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注释

马唐纳<创世纪>注释11~20章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fuyinyingshiwang

第十一章

八.巴别塔(一一)一一1~4 按年代顺序排列,第十章应排在第十一章之后。神变乱人类的言语口音(5,20,31节)。现在,我们知道人类分散的原因。人并没有按神的意思分散全地,反而要在示拿(巴比伦)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他们说:“来罢!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可见这是一项骄傲(为要传扬他们自己的名)和违命(为免分散在全地上)的计划。对我们来说,塔也象征堕落的人类不断要凭自己的行为进入天堂,而不是接受白白赐下的救恩。巴别塔是人类伟大的成就、世界的奇迹,但它只是纪念人类自己,而不是纪念神。我们可能也会为自己树立一些标记,如贵重的衣饰、华丽的房子、名贵的汽车、伟大的工作等等,叫别人留意我们的成就。这些事本身也许并不错,但我们以这些东西来肯定自己的身分和价值时,它们就会取代了神在我们生命中的位置。我们在许多方面都可以自由发展,却不能以自己来代替神。“石漆”就是沥青。考古学家发现,巴比伦一带地方是古代沥青工业发源地。一一5~9 耶和华审判人,要变乱他们的口音,也正是今天世界分成多国多语言的原因。巴别的意思是分乱,即是人摒弃神,或不按神心意而结合的必然后果。神并不是嫉妒人团结起来作事,而是要阻止人在错误的动机下为所欲为,以免人铸成大错,无可救药。神若不拦阻他们,而让他们长此下去,他们将来必然会为所欲为,无恶不作了。注意一至九节共提到五次“天下人”和“全地上”(原文同一词),表明世人都有份于建造巴别塔──所犯的这个罪恶是团体的,不是个人的。五旬节(徒二l~11)恰好与巴别塔相反,各人按着自己生来所用的言语听闻神奇妙的作为。一一10~25 这段经文追溯由闪至亚伯兰的族谱。从此,历史的记载就由整体人类缩窄至人类其中一个分支(闪族),再缩窄至其中一人(亚伯兰);——后来成为希伯来国之始祖。旧约大部分都是记载这国的历史。这也表示:神正要从堕落的人类当中,选召人出来,而有新的开始。一一26~29 亚伯兰是个信心伟人,也是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犹太教、基督信仰和伊斯兰教这三个世界宗教都尊崇他。旧约十六卷书和新约十一卷书都有提及他。他名字的意思是“尊贵的父亲”,后来他改名为亚伯拉罕,意即“多国之父”。上文说到人在那里建造巴别塔,神则在这里安排要呼召亚伯拉罕。在众多抗拒神心意的人中,神仍为他自己留下一班清心爱神的人(罗十一4)。本文出现一个数学难题。祁德拿解释说:“他拉死时的岁数产生一个问题,这令他的长子有一百三十五岁(26节),而亚伯兰只有七十五岁(一二4 ;徒七4)。其中一个解释是假设亚伯兰是幼子;比长子迟生六十年。但因亚伯兰的重要性,就首列在第十一章26至27节(正如以法莲被列在玛拿西之前)。另一解法是采用撒玛利亚的正文,说他拉死时一百四十五岁。后者比较可取,因为如果亚伯兰的父亲一百三十岁才生了他,他就不会发出第十七章17节的叹息。”根据创世记,从亚当到挪亚共有十代,从闪到亚伯兰共有十代,系洪水将他们划分成两个相等的十代;而第二个十代中,第十章仅记载从闪到法勒前面五代,故巴别将他们划分成两个相等的五代。圣经常喜欢将家谱划分成相等、平均的段落,例如马太福音第一章的三个十四代,很显然地有些代被故意删掉。因此,一些圣经学者没有考虑到删掉某些代的可能性,而根据圣经的家谱来推算人类生存在地上的年岁,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争论与误会。另有一件值得注意的事实是,人类的寿命在洪水之前和在洪水之后有了显着的变化,由九百多岁急剧地减到六百岁,再减到四百多岁、二百多岁,最后到一百多岁,这是说明罪恶给人类带来了生理和环境生态的改变。一一30 注意这里特别提出“撒莱不生育”的事实,可能是要让我们看见,亚伯拉罕的子孙──神的选民──并非堕落人类自然产生的,而是出自神的作为。一一31~32 在米所波大米,迦勒底的吾珥(3节)是古时的一个重要城市,是拜多神教偶像的中心。考古学家发现在亚伯兰的时代,吾珥已经文化昌盛,对外贸易发达,还有一个庞大的图书馆。亚伯兰在吾珥长大,想必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拉和家人离开吾珥往迦南地去,向西北走到哈兰,却改在哈兰定居。他走到半路就停下定居,可能是由于健康不佳、气候不适或是恐惧。不过这些因素并没有改变神对亚伯兰的呼召(十二1)。亚伯兰尊敬父亲的领导,但当他拉死后,他就继续往迦南去。神的旨意可能是一步一步地向人显明。住在哈兰对亚伯兰来说,是过渡时期。在这里我们看到亚伯拉罕蒙神呼召之后的反应。他的信心头一次的表现,并不比我们高多少。今天神也给予我们过渡时期和等候时期,使我们倚靠他、信赖他所安排的时间。只要我们在等候时耐心地遵行神的旨意,我们就会有更好的准备来回应神的呼召。

