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注释

马唐纳<撒母耳记上>注释11~20章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fuyinyingshiwang

第十一章

一一1~5 基列雅比是约但河东的一座城,属迦得的境地。那城被东南面的一邻近民族亚扪人围攻时,当地居民便求和。但是亚们人拿辖想重创他们,剜出他们的右眼,以此凌辱以色列。很出奇,亚们人宽容许雅比的长老打发人往别处求援兵。也许这是因为拿辖仍未准备好打仗,又或者根本不把其余来助雅比的以色列援兵放在眼内。使者走到基比亚,那时扫罗仍在田间工作。这正是扫罗力证自己为以色列新王的重要时机!一一6~11 扫罗在把牛切成块子这严厉的警告下,召唤全民作战。百姓便惧怕……耶和华。以色列和犹大合共有三十三万人聚集在比色,连夜进攻雅比,全面地赶走亚扪人。扫罗领导人民赶走亚扪人,证明了他有军事领导的才能(每一位领袖一定要有天生的──或注入的──权柄,因而使普通人作出回应)。一一12~15 他打败亚扪人之后,民心归向他,确定了他的王位,全体百姓此时都承认他的统治。得到胜利后,百姓想杀死那些曾反对扫罗统治的人。但扫罗明智地制止他们。事实上,耶和华已给予他足够的胜利。撒母耳随后在吉甲举行严肃会,确立扫罗在整个民族的国权。吉甲说出灵性的更新。(书五9)

第十二章

二.责备百姓和百姓的责任(一二)一二1~13 在吉甲立国的典礼完结后,撒母耳向以色列众人讲话。他首先提醒他们,他任士师的时候是以公义管治,无人能控诉他不义。但是以色列人厌弃这样的管治,也厌弃神的统治。过去,主一直恩慈地对待他们,在他们有需要时兴起士师拯救他们。第11节提到的“比但”应该指到“巴拉”(新英王钦定本边注,七十士译本及古叙利亚文版本)。撒母耳把自己列入以摩西为首的拯救者行列。可是以色列不感激神对他们的怜悯,却呼求得到一个王。主借着他的士师工作,但当他们觉得不足够,于是他把扫罗给他们。一二14~18 他们要求一个王,已是犯上重大的罪。但他们若听从……耶和华,他仍会祝福他们。倘若不从,他们便要尝到他的忿怒。为严肃地见证这话。撒母耳求告神打雷降雨。这是来自神的明确指示,因为当时正是割麦子的时候,自然气候不会有雷雨的,所以大雷雨实为神迹。不过,这种神迹并无益处,因为在收割小麦的时候下雨,庄稼会受损,很快霉烂。这种反常的现象,显示神不喜悦以色列人立王的要求。一二19~25 百姓甚为惧怕,他们求撒母耳为他们祷告。他的祷告已带来审判,也能带来慈爱。撒母耳再次呼吁他们遵从耶和华,这才是逃避审判之途。在他来说,他不能停止为他们祈祷,否则便犯罪了。这重要信息说明粗心大意是罪,不祷告也是罪。

