透上帝在当下的作为呢。任重道远啊!
【作者简介】海夫本名:康晓蓉,本站作者。作家、诗人、牧者。籍贯四川,70后。1995年大学毕业到浙江工作。先在中学执教语文,后从事影视、杂志等文化传媒工作。2006年回居成都,2007年归主。2010年开始牧会,2013年7月按立为牧者。诗作散见《十月》、《中国当代女诗人爱情诗选》等。2007年出版诗集《诗三百与字一个》,写有哲学散文集《生命与爱》,2012年自选诗集《活水》。2013年信仰文集《风随着福音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