第十二章

贰·以色列的先祖(一二~五O)一.亚伯拉罕(一二1~二五18) 1.呼召亚伯拉罕(一二1~9)一二1~3 耶和华呼召亚伯兰的时候,他还在吾珥(比较第1节和徒七l,2)。神呼召亚伯兰离开本地、本族和父家,开始作客旅的生活(来一一9)。“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神并未告诉他是什么地方,这需要他凭信心一步一步跟随神的带领。神与他立了奇妙的约,当中包括以下重要的应许:地,即迦南地;大国,即犹太百姓;给亚伯兰和他后裔物质和属灵的丰盛;叫亚伯兰和他后裔的名为大;他们成为神祝福别人的桥梁;以色列的朋友得着祝福,反闪族主义的人被咒诅;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亚伯兰得福,遥指主耶稣基督,即亚伯兰的后裔。神在一三14~17;一五4~6;一七10~14和二二15~18重申并扩大此约。神应许赐福亚伯兰,使他成为大国,不过有一个条件──他要顺服神,就是离开家乡和亲友,到神所应许的地方去。亚伯兰顺服了神的旨意,为神所应许的将来更大的祝福而离开家乡。神可能想使用你作更伟大的事奉,而引导你到别的地方去。不要让目前安全舒适的生活令我们忽略了神对我们的计划。一二4~9 神计划要建立一个民族,称为属他自己的百姓。他呼召亚伯兰离开一个不敬奉真神、又以自我为中心的吾珥城,前往肥沃的迦南地,建立一个以神为中心、注重道德的国家。迦南地面积虽小,却是以色列历史的焦点、基督教的起源地,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亚伯兰带着妻子撒莱,侄儿罗得和亲人并财物迁往迦南。他们先到示剑。亚伯兰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在敌对的迦南人面前,凭信心而行。亚伯兰再迁到伯特利(神的家)和艾之间。他尽所当行的,不单为自己支搭帐棚,而且筑了一座坛求告耶和华的名。清楚可见这个属神的人的优先次序。筑坛帮助亚伯兰谨记神是他生命的中心。同样,恒常的敬拜帮助我们记得神的旨意,并促使我们顺服他。2.往返埃及(一二10~一三4)一二10~20 信心也有失误的时候,遭遇大饥荒时,亚伯兰离开神为他拣选的地方,逃到象征世界的埃及。这次迁移蕴酿了麻烦。亚伯兰害怕法老王为要夺取他容貌俊美的妻子撒菜而杀他,被恐惧困扰。亚伯兰作为撒莱的哥哥,就会大得尊荣;但是作为她的丈夫,则有生命危险。于是亚伯兰诱使撒莱说谎,伪称是他的妹子。撒莱确实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子(二O12)。但动机是要欺骗,所以始终是说谎。有些人认为在不得已的时候,可以撒个“白色的谎言”,好解救当时的危机;岂不知正好让魔鬼抓住它,叫我们作不好基督徒!这计对亚伯兰有利(他因此得到丰厚的收获),却有损于撒莱(她加入了法老妻妾之列)。对法老的损害更大(神降灾与法老和他的全家)。法老知道亚伯兰欺骗他,他的表现却比亚伯兰更有义。他斥责亚伯兰后,就送走他们,返回迦南。这事提醒我们,不能利用世俗的武器来应付属灵争战,即使有好的结局也不能证明方法无错。神并没有遗弃亚伯兰。但神容罪显出罪果。法老公然斥责亚伯兰,叫他蒙羞离开。请注意亚伯兰对法老所问的三个问题都没有回答;他是自知理亏,无词以对。信徒因行为不正而被世人责备,是最不荣耀神的一件事。“法老”一词并非专有名词,而是一种称衔,就如国王、皇帝、总统等。

第十三章

一三1~4 亚伯兰从埃及…往伯特利,表示他与神重修相交关系。信徒不怕失败跌倒,只怕跌倒了不肯站起来。“回到伯特利”是给所有偏离神的人的长远呼唤。3.跟罗得与麦基洗德的经历(一三5~一四24)一三5~13 罗得和亚伯兰的牧人为牧养畜群之平原相争。罗得是被亚伯兰带领的人(1节),他理应认识他自己的本分,但他居然纵容手下的牧人与亚伯兰的牧人相争,从这一点就显出他的错来。亚伯兰凭着爱心,真切无私地给罗得全平原的选择。亚伯兰自从经历了第十二章的失败以后,他的灵命长进了不少,他不再为自己的生存有所选择。事实上,亚伯兰可以先选,这是他的特权,因为他的辈分较高。但他他存心谦卑,看别人比自己强(腓二3)。有信心的人总是让别人先作选择,因为他知道神为他选择的,总比人所选择的要好得多。罗得选择了约但河谷葱翠的平原,毗邻罪恶之城所多玛、峨摩拉。罗得虽是个真信徒(彼后二7,8),但是个世俗的边缘人。有人说:“他得着青草喂养牛群,亚伯兰却得着恩典给后人。”(15,16节)纵然所多玛人在耶和华面前罪大恶极,罗得并没有因而改变选择。信徒处在罪大恶极的生活环境中,若不小心,非但不能发挥“光和盐”(太五13~16)的功效,反有同流合污的危险。我们留意他走上属世之路的过程:他(他的牧人)与人相争(7节),他看见(10节),他作出选择(11节),他挪移帐棚(12节),他迁离神的祭司所处的地方(一四12);他坐在城门门口——拥有政权的地方(一九1),成为所多玛当地的官员。一如新约保罗所说的:“底马贪爱现今的世界,就离弃我往帖撒罗尼迦去了。”(提后四10)罗得明知所多玛是罪大恶极之地,却仍渐渐移近居住,终陷自己于受亏损的局面(创十四12;十九15~38)。一三14~18 亚伯兰放弃上佳的平原草场,神却把迦南的一切地都赐给他和他的后裔,直到永远。再者;耶和华应许他子孙无数。亚伯兰有两类的子孙:一类是属地的子孙,即肉身的儿女──犹太人,此处以“地上的尘沙”来形容他们;另一类是属天的子孙,即信心的儿女,圣经以“天上的众星”来形容他们(创十五5)亚伯兰在希伯伦(“希伯仑”在原文是“交通”的意思)安顿后,就第三次为耶和华筑坛——他只为神筑坛,从没有为自己筑搭楼房!注意,神指示亚伯兰纵横走遍那地,观看自己的产业。因此,我们也可以借着信心,支取神的应许。我们的信心有多大,便能取用神的应许有多大。