第十三章

三 .不顺服与被弃(一三~一五)1.扫罗有罪的献祭(一三)一三1 我们读到本节时,感到有明显的困难,因为圣经版本有不同的翻译。英文圣经英王钦定本和新英王钦定本的译法是:“扫罗作王一年了,而当他作以色列王两年的时候……。”英文修定本译为:“扫罗登基时年三十岁,而他作以色列王两年……。”修订标准本:“扫罗登基……岁,而他作以色列王二年。”新美国标准本:“扫罗登基年四十岁,他作以色列王三十二年。”有些七十士译本的手抄本干脆地略去这节难题经文。最可取的解释是,古代后期世纪的抄写员遗漏了一些希伯来文的字母。然而我们确知扫罗掌权的时候,已是成熟的男人,因为那时他儿子约拿单已届参军的年龄。一三2~5 扫罗建立了三千人的军队,约拿单率领他的部属攻陷在迦巴的非利士人的防营,地点在耶路撒冷的北面。这激起非利士人召集庞大的军队全力作战。(有些译本依照叙利亚文版本及一些七十士译本的手抄本,第5节译为三千辆铁车,这数目较配合马兵六千。)”一三6~9 希伯来人面对挑战时,显得懦弱非常,有人已逃到约但河的对岸。他们在轭下很久,认为力争重获自由似乎已经不可能了。非利士人占尽上风。扫罗在吉甲等候撒母耳的时候(参看一O8),召集时人数越来越少。到第七天,撒母耳还未出现,扫罗眼看兵力减退,敌军威胁逼 -/迫,感到时势所迫,便私自献上燔祭,纵使他不是利未人,没有权这样行。但尽管撒母耳看似迟了,扫罗也没有理由僭越祭司的位分。一三10~14 撒母耳事后来到。知道扫罗所作的事。扫罗虽然满有借口。但始终不能抹去他不遵从神的事实。撒母耳一针见血地指出:“你没有遵守耶和华你神所吩咐的命令。”他因此失去他的王位。神已找到另一个合他心意的人。这是扫罗犯的第一个罪。另有别的罪招致他失去以色列的王位。其它的罪有:他鲁莽的约誓(一四);姑惜亚甲和贪惜与亚玛力人争战后最好的战利品(一五);杀害亚希米勒和其余八十四个祭司(二二);多次想杀害大卫(一八~二六);求问隐多珥的女巫(二八)。我们也像扫罗一样,常常掩饰自己的错误与罪,亦用属灵术语来解释因由,但是,那些藉口不能减轻不顺服神的罪,他鉴察我们真正的动机。只有坦率认罪,他才赦免我们、复兴我们,赐福与我们。一三15~23 扫罗带着他的六百人,与约拿单在吉甲会合。非利士人安营在不远的密抹,派掠兵分别往东、西、北各方。以色列似乎无助,不能阻止敌人。非利士人长久控制局面,已废去以色列境内的铁匠。以色列人无力去征服别人,军队没有铁制的武器,也没有改装武器的设备。希伯来人要到非利士人那里才能打磨农耕工具。只有少数人拥有兵器(刀)。局势看来十分严峻。

