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牧相关

信仰是如何进行买卖的?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fuyinyingshiwang

2011年的时候,我看到一份神学院的毕业留言册子,他们的院长告诫神学院的毕业生,一定要搞好工商团契。

我问其中的一个基督徒,你们神学院搞什么工商团契呢?一周聚会一次,讲道也没有讲什么内容啊?!

那个人告诉我,工商团契主要是为工商界的基督徒提供一个互相认识的平台、交流的平台。

哦,这样子!

我身边有一个穷小子,他有一次愤愤地告诉我,某些基督徒老板生命太差了!我说怎么啦?

他告诉我,他去参加工商团契,认识了几个老板,也有他们的名片,后来他打电话去问候他们,那些人不是说自己很忙,就是很粗暴地拒绝他的闲扯。

我直说,你是自讨没趣,你又不是工商界人士,人家多江湖:你有什么目的,他们还不门清?

一个长期在大教会聚会的人告诉我,她们教会的牧师嫌贫爱富,看不起她们这些打工的基督徒,都是上帝的儿女,怎么这样呢?

我说你真糊涂,有钱人是“施主”啊,没钱的基督徒顶多打扫一下卫生,做事热心点,不如施主们来得实惠!

2006年年底的时候,我那时候也是在官方教会聚会,中午吃饭,我去了一卖木桶饭的湘菜馆。

我身边有一个自称是基督徒的妇女,长得很清秀,穿得上档次,对我也很热情,关心我这个,关心我那个,就是不和讨论各种真理的问题,我很想和她讨论这些,因为我心理太多困惑。

她真的对我好热情。

吃饭到最后,我问她,您是不是卖保险的?

她说是的。

后来这个妇女再也没有和我打过招呼了。

我妻子批评我,你眼里就容不下一点沙子!

我不反对直裸的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没有什么不好,我讨厌借着什么名义装腔作势地弄钱。

那时候,我还不是基督徒,我很想骂他们的八辈子祖宗!

明朝中后期,有钱人家往往供奉一个寺庙,里面放着自己祖先的牌位。这些有钱人非富即贵,就成了寺庙的“香火饭主”。

做和尚和现在基督教做传道人的道理一样,就是善于发现愿意供奉自己的信徒(居士),或者让自己讲道并有酬谢的大教会!反过来,作为寺院的和尚或者传道人,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为居士或者信徒创造便利结交的机会!

这样,寺庙和里面的宗教活动,成为权贵之间交接的枢纽。建设这样的枢纽工程是宗教人士和社会人士双赢的工程。

《金瓶梅》里记录了这么一个故事:

永福寺长老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和尚,他深知z /-府是在利用寺庙,寺院的存在离不开人们的捐献。要想建设好永福寺,也只能找这些施主。恰好一次他又亲眼见到西门庆在自家的寺院为蔡中书饯行,觉得今后永福寺会对西门庆的官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和尚试探了西门庆心意,结果他也有重新鼎建的意思。第二次,长老带着小徒到西门庆家探访。一进西门府老和尚先道喜,后边就递了一张疏薄给西门庆,把寺院里的情况和西门庆分享:

“哪知道这时间久了,世上的事物也变了,院里不守清规的假和尚、莽和尚、醉酒撒泼的越来越多,就连道士也懒惰起来了,院子也不打扫了,佛像也没人瞻仰了。有的人把窗上的棂槅摘下来,当材火煨茶喝,甚至有人把屋上的梁也抱着换成了米和盐。现在我们寺院罗汉的金衣也没人涂抹了……(下面一片哀诉)”

西门庆听老和尚来这般诉苦,心里也很明白,意思不就是想多要点钱,然后让自己鼎建永福寺吗,说心里话西门庆早就想拥有自己的“香火院”了,如今什么都不缺,就缺少一个像周守备家“香火院”这样的“关系枢纽”……觉得这买卖可以,于是顺水推舟向老和尚募捐了五百两。又当着俩人的面,把内官太监、府县的官员编进了永福寺,很快永福寺成了他的关系纽带,西门庆的关系网也慢慢地向东京铺开了......

以上故事,换成基督教版本的,就是传道人探访一个有钱的基督徒家庭,在彼此代祷中,分享教会或者机构的事工,然后是圣灵感动对方,奉献五百两银子,并介绍许多人来教会……

有一个姐妹问我,她面临销售方面的压力,可不可以利用教会的QQ群或公开聚会后,推销自己的产品(服务)呢?

我说,不可以。她又去问我们教会的同工,也说不可以。

《马可福音》《路加福音》《马太福音》都记录了耶稣的愤怒:

耶稣进了神的殿,赶出殿里一切作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对他们说:“经上记着说:‘我的殿必称为祷告的殿’,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马太福音21:12-13》

教会在中国社会处于边缘状态,只能牢笼一些妇女和老人,又因为新闻不自由,许多的丑闻故事为大众所不知。

西方社会教会之所以衰落,原因之一,就是教会变成了贼窝。人们对教会历史以来的丑闻了如指掌,就像我们熟悉佛教或者儒家的丑事一样。

因此,我们因这样的衰败,赞美上帝的公义!

【作者简介】肖遥,本站作者,男,40岁,基督徒,家有儿女,现居广州,家乡,湖南益阳。自由撰稿人,目前已出版了三本小书。写作主要涉猎文史哲、时政、家教、宗教信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