第十四章

一四1~12 本章主要事件发生前十三年,以拦(波斯)王基大老玛征服了多个在死海(盐海)附近平原的王。包括所多玛在内,有五个城邑向他进贡了十二年。(当时大多数城邑都有自己的君王。君王之间的战争和竞争是司空见惯之事,而被征服的城邑要向得胜的君王进贡。)到第十三年,五个被虏的王起来联盟背叛基大老玛,不再向他进贡。于是,基大老玛联合巴比伦一带的三王,沿死海东边向南进军,再沿西边向北进攻所多玛、峨摩拉和平原上其它的城市。他们在西订谷交战,那里有许多石漆坑。战争的结果是侵略者击败反叛者,基大老玛再次征服他们,携同战利品和俘虏——包括亚伯兰背道的侄儿罗得向北进发。“盐海”就是死海,原为一深陷之谷,聚约但河水成湖,其水平面低于地中海的海平面约一千三百多英尺。此湖并无出口,因累年聚积矿物质,其水中含百分之二十五的氯化盐及溴化盐,是世上浓度最高的湖水,生物无法在此水中生存一四13~16 亚伯兰听闻消息后,就率领家里生养的精练壮丁三百一十八人,直向北面的但,追赶战胜军。最后在亚兰(叙利亚)的大马色附近击败他们,救回罗得,连同掳掠的一切财物都夺回来。背道的人不单自招麻烦,还连累他人。罗得贪求一切最好的东西,使他陷入罪恶的网罗。多得财富和成就的渴望,反而令他失去自由和享受。他被基大老玛掳去,可能会受到严刑、奴役或面对死亡。我们也像他那样,常被引诱去做不该做的事,或是去不当去的地方。我们所渴望的美好前途往往会引诱我们,奴役我们,甚至俘掳我们。这里亚伯兰用刀剑救回罗得。稍后,他借代祷解救罗得(十八、十九章)一四17~18 亚伯兰回家后,所多玛王出来迎接他。正如经过一场伟大的属灵争战胜利后,撒但都前来迷惑信徒一样。然而,撒冷王麦基洗德这至高神的祭司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亚伯兰。这里首次提及饼和酒,象征救主受难。我们必须会意,只要想到他为救赎我们所付的代价,我们就有力量抗拒各种罪恶和诱惑。圣经中的名字是有意思的。麦基洗德意即“仁义之王”,撒冷(耶路撒冷之简称)是平安的意思,撒冷王是“和平之君”的意思。因此,他是“仁义王”,也是“平安王”。他显然是一位敬畏神的人,他认识神是创造天地的主宰。他象征基督——仁义和平的真君王,我们至高的大祭司。希伯来书七章3节提到麦基洗德“无父、无母、无族谱、无生之始、无命之终”这段话的意思是指着他祭司的身分说的。祭司的事奉通常是世袭的,且任期有限。按圣经记载所示,麦基洗德祭司的位分是独一无二的,他祭司的位分不是从承袭得来,无始也无终。基督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诗—一O4;来七17)一四19~20 麦基洗德为亚伯兰祝福,亚伯兰就把掳回之财物,拿十分之一献给这位至高神的祭司,表明承认他的战果是出于大祭司的代祷和神的赏赐。信徒也应当借着奉献,来表达对主爱和神恩的感激(林后五14~15;八1~2)。希伯来书第七章说明这些行动蕴藏很深的属灵意义。亚伯兰是亚伦的祖先,因此被视为亚伦裔祭司的代表。麦基洗德祝福亚伯兰,意思是麦基洗德祭司的位分比亚伦高,因为祝福人的总比领受祝福的优越。亚伯兰把十分之一的财物送给麦基洗德,表征着亚伦裔的祭司承认麦基洗德的祭司位分较为优越,因为在下的当事奉在上的。一四21~24 结果,所多玛王对亚伯兰说:“你把人口给我,财物你自己拿去吧!”可见,撒但时刻想要利用物质诱惑蒙蔽我们。亚伯兰回答说,即使是一根线,一根鞋带,他都不拿走。一般人对财富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富有者越想更富有;能知“拒所当拒、取所当取”,这是一个人真正敬畏神的明证。(所多玛人在神面前罪大恶极,凡与罪恶有关的财物,信徒必须抱持一介不取的态度,以免羞辱主的见证。)亚伯兰拒绝接受所多玛王的礼物,虽然那大量的财物能大大增加他对神的奉献,但是他不想让不敬虔的所多玛王说,他使亚伯兰发了大财。亚伯兰要让他明白,是神使自己富足。如果亚伯兰在这个时候接受所多玛王的礼物,就会把别人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或所多玛王身上,而不是神身上。同样的道理,当别人注意我们时,要让他们看到神在我们身上所成就的事,而不是看见我们自己。真实有信心的人,总是具有远见的;他绝不肯作一件将来可能会陷他信心于困境的事。亚伯兰清楚的看见,接受所多玛王赠予可能有的后果,因此他拒绝接受。他不愿给仇敌任何借口的机会,免得神的名受到羞辱。