第十四章

2.扫罗轻率的誓言(一四)一四1~15 约拿单看见父亲仍未有行动,知道在战场上躲避敌人不是办法,拖延日久士兵难免厌战;约拿单便与拿兵器的士兵悄悄地溜去攻击非利士人。这并非鲁莽,也不是愚蠢的自杀式行为。他信靠神能使他得胜,虽然非利士军队人数众多,但自己有神同在,相信必能得胜。胜利的关键不在于只有两个人,约拿单的信心在于:“耶和华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约拿单的信心终必得到赏赐。当非利士人以为他们是逃兵,叫他们上去时,就是神借此让约拿单知道,他必得胜。后来非利士人确说:“你们上到我们这里来……”约拿单就爬上他们的营中,随后在犁沟杀了二十人。生还者欲逃走时,神使地震动,非利士人的营地一片混乱。约拿单(6节)和拿兵器的人(7节)显出信心的见证,是神用以对付非利士人的。可怜愚钝的扫罗错失了胜利的果子!一四16~23 扫罗的守望兵看见那混乱情况,便向他报告。他查点的时候发现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不见了。扫罗马上召祭司亚希亚把约柜运到他那里,他好求问耶和华。(新英王钦定本边注,依照七十土译本把约柜作“以弗得”,约柜这时大概仍在基列耶琳。)但是扫罗听见敌人混乱的喧嚷声音越来越大,便很快改变了主意。他叫祭司停手,意思是停止寻求耶和华的旨意(19节)。他重整他的势力,坚称主已把非利士人交在他手里,毋需属神的带领了。其它人也发现神正为以色列争战。那些从前投降的希伯来人,转离他们非利士人的主人;而那躲藏在以法莲山地的以色列人,也鼓起勇气去参战。战事快将胜利时,人人都想加入战场,但谁愿象约拿单一马当先出战场呢?一四24~30 扫罗为了尽快得到胜利,便轻率地起了誓,不准士兵在晚上战事完结前进食,他还起咒立誓。饥饿令兵了愈加疲惫。使他们陷于不利的境地。约拿单不知道他父亲的命令,便吃了一点蜜糖来补充体力。当他得悉咒诅时,便哀叹这愚蠢的命令阻碍以色列的得胜。一四引~42 扫罗的限制不但令约拿单生气,而且使百姓陷入危险的境地。战事完毕后,兵士急忙将所夺的牲畜杀了,肉还带血时便吃了,这又违反利未记十七章10至14节和申命记十二章23至25节的规定。扫罗听到这些事后,便斥责他们,要把动物牵到大石头上,依规矩宰杀。他也初次筑了一座坛(扫罗作王好几年以后,才为神建起第一个祭坛,作为最后的凭依。他在位期间,只有在山穷水尽之时才寻求神,这与祭司成了强烈的对比。)扫罗热切地期望能连夜追杀非利士人,所以他向祭司谈及询问神,但是神没有回答他。这使扫罗相信营里有罪恶,便用签找出实情。令扫罗惊奇的是,约拿单被掣出来。这说明掣签是当时指出犯人的方法。一四43~46 约拿单解释发生了什么事,扫罗为了顾全面子,便命令把他治死。那时候百姓比君王显得更有见识:约拿单岂不是与神一同作事,大得胜利吗?神在争战中大大使用他,又怎会因他触犯扫罗的咒诅而不喜悦他呢?所以绝不能治死约拿单。这样英雄便得以免死。扫罗的行为显示他不单没有依靠上帝,他也没有与以色列军队联成一气。扫罗行了无知的事,而非利士人便趁机逃跑了。他第二次处事欠智慧;削弱他日后的成功。从这一章中我们看到,扫罗做了几件不合领袖体统的事:他没有跟儿子约拿单交谈(1, 17节);愚妄地起誓(24节);不理士卒的疲乏安危(31节)。他领导全民毫不称职,那并不只是由于本身的性格,更是由于他属灵品格的腐败。一四47~52 第47和48节总结扫罗的战绩。其后三节细述他的家庭。最后一节应验撒母耳的预言:王招募以色列的英勇的儿子服役。(撒上八11)