第十五章

4.亚伯兰得着后裔的应许(十五)一五1 第十五章的首节与第十四章最后的一部分紧紧相连。这位人类的祖先拒绝了所多玛王的馈赠,耶和华就对他说:“亚伯兰你不要惧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的赏赐你。”亚伯兰为什么惧怕?也许是害怕他刚打败的诸王(参14:15)来报复,但神为他壮胆。在这里我们看到:(1)神应许要护卫他——“我是你的盾牌”;(2)神应许要“大大地赏赐他”。神要保护亚伯兰,又使他家财万贯。当我们对前途感到恐惧时,要记住在艰难的时候神与我们同在,他应许要大大地赐福给我们。我们既有神自己作我们的盾牌和赏赐,我们还怕什么呢?一五2~6 自从神应许赐给亚伯兰无数的后裔(创十三16),至今已事隔大约十年(创十六3),仍无亲生儿子。“主耶和华阿,我既无子,你还赐我什么呢?……”在亚伯拉罕看来,没有儿子,那就地是空的,应许也是空的!没有儿子,就永远得不着祝福。亚伯兰既然无子,家仆大马色人以利以谢就要承受他的家业,因为当时的律例正是这样。根据古代文献,一个没有儿子的人,可以立他的男仆为后嗣及产业监护人。然而,神应许他亲生一个儿子,他的后裔要如众星一样繁多。从生理的角度看,这是绝无可能的,因撒菜已过了生育的年龄。亚伯兰却信神的应许,神因此称他为义。因信称义的真理在这里表明,而在罗马书四章3节,加拉太书三章6节和雅各书二章23节复述。在第十三章16节,神应许亚伯兰的后裔要象尘土那样多;在第十五章5节这里,神应许亚伯兰的后裔要象众星那样多。尘土象征亚伯兰亲生的后裔,即生为犹太人的一群;众星预表他属灵的后裔——因信称义的人(参看加三7)一五7~21 神要落实亚伯兰得后裔(l~6节)和得地的应许(7,8.18~21节),就作出一次奇异且意义重大的象征行动(9~12节)。巴伦解释说:“根据古代东方立约的惯例,立约双方要经过宰杀后被切成肉块的动物,用象征的手法证明他们尽心尽力遵守成全自己所立的约(参看耶三四18,19)。在创世记第十五章,冒烟的炉并烧着的火象征神的同在,神独自在动物的肉块中经过。亚伯兰纯粹是目击神彰显奇妙白白恩典的见证人。”“亚伯兰沉沉的睡了”表示他并没有从祭物的两半中间经过(参17节),故这个约是神单方面应许守约的。这象征所立的是无条件的约,惟有神自己方可成全这约。神采取主动,给予证实,并履行所应许的。亚伯兰能亲眼看见神在肉块中经过,所以神所立的约是真实的。有人提出本文的另一观点,献祭的肉块预表以色列国。鸷鸟指外邦国家,别人的地当然是指埃及。到了第四代,以色列人将要被释放,从埃及为奴之地回到迦南去。冒烟的炉和烧着的火把说明以色列国的结局——受苦与见证。神知道亚摩利人会变得更加邪恶,有一天必要受惩罚,其中一个惩罚就是把他们赶出迦南地,将这地赐给亚伯兰的后裔。亚摩利人的罪孽满盘时,以色列人就被释放。迦南的异教徒居民最终被灭绝。然而,神审判罪恶之前,都让罪恶自然发展,甚至他的子民也受损害。他长久忍耐,不愿一人沉沦,败环的亚摩利人也不例外(彼后三9)。他甚至让罪恶结出果子,好叫人人都看见罪的恶果。可见,神的忿怒是全然公义的。神所做的一切皆与他的信实、公义相符。他满有怜悯,明察秋毫,行事公义,而他安排的时间也是最好的。第13和14节造成先后次序的问题。经文预言亚伯兰的后裔要寄居别人之地,服事那地的人。那地的人要苦待他们四百年;四百年过后,他们必带着许多财物从那地出来。四百年这个数字在使徒行传七章6节重复出现。出埃及记十二章40~41节说明,以色列民在埃及寄居正满四百三十年。在加拉太书三章17节。保罗说神与亚伯兰立约至颁布律法的时间有四百三十年。这些数字可以怎样互相协调呢?创世记十五章13至14节和使徒行传七章6节提及的四百年是指以色列人在埃及受尽折磨的时间。雅各一家初抵埃及时并无遭受任何亏待,反而接受宫廷式的款待。出埃及记十二章40和41节提及的四百三十年实指以色列人居留在埃及直至离开当天总共的日子,是个实际的数字。加拉太书三章17节提及的四百三十年跟出埃及记十二章40和41节所指的大致相同。时间的数字以神向雅各落实亚伯兰之约,雅各准备进入埃及时计起(创四六1~4),延伸至颁布律法的时候,距离出埃及约三个月。创世记十五章16节的第四代可见于出埃及记六章16至20节:利未、哥辖、暗兰和摩西。但以色列尚未占领第18至21节所说那应许之地。后来虽然所罗门统治这地(王上四21,24),却是如同管治附庸国一样,他的子民却没有进占当地。然而当基督再来作王时,一切的应许就全都得到成就了,没有什么能拦阻这约成就的。神一诺千金,应许就如即时发生一样的真实!一般人都认为(18节)的埃及河是位于迦萨南部的一条小溪,即现在的 Wadi el Arish。而不是尼罗河。

第十六章

5.肉体的儿子——以实玛利(一六~一七)一六1~6 撒莱没有等候神,反而游说亚伯兰与使女夏甲同房,给亚伯兰生养儿女。夏甲可能是他们在埃及过着不如意的寄居生活时所收的使女。古时希伯来妇人以不能生育为羞耻(创卅23),她们通常将使女给丈夫为妾,好传宗接代。妾侍所生的儿女,会被当作妻子所生的。所以撒莱想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她不能生育的问题。亚伯兰虽然只是照当时的习俗而行,但这样做显出他对神应许的兑现缺乏信心。亚伯兰收夏甲为妾,预表他想靠肉体行律法来成全神的旨意(加三3)。这里可见罪性无止无休的一面。当神的应许迟迟尚未应验的时候,试探却抢先来袭;撒莱的献策,表面看似乎是解决子嗣的有效办法,可以立竿见影,但实际上却给家庭带来了不息的争端(参4~6节;创廿一9~10),也给他们的后裔带来了很多的困扰。当我们想用人为的努力,不按照神特定的方向,来实现神的应许时,也会带来许多困扰。在这件事上,时间对亚伯兰和撒莱是最大的考验,看他们是否愿意让神在他们的身上动工。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也仅是等候。当我们为一些事向神祈求,又必须等候时,若用自己的方法来处理而干预神的计划,就是一种试探。即使神从不允许他的子民不不规矩的婚姻关系,但神仍如实把此事记录在案。夏甲怀了孕,就小看她的主母。撒菜责怪亚伯兰,撒莱就把夏甲赶出家门。这正绘划出律法与恩典之间的冲突。它们不能共存(加四21~31)。纵然本段某些行为按当时的文化是可以接受的,但从基督徒的立场来看,这肯定是不合宜的。一六7~15 夏甲在书珥旷野往埃及路上遇见主的使者。大多数解经家认为这是主耶稣还未道成肉身却显现在人前的其中一次,称为基督显现(参看士师记第六章论主的使者的附篇)。主劝慰她,叫她回到撒莱那里去,并服在撒莱手下。更应许她的儿子将要成为一个大国的始祖。这应许当然是应验在阿拉伯人中间。对于不少曾受神管教的人来说,“回到”和“服”两词成了他们生命中重要的转折点。神要夏甲服在撒莱的手下,意即律法应当服在恩典之下;服在恩典之下的律法,就成了“基督的律法”(加六2)。主来不是要废掉律法,乃是要成全(太五17~18);信徒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林前九21)。由此可见,“基督的律法”如今在信徒的里面作主掌权。主人(或上司)好,我们固当服从;主人(或上司)不好,我们也应当服从,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罗十三1)。一般信徒只愿服神而不愿服人,其实许多时候,服人就是服神。夏甲在第13节的说话,可以说成“你是人看得见的神。”因她曾说:“在这里我也看见那看顾我的么?”她把那井命名为“庇耳拉海莱”(意即“那活着看顾我的神的井”)。夏甲起这名的故事告诉我们,他一直是那察看的神,也是永活的神,他一切的作为都根据他的察看。许多时候,在蒙拣选的选民之外,他也赐恩给那些看见他的人,不管他们对他的认识,是何等的残缺。一六16 夏甲给亚伯兰生以实玛利的时候。亚伯兰年八十六岁。以实玛利一名意即“神听见”,神听见夏甲的辛酸。我们必须从本章经文学会,夏甲代表律法,撒莱代表恩典(参看加拉太书四章)