第十五章

3.扫罗不完全顺服(一五)一五1~3 扫罗走在下坡路上,急速到底,无论他被神托付作何事,都不完全的顺服。本章记载神吩咐他毁灭亚玛力人。希伯来人在出埃及往迦南的路上(申二五17~19),亚玛力人曾无情地埋伏攻击他们。以后凡有机会,亚玛力人都劫掠以色列人的营地。神知道只要亚玛力人存在,以色列人就不能在应许之地安居;他也知道他们败坏的、拜偶像的习俗,会危害以色列人与他的关系。保护以色列人身体与灵魂的惟一方法,就是将这个好战的民族,连同他们的一切财物,包括偶像在内,都彻底毁灭。神的命令很清楚。凡有生命气息的都要被毁灭。这是全然顺服神。神的长久忍耐且姑息亚玛力人多年。但他的话咒诅这民,一直没有改变(出一七l4~16;民二四20)。他们的名号要被涂掉,这是对他们的惩罚。一五4~12 扫罗召集士兵,进攻南面亚玛力人的京城。进攻之前,他警告基尼人离开,因为这米甸游牧民族曾在以色列人出埃及途中恩待他们。扫罗这行动显出他不想大屠杀,只执行主的报应,惩罚那邪恶的民。他把亚玛力人全军打败,全都死在刀下,除了他们的王和上好的战利品(那些残余者大概活在别的地方,也存留下来——参看三O1~6;撒下八12;代上四43)。耶和华把扫罗的叛逆立刻告知数里外的撒母耳。撒母耳极为忧愁,整夜切切祈祷。到了早上,他要作的事已十分清楚了。一五13~35 扫罗在往吉甲途中停下,立一个记念碑,庆祝他的胜利。撒母耳却不赞同,且质疑扫罗的叛逆。扫罗继续以借口掩饰,但他失败的消息已传到先知耳中。他的借口无说服力,先知已按捺不住了。“厌弃!”扫罗已听过这句话(一三14),这次再次如雷贯耳。扫罗继续曲解主的命令,看来他所作的比神说的还要好。他假意悔改,请求撒母耳不离开他。他更在先知撒母耳准备离开时,撕断先知的外袍。这是记号,象征以色列国与他断绝关系,这国将赐与别人。撒母耳与扫罗同去敬拜耶和华后,他召亚甲到他面前来。亚甲以为能保存性命,便欢欢喜喜的来到他面前,说:“死亡的苦难必定过去了。”(32节)撒母耳却用刀把他杀死。扫罗的失败令这位年老的士师抱憾。从一方面的意义看,神后悔立他为以色列的王。我们应该记诵第22节。这是神话语里的一句经典。顺服是由始至终,且是常常的。这话是那些服事神和讨神喜悦的人的座右铭。神所要的是完全的顺服!许多人以为只要我们照习惯参加教会和经常灵修,上帝会称赞我们的虔诚,便不理会我们品格上的缺点和错误的行动。先知在这方面的信息既清楚也不含糊:正直和完全顺服上帝的命令,乃是虔诚生活的惟一基础。上帝的命令已经清楚告诉我们;过去和现在都是一样,甚至在特殊情况下,我们都可以时常知道上帝的旨意。悖逆与顽梗都是重罪,这些罪绝非忽略神、任意而行、个性倔强那样简单。圣经将这两项看作与行邪术(占卜)和拜偶像的罪相等,都是死罪。歇尔曼评论说:“‘听命胜于献祭’这话带来新方向:除了要讨神的喜悦外,惟一要的是从心而发的顺服,这才是好的。前来奉献而欠缺顺服的心,这并不是一件好事,也没有道德价值。……所以不顺服最后成为背叛和自我中心。这与外表看来罪恶的邪术相近,同出一辙,正如凯尔指出说:‘这是在对抗神的贵魔势力下的占卜术。’而且与拜偶像也没有两样。”第29节和35节仿佛矛盾。首先前一节说神不改变主意,也不后悔,但后一节说他后悔立扫罗为王。其实第29节形容神的属性。他是不变的,也不能改变。第35节的意思是由于扫罗的行为转变,神要相应地改变对他的计划和旨意。为了维持他一贯的属性,神必须祝福那顺服的人,惩罚不顺服者。

第十六章

叁·大卫的一生直到扫罗之死(一六~三O)一.大卫被撒母耳膏立为王(一六1~13)一六1~3 在撒母耳仍为扫罗哀伤的时候,耶和华告诉他要正面面对扫罗被厌弃的事实。神已经拣选了另一个人来统治他的百姓。撒母耳要到伯利恒去膏立耶西众子中的一个作王。守秘密并非欺诈,神不是要撒母耳骗说往伯利恒的目的;他确实在那里献祭,只是膏立新王是个秘密,要多年后才可公开。对撒母耳而言,去膏立他人,是先知自己迫不得已的行动,如果这个消息传给扫罗知道,对他是叛逆的行动,因此要秘密地行事。一六4~13 当撒母耳来到伯利恒时,那里的长老……战战兢兢。撒母耳邀请耶西和他众子同来祭祀筵席后,逐一察看耶西的儿子。扫罗高大俊美、相貌堂堂,撒母耳可能想找一个像他这样的人作下任的君王。但是耶西的这些儿子中没有一个是主所拣选。神告诉撒母耳,不要单单以貌取人。撒母耳理当从与扫罗经验上学到,外貌突出的人不及内在的重要(一三14)。神察看人的内心(7节)。第7节的原则是常见的:人们常以外貌、衣着和外在的东西审视人。可惜现今传播媒介鼓吹错误的观点,明星的广告出现在电视、印刷品上。这些都使外貌平庸的人不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扫罗个子高大,刚黑且英俊,而大卫也容貌俊美(12节),但仍带稚气,不似可委以重任。不幸的是教会机构,尤其是在电视节目上常吹捧外表的光辉,并不重视灵性,一旦电视偶像跨了,便造成灾难的后果。大卫本应被带来到席上。他在父亲耶西眼中不重要,耶西认为先知不会对他有兴趣。但是耶和华对这牧童十分有兴趣,撒母耳服从神的话,便膏立了……大卫。从这时起,耶和华的灵离开扫罗,满有权能地感动大卫。若干年后,大卫才戴上扫罗的王冠,但由这日起,大卫的国已得到建立。二.大卫服侍扫罗(一六14~23)这时候,扫罗被邪灵弄得精神错乱。“有恶魔从耶和华那里来”一句意即神允准的。舒仁度博士这样分析扫罗王的问题:“扫罗王染上的正是躁狂抑郁精神病。他心情郁闷时,常无故用暴力杀人,难怪百姓起义反抗他。”扫罗的臣仆建议王找一个善于弹琴的人来纾缓他的情绪。大卫被提名担任此职,扫罗派人请他前来。第18节显示大卫在对抗歌利亚前已薄有名声。他的音乐看来令王不再抑郁。扫罗甚喜欢大卫,立大卫作他拿兵器的人。这对大卫来说,是个大好的机会,使他对治国之道得到第一手的资料。