第十七章

一七1~14 神在第1节向亚伯兰说的话“你当在我面前作完全人”意即应当在神面前过完全信靠神的生活,不凭自己行事,也不依靠任何事物。隐喻他不能再靠自己的力量行事,一切让全能的神作主。神旋即重订所立之约,改变这位先祖的名;亚伯兰(崇高之父)一名改为亚伯拉罕(多国之父),并设立割礼,作为立约的记号。神为什么再三申述他跟亚伯兰所立的约呢?他在以前(参12:1-3;15:1-5)已经提过两次。不过,他在这里是要把焦点集中在这个应许上,并准备履约。他向亚伯兰显明这约的几个着点:(1)他要赐给亚伯兰许多后裔;(2)必有多族从他而出;(3)他也要向亚伯兰的后裔坚守这约;(4)他要将迦南地赐给亚伯兰的后裔。男子行割礼,要接受手术,作为身体上的证据,表示此人属于神在地上拣选的百姓。割礼是为人在一切事上顺服他并成为立约之民的记号。一经受割礼,就永远成为犹太人,不能反悔。割礼也象征与犯罪的旧生命断绝,洁净自己内心,并将自己献给神。当时,中东一带的人已有行割礼的习俗,但对于亚伯拉罕一家,割礼另添一番新意义。亚伯拉罕家中每一个男子都要行割礼。此后,所有男婴生下来第八日,就要受割礼,否则,就必从民中剪除——即是要脱离以色列人(9~14节)。“剪除”一词有时是指被治死。就如出埃及记三十一章14至15节所指。其它的地方,如这里所示,“剪除”应该是禁止或放逐的意思。使徒保罗小心指出。亚伯拉罕受割礼前,耶和华己称他为义(一五6)。他的割礼是“未受割礼的时候因信称义的印证”(罗四11)。现今的信徒不用以身体上的记号作印证,悔改认罪的当时即领受圣灵作印记(弗四30)一七15~17 神替撒莱改名为撒拉(公主),应许亚伯拉罕的九十岁妻子将怀孕生子。亚伯拉罕就喜笑,是喜出望外的笑,不是不信的嗤笑。人在环境艰难的时候,反而容易相信神,他的信心没有动摇(罗四18~21)。一七18~27 神告诉亚伯拉罕,他要借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成就他的约,亚伯拉罕就求神让以实玛利在他面前蒙恩。无论如何,神并没有忘记以实玛利,神使以实玛利昌盛,极其繁多,使他成为大国。他虽然不能承受亚伯拉罕的家业,但也将成为大国之父。所以你当知道,不管你的环境怎样,神并没有忘记你。他对你的一生有美好的计划,你要顺服信靠他!以撒是基督的象征,那约借基督得以完全成就。本章我们留意亚伯拉罕顺服的速度:“正当那日,亚伯拉罕和他的儿子以实马利一同受了割礼。”我们也当如此顺服主。附篇:割礼的记号神与他的百姓立约,用割礼作为身体上的记号(创一七10~14)。此后,亚伯拉罕所有的后裔都被称为“奉割礼的”(徒一O45),外邦人被称为“未受割礼的”(弗二11)。受割礼也是亚伯拉罕因信称义的记号和印记。(罗四5)然而,“割礼”和“受割礼”具多种意思。“未受割礼的嘴唇”(出六12)表示在公开演说时欠缺说话技巧。“未受割礼的耳朵”和“未受割礼的心”是指不听神的话,不爱他,不肯顺从他(利二六41;申一O16 ;三O6;耶六10;徒七51)。“未受割礼的肉体”(结四四7)意指不洁净。在新约里,“基督……的割礼”(西二11)是指他钉死在十字架上。信徒行的割礼,就是与基督同证。保罗说这不是靠“人手所行……脱去肉体情欲的割礼”(西二11)。受割礼的人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信靠肉体(腓三3)。神要他的子民受割礼,乃是要他们藉此表明单单信靠神,不依靠肉体。这割礼是关于治死肉体情欲的。对每个信徒来说,这是正确的位置,但必须先实际治死罪行(西三5)。使徒保罗说,既然那群奉犹太律法主义被称为“奉割礼的人”,那么信徒就是真受割礼的人了。(加二12)神以割礼作为他百姓的象征。此外,割礼还别有用意。这条例是神为了他百姓的好处而立定的,免得他们感染外邦人的疾病。现代医学证明,人刚生下来时比较不觉疼痛,且第八天时身体内某种止血成分最多,故止血最快。今天,不少医疗权威相信,接受包皮环切手术有助男女双方预防患上某种癌症。

第十八章

6.所多玛与蛾摩拉(一八—一九)一八1~15 第十七章的事件发生后,即有三个人在亚伯拉罕面前显现。其中两人实为天使,一位是主自己。当时亚伯拉罕可能并未认出他们是神和天使,亚伯拉罕和撒拉就按中东典型款待客旅的惯例,不知不觉地接待了天使(来一三2),其中一位比天使更大。“亚伯拉罕坐在帐棚门口”预表他在地上作客旅的地位(住帐棚),常羡慕天上更美的家乡(来十一9,16),就在这样的光景中,神向他显现,作他的朋友。撒拉无意中听见主说她在明年这时候将要生一个儿子,她的暗笑显出她的不信。耶和华就责问她:“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么?”即使撒拉对主的应许存疑,耶和华仍多次覆述那应许(9~15节)。希伯来书十一章11节指出,虽然撒拉在这里有失误,但她仍不失为一个有信心的妇人。没有任何事会难倒神,神愿意亲自参与我们的生命,也鼓励我们寻求他的帮助。我们注意第11节“亚伯拉罕和撒拉年纪老迈,撒拉的月经已断绝了。”本节是说明,从人的角度来看,他们是毫无生子的指望了。人的指望常是看自己有无成事的力量和条件,但神行事并不需要人力的配合,因此往往等到人对自己绝望时,神才开始作事。人的尽头,乃是神的起头!一八16~33 耶和华向亚伯拉罕预言,他要剿灭所多玛。两位天使步向那城时,亚伯拉罕就开始那着名代求的倒数——五十个……四十五个……四十个……三十个……二十个……十个。只要城里有十个义人,耶和华也不毁灭那城!亚伯拉罕的祷告正是奏效的代求范例。亚伯拉罕这样代求,只因他深韵审判全地的主(25节)的公义性情,不分善恶乃是违反神公义的原则的,故亚伯拉罕是以神的公义为代祷的根据,唯有对神有深入的认识,才有此胆量和谦逊的表现。亚伯拉罕的代祷,并不是为着感动神的心,而是为着表明神的心。亚伯拉罕所关切的,乃是神的荣耀。因为在他看来,当神审判恶人的时候,如果义人也遭受其害,那么神的义就受到了破坏。基于这个关切,他与神理论,从五十个义人一直减到十个义人,神每一次都答应了。虽然亚伯拉罕的代求停止在十个义人,神却实行不使义人和恶人一灭亡的原则,而搭救了罗得。这里给我们一个非常明显的教训:如果我们关心他的荣耀,他愿意照着我们信心的程度引领我们,并且以他的信实为保证,使我们得着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生命充满奥秘,第25节大概是惟一令人惬意的答案。当你想神是不公平的时候,要记得神的忍耐。即使最敬虔的人都该受神公义的审判。我们应当庆幸,因为神没有像刑罚所多玛那样审判我们。亚伯拉罕停止恳求,耶和华才了结这事而离开(33节)。神知道在所多玛城里不会有十个义人,但是他满有慈爱,让亚伯拉罕为那座城求情,甚至帮助亚伯拉罕的侄儿罗得逃出所多玛,然后才将那城毁灭。神不是以毁灭恶人为乐,但他必要消灭罪恶。我们留意神盛赞亚伯拉罕是个出色的住家男人(19节),的确是令人羡慕的事!神眷顾我们,为要叫我们体念他的心意,带领身边所有的人(包括儿女、亲友和同事等),教训他们敬畏神。(书廿四15)