第十七章

三.打败歌利亚(一七)一七1~11 非利士人招聚他们的军旅来争战,集结在耶路撒冷的西南面,在以拉谷附近。扫罗的军队聚集在以拉谷和他们中间。有一个名叫歌利亚的讨战的非利士人,天天都从营里走来挑战,要以色列的军队派人与他战斗。他共挑战了四十天,但以色列军队没有人自愿出来接战。这个巨人大约有九尺九寸高(此时的歌利亚身高超过2.7米),穿上一百七十五磅重的盔甲。单是他的铁抢头已超过十五磅重。歌利亚用这些重型武器并没有困难,因为他的体重有六百至七百五十磅(可能更重),他的体能比一般人大几倍。一七12~30 有一次,大卫把补给物资带到在前线的哥哥时,听到那巨人的奚落,又看见希伯来士兵的惊恐。他问若有人能除掉这骄傲的野兽,将要怎样待他?大卫的长兄以利押打断他的说话,大概是为了掩饰他的懦弱;但是大卫坚持查问杀掉这巨人的人可得什么奖赏。一七31~40 扫罗很快就听到这年轻人欲为以色列而战,于是召大卫前来。当扫罗看见大卫,就质疑这少年人的能力。但是大卫在他保护羊群,与狮子和熊搏斗时,他确知神给他能力。在一个人处事时,证明神与他同在,这时他要公开地倚靠神了。扫罗看见他的勇敢果断,就赐他自己的战衣,但大卫放弃了,因为这反倒阻碍他行动。他只带了五块光滑石子,一根杖和甩石的机弦,还有永生神的大能!大多数观战者把歌利亚看成无敌的巨人,但是大卫看他只是个血肉之躯的凡人,还不如狮、熊凶猛。尤其是对方竟敢辱骂全能的神,神一定会帮助大卫争战。大卫从神的观点来看这个令人害怕的情势。从神的角度看问题,有助我们把棘手的难题看得简单,我们对情势看得清楚,就更能发挥作战的能力。一七41~54 大卫当时大概是二十岁出头,歌利亚看见他就激愤了,以为以色列想侮辱他,派这少年人接战。不过大卫面对巨人的咒骂仍毫无惧色。他深信主必给他得胜。当歌利亚迎着大卫走来时,大卫掏出第一块石子,用机弦甩去,打中巨人的前额,巨人就仆倒了。大卫然后用那非利士人的刀杀了他,割了他的头。非利士众人看见这事,就都逃跑,以色列人在后紧紧的追赶。一七55~58 这段经文似乎说出一个问题:奇怪扫罗钦点大卫作他近身侍卫时(一六21),竟认不出他来。可是,要留意,经文并非说扫罗不认识这少年英雄。而是记载他只是问:“那少年人是谁的儿子?”扫罗向押尼珥所发出的问话,似乎表明他对大卫所知不多。扫罗很快就忘记大卫的家庭背景。威廉斯这样评论:“扫罗曾答应免那得胜者之家的税,又把他的女儿许配他,所以问押尼珥大卫的背景,也是表示对他父亲的尊重,并显示他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大卫后来表示他不配当王的女婿(一八18),似乎确认这说法。高力富的引申很好:“约拿单(十四章)和大卫站在主动的前线岗位上,在他们带领下大得胜利。我们都当这样应用在我们本身的事奉上。我们不能期望全面对抗仇敌的势力;我们亦毋须这样作。你站在你的‘前线’上,就是你为耶稣作工的地方。我们作我们的事奉后,神必照应其余一切,争战便蔓延整个前线。”

第十八章

四.大卫娶米甲(一八)一八1~5 大卫见到约拿单,二人立刻成为密友。他们的友谊是圣经记载中最深厚亲密的一例。约拿单和大卫之间有着深厚、永固的友谊。他们心意相通,勇气都是少有的。约拿单是他父扫罗王位的合法继承人,他已看出神安排的下一任君王是大卫而不是他自己(二三17),但是这一点也没有削弱他对大卫的友情。当他把外袍给了大卫,显示他愿放弃他的权利,转由大卫加冕作王。他宁可失去以色列的王位,也不愿失去最密切的朋友。一八6~16 大卫打胜仗,一场又一场,扫罗越来越护忌他。当他听到妇女们唱赞大卫的功绩比他高时,便变得非常忿怒。以色列的妇女说“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这两句话,一句是试验大卫,一句是试验扫罗。正像箴廿七21所说“人的称赞也试炼人”。大卫并没有被“大卫杀死万万”这一句话摇动,扫罗却被“扫罗杀死千千”这一句话摇动了。扫罗因为嫉妒大卫失去了控制,他不能自制去袭击大卫。神有时候以邪恶惩罚邪恶;这就是神容许恶魔搅优扫罗的原因(10节)。妒火中烧的扫罗两次尝试私下杀死大卫,但是都被大卫躲避了。其后扫罗立他为千夫长,或许他希望大卫与非利士人争战时战死沙场。(看来大卫曾有更多的军队。)然而耶和华与大卫同在,他的功绩引起以色列众人的注意。一八17~30 王曾答应谁能杀死非利士的巨人,便把女儿许配给他。于是扫罗的大女儿米拉就给了大卫,但是他必须多胜几场仗。扫罗希望大卫打仗时战死。当大卫表示他的社会身分不配作王的女婿时,扫罗便把米拉给了别人。也许扫罗只是想借此羞辱大卫一番。不过扫罗的次女米甲爱大卫,扫罗惟有把她许配给大卫,但要大卫取得一百非利士人的阳皮作聘利。扫罗再次想借菲利士人的手杀大卫。可是大卫不是那么轻易被铲除的,相反他取得双倍的聘礼,就赢得米甲为新妇。大卫继续打胜仗,清楚显示耶和华与大卫同在,扫罗对他的憎恨和畏惧便与日俱增。