第十九章

一九1 所多玛这个名字变成与同性恋等罪恶的同义词,英文的“同性恋行为”(sodomy)一字即由“所多玛”(Sodom)转来的。但淫乱却不是神灭城的惟一原因。在以西结书十六章49至50节,神形容所多玛的罪孽为“心骄气傲,粮食饱足,大享安逸”。城门口是城中官员跟百姓讨论着要事情和交易的地方,也是有权势的人聚集的地方。天使在所多玛的城门口看见罗得,显然他在城中有一定的身分和地位,这也许是他舍不得离开所多玛的原因(创19:16,18-22)。我们留意罗得是坐在“城门口”,而亚伯拉罕则坐在“帐棚门口”。当主再来的时候,但愿我们不致于被主发现“正坐在邪恶世界的门口”。一九2~11 罗得接待那两个天使,坚持要他俩在他家住一夜。而他非常清楚收留那两个天使会有什么后果。所多玛城里各处的人此刻竟然要非礼这两位从天而来的访客。“任我们所为”按原文可译为“我们要与之发生关系”。罗得誓要保护宾客,却又无计可施,惟有不顾廉耻奉上两个女儿。罗得这可怕的做法,反映出罗得的生命已被罪同化了。在罪恶的城市中,他对恶行已经麻木不仁,不再有任何感觉了。不管罗得的动机如何,我们在这里看到所多玛的可怕恶行,使神不得不将全城毁灭。然而奇迹发生,天使叫所多玛人在混乱中暂时失明,眼睛昏迷,令各人都平安。一九12~29 天使坚持要罗得一家离开那城。但当他尝试游说他的女婿(或未来女婿——参照《圣经》修订标准本),他们却以为他说的是戏言。当危机来临时,他的背道生活便显出他的个人见证已失效。你是否也被身边的人同化以致神不能再用你呢?如若不想同流合污,我们就要在信心和行为上与众不同。天明了,天使催逼罗得带其妻子和女儿离开所多玛。那时罗得还迟延不走,罗得舍不得放弃在所多玛所享有的财富、地位和安适的生活。在罗得仍然犹豫不决时,天使就拉着他的手,急急地带他逃离危险之地。想要留在其中一个罪恶的附从城——琐耳。逃到琐珥,并不是神起初的心意,罗得迟早仍须逃到山上(30节)。神常因我们的软弱幼稚,不得不“应允”我们的祈求,而暂时迁就我们,但这并不就意味着神改变了他的心意。所多玛城内连十个义人也没有,于是神毁灭这城。考古学的证据显示,那地方在亚伯拉罕的时代已经十分先进和文明,大多数研究人员也证实那地方曾突然遭到毁灭。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这城已被埋在死海南端的海底下。然而,亚伯拉罕的祷告没有白费。因神记念亚伯拉罕,……打发罗得从倾覆之中出来。因亚伯拉罕为罗得代求,神在毁灭所多玛时,就对罗得施怜悯,拯救了他。义人常常会使别人得到益处。雅各说:“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5:16)我们应当效法亚伯拉罕,为别人的得救祷告。罗得的妻子虽然离开那城,心却仍在城中,回头看那焚烧着的城市,对过去依依不舍,不愿意完全撇下,这样就落在神的审判之下。路加福音十七章32节税:“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基督提及她,警戒那些轻看神救恩的人。当你想更亲近神的时候,是否还在回头望,想留在罪中呢?不放弃旧的生命,我们跟神的关系就不会有什么进展。耶稣说:“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太6:24)所多玛的下场教导我们要信靠神,对付可憎的罪恶。一九30~38 罗得离开琐珥,住在山洞里。就在这里,他的两个女儿使他醉酒,诱使他犯乱伦罪。罗得的两个女儿为了使父亲保存血脉,迫不得已出此下策。他的女儿做出乱伦的勾当,表明她们接受了所多玛的道德标准。后来,大女儿生了儿子,名叫摩押;小女儿也生了儿子,名叫便亚米。摩押人和亚们人从此而生,成为以色列人身旁的刺。后来摩押妇人引诱以色列男子行淫(民二五1~3),亚们人教以色列人膜拜米勒公,把儿女献作祭物(王上一一33;耶三二35)。由于以色列人跟他们有亲族的关系,神不准摩西攻击他们(参申2:9)。耶稣的祖宗、大卫的曾祖母路得就是摩押人。彼得后书二章7至8节告诉我们。罗得是个义人,但因为他贪爱世界,失去见证(14节)、妻子(2节)、女婿、朋友、相交(在所多玛完全没有与神相交可言)、财产(进入所多玛时家财万贯,离开时却一贫如洗),人格(35节)、一生的工作,差点儿连生命也失去(22节)。附篇——同性恋神在旧约(创一九l~26;利一八22;二O13)和新约(罗一18~32;林前六9;提前一10)都谴责同性恋。神毁灭所多玛和蛾摩拉城,显出神的震怒。按摩西律法,同性行淫要判死罪。同性恋者绝不能承受神的国。所谓“同性恋”者要为自己荒唐的生活付上沉重的代价。保罗说他们在自己身上受那妄为当得的报应(罗一27下),包括性病、肺囊炎、卡波济氏肉瘤(皮肤多发性出血性肉瘤,癌症的一种)和爱滋病。更包括萦绕心头的罪咎感,精神及情绪上的波动,还有不正常的性格改变。男女同性恋者跟其它所有人一样(都是罪人),只要他们认罪悔改,接受主耶稣为他们个人的救主,就可以得救。即使神厌恶他们的罪,神仍是爱他们。一个实际的同性恋者跟一个有同性恋倾向的人是有分别的。圣经谴责的是同性恋的行为,不是其定向。不少人能吸引同性。但他们拒绝这样的行为。他们借着圣灵的大能,克制自己,力拒诱惑,过圣洁的生活。很多有同性恋倾向又相信基督的人,形容自己身在悲痛愧疚的景况而无力改变,就倚靠圣灵的大能去坚忍和禁欲,实质上是圣洁的表现。他们献身给神,把自己内在长期的瑕疵交托给神,让神的大能在软弱的人身上显得完全。有人指摘神,让他们与生俱来就有同性恋倾向。然而错不在于神,乃在人的罪性。亚当每一个堕落的后裔都有罪性。有些人在这方面软弱,另一些人在别的地方软弱。身处诱惑当中不是罪,向诱惑投降、屈服才是罪。同性恋跟任何一种诱惑无异,都有从中得释放的方法。无论如何,对于大部分个案来说,持续接受主内敬虔生活的辅导帮助是十分重要的。基督徒必须接纳同性恋者本人,但不得接纳他们的生活模式。基督也为他们钉死在十字架上,信徒要用尽方法把他们领到主前,追求过圣洁的生活,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来一二14)