第十九章

五.逃避扫罗追杀(一九~二六)1.约拿单的忠诚(一九~二O)一九1~7 约拿单知道他父亲想设计杀害大卫时,就建议大卫藏身……田里。约拿单与扫罗理论,提醒他大卫的勇敢和忠诚,曾替以色列战胜敌人,没有做过该死的事。这样,扫罗暂时被说服,大卫也复得他在王室的官职。在这段经文中约拿单不听从父亲的命令,究竟对与不对?圣经明文指出,当父亲吩咐儿子违背神律法的时候,儿子应当顺从神给他的引导。这个原则应用在儿子长大成人、可以自行负责、能够看穿一切欺诈的时候。作儿子的应当孝敬、帮助父亲,顺从父亲(弗六1~3),但是对违背神律法的命令或劝告,是不应当听从的。一九8~10 争战再起,大卫再次显出他的能力,却重燃扫罗的妒忌。恶魔回到扫罗身上,扫罗用他的枪想要刺透大卫,钉在墙上。但扫罗第三次落空了,大卫伧惶逃走了。一九11~17 当夜,扫罗王打发人到大卫家要杀他。米甲知悉父亲的阴谋,于是把家里的神像放在床上,借以助大卫脱险。(那偶像大概是她的,因为大卫从不是一个拜偶像的人。米甲的神像显示她除了敬拜耶和华外,也敬拜其他的神,但叙述者没有就这些作出评论)。扫罗又打发人捉拿大卫时,她的巧计终被揭发。一九18~23 但这时大卫已逃走了。他来到拉玛见撒母耳。遇上危难的时候,属神的人可走到另一个属神的人那里。扫罗三次派人捉拿大卫,但都失败了,因为当去的人走近与撒母耳一起的先知时,便被神的灵感动说预言。后来,扫罗亲自去追捕大卫。他同样受神的大能感动。注意:这种从神来的驾御能力与重生悔改,是两回事。扫罗有两次讲出神的话语,不过他一点也没有想到神的心意究竟如何,更不谈体贴神的心意。一九24 百姓再重复那句俗语说。扫罗也列在先知中么(一O11~12)。他那起伏不定的行为,实在令百姓大惑不解。“脱了”一词并非指赤裸,意思是扫罗脱去他的外袍这君尊的象征。就在神使扫罗躺卧在地上一昼一夜的时候。大卫便可逃走了。(二O1)本节没有跟第十五章34至35节相矛盾;那里说“撒母耳……再没有见”扫罗。这里提到扫罗颇为意外且无意识地前来见先知。

第二十章

二O1~3 大卫从拉玛的拿约逃跑后,就到约拿单那里。要找出扫罗急于杀他的原因。看来约拿单对父亲寻索大卫的性命全不知情。大卫解释说,因他与约拿单的深交,扫罗王不会让约拿单知道他的计划。二O4~9 大卫建议测试自己是否身陷险境。在每月一次的王室宴会中,大卫决定缺席。若扫罗查问他缺席原因时,约拿单就解释说他往伯利恒去献年祭。(这可能是事实;即使行程没有记载在圣经中。若这是一个谎话,圣经就记下这不是神允许的事。)扫罗若不反对,就显示大卫平安了;但是如果王发怒,就表示他恼怒大卫再次逃脱,约拿单也便知道大卫危在旦夕了。二O1O~17 约拿单答应第三日……往田野去。用暗号让大卫知道事情的发展。也许约拿单猜到结果,他要求大卫得势之时,照耶和华的慈爱对待他和他的家。事隔多年,大卫作王以后,尽力寻找约拿单的儿子米非波设,并将他接到王宫里生活(参撒下9),履行了诺言。第14至17节清楚反映约拿单相信大卫将成为王。这再次确证他对大卫的爱。约拿单本可以杀死与他竞夺王位的大卫,如果走上这一步,就可以接他的父位作王,但是约拿单放过这个机会,因为他爱神,也爱大卫(二三16~18)。何等无私的奉献!二O18~23 这段经文详细讲述大卫如何得知扫罗王的态度。约拿单到田间,在大卫躲藏的磐石旁射几箭。他吩咐童子找箭的方向就是大卫逃命或平安回宫的方向。我们会奇怪约拿单为何安排这戏剧性对话,后又去直接告诉大卫。不过,约拿单当时可能不知道他可以秘密地与大卫会面。二O24~34 在筵席的首日,扫罗看见大卫缺席时,以为他因礼仪上的不洁,没说什么。但是初二日,当他问约拿单大卫的去向时,才知道他去了伯利恒。扫罗勃然大怒,斥责约拿单与一个夺去他的权位和羞辱他母亲的人为友。他的言词横蛮,更把对大卫的愤恨转向约拿单身上,要拿枪刺向约拿单。二O35~42 在第三日的早晨,发生预约的记号,大卫所惧怕的终来到了。二人抱着哭泣,不得不分离,各自上路,不能再享结伴情谊了。大卫的躲藏,本出于神的计划,准备他日后作王。约拿单返回王宫,继续忠于他父亲,即使知道自己不会成为以色列第二任王。他是否应该跟随大卫?主既然厌弃扫罗作王,约拿单仍忠于他父亲,是否正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