第二十章

7.亚伯拉罕和亚比米勒(二O)二O1~18 我们或者会感到希奇,亚伯拉罕何以对法老犯的大错在二十年内再犯,伪称撒拉是他的妹子。他虽然是信心上的英雄,却没有汲取上次的教训,再一次屈服于试探之下——这是难以置信的,直至我们想起自己也常对罪卑躬屈膝!无论我们怎样爱神,总会遇上一些特别难以抵抗的诱惑──我们灵命上最常受攻击之处。当我们努力战胜自己的软弱时,知道神在看顾我们,正如他保守亚伯拉罕一样,我们就可以得到鼓励。在基拉耳王亚比米勒身上发生的事其实是亚伯拉罕在埃及表里不一事件的重演(一二10~17)。亚比米勒因无知而娶了已婚的妇人,几乎犯了奸淫罪;幸好神阻止他玷污撒拉,使他得免犯罪。神以死亡威吓亚比米勒,神对他是何等的怜悯!神也多次这样挽回我们,使我们不致犯罪,只是我们不察觉而已。这段经文告诉我们,神不只是历史边缘的旁观者那么简单,他能驾御他子民的邪恶,甚至借着那些不信人的生命行事。异教徒亚比米勒处理这事比“神的朋友”亚伯拉罕公义(亚比米勒是个称呼,而不是一个姓名)。信徒给世人斥责实在是非常的羞愧!半真半假的道理被说成是百分百的真理,那就是歪理。亚比米勒问亚伯拉罕到底是什么动机,竟然使这位信心的祖宗落到要用撒谎欺骗的手段。原来亚伯拉罕以为在一班不惧怕神的人中间,他必须凭着自己来作点什么,在神之外自己保护自己。这是何等的愚昧!后来他竟然说是神先要他飘流在外,企图把部分责任推卸在神身上。他若谦卑承认自己的过错,还算英明。无论如何,他仍是属乎神的人。主差遣亚比米勒到亚伯拉罕那里去,亚伯拉罕就祈求神医治亚比米勒一家,使他家不再不生育了。注意这时候亚伯拉罕自己还没有得着儿子,但是,他能为别人的生育祷告神。他为别人所代求的这件事,就是他自己所追求的,是他自己一生所没有的。现在他知道他的妻子能不能生育不在乎人,完全是神的事了。“作为你……遮羞的”(16节)直译作“给你遮眼的”,意思是用作平息事件的礼物。因此可以这样理解:“给你作满足的回馈,向所有与你一起的人和每一个过犯得以纠正的人作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