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经解经

另类释经:《摩西演义》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fuyinyingshiwang

编注: 如何释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云不一。下面由《旷野呼声》网站编发的《摩西演义》实属另类释经,旨在抛砖引玉,使神的儿女更加爱慕、思想、熟读圣经的原话。

第五回:千古绝唱,舔犊情深 鞠躬尽瘁,悄然离别

日子悄然流逝,离家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飘流异乡四百多年的游子终于要到家了。虽然这一路走得如此曲折,如此艰辛,如此漫长,如此悲壮,但是,当他们双脚站在约但河东岸,远眺对岸无限的风光,那片有山、有河、有泉、有源,雨水滋润之地;那片盛产小麦、大麦、葡萄、无花果、石榴、橄榄、和蜜的富饶之地;那片石头是铁,山内可以挖铜的宝藏之地;那片耶和华上帝应许的流奶与蜜之地,过去一切的不如意,都已经被眼前的喜悦所代替了。 哦,故乡,远离的游子终于到家了。 三十八年前,在迦南地南方的加低斯,第一代的以色列人错过了一次机会,没能进入这片迦南美地;三十八年后,第二代的以色列人到了迦南地东边的什亭。这次百姓不会再错过了。错过的,只有一人,就是他们的领袖摩西。 摩西知道,他的“死期”到了。 这天,耶和华对摩西说: “你上这亚巴琳山(尼波山),观看我所赐给以色列人的地。看了以后,你也必归到你列祖那里,像你哥哥亚伦一样。因为你们在寻的旷野,当会众争闹的时候,违背了我的命,没有在涌水之地、会众眼前尊我为圣。” 事已至此,面对耶和华上帝如此决绝的态度,摩西早已“心死”。 人云,“哀莫大于心死”。 摩西的心境,的确已至“死”的境地,只是没有人能猜透他的“死”中有没有掺杂“哀”字。 只是从此之后,他乖乖听从上帝的话,的确不再提起这事了。 随后的日子,他似乎忘了自己,内心牵挂的,只是百姓,和当初耶和华上帝所托付他的使命,于是就对耶和华说: “愿耶和华万人之灵的神,立一个人治理会众,可以在他们面前出入,也可以引导他们,免得耶和华的会众如同没有牧人的羊群一般。” 耶和华应允摩西说: “嫩的儿子约书亚是心中有圣灵的;你将他领来,按手在他头上,使他站在祭司以利亚撒和全会众面前,嘱咐他,又将你的尊荣给他几分,使以色列全会众都听从他。” 于是,摩西紧紧把握仅余的日子,竭力完成自己末竟事业。 首先,他倾尽心血,全力栽培接班人约书亚: “摩西召了约书亚来,在以色列众人眼前对他说:‘你当刚强壮胆!因为,你要和这百姓一同进入耶和华向他们列祖起誓应许所赐之地;你也要使他们承受那地为业。耶和华必在你前面行;他必与你同在,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申 31:7-8) 其次,他不分昼夜,勤勉完成律法书(摩西五经)的压卷之作--申命记,给第二代及后来的世代最深厚绵长的叮咛: “这是耶和华--你们神所吩咐教训你们的诫命、律例、典章,使你们在所要过去得为业的地上遵行,好叫你和你子子孙孙一生敬畏耶和华--你的神,谨守他的一切律例诫命,就是我所吩咐你的,使你的日子得以长久。”(申 6:1-2) “以色列阿,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申6:4-9) 字里行间,句句见血,为父之心,溢于言表: “我今日呼天唤地向你作见证;我将生死祸福陈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拣选生命,使你和你的后裔都得存活;且爱耶和华--你的神,听从他的话,专靠他;因为他是你的生命,你的日子长久也在乎他。这样,你就可以在耶和华向你列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所赐的地上居住。” “……我现在一百二十岁了,不能照常出入;耶和华也曾对我说:‘你必不得过这约旦河。’耶和华--你们的神必引导你们过去,将这些国民在你们面前灭绝,你们就得他们的地。约书亚必引导你们过去,正如耶和华所说的。耶和华必待他们,如同从前待他所灭绝的亚摩利二王西宏与噩以及他们的国一样。耶和华必将他们交给你们;你们要照我所吩咐的一切命令待他们。你们当刚强壮胆,不要害怕,也不要畏惧他们,因为耶和华--你的神和你同去。他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申 30:19-31:6) 说到痛处,声泪俱下-- “我知道我死后,你们必全然败坏,偏离我所吩咐你们的道,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以手所做的惹他发怒;日后必有祸患临到你们。”(申 31:29) “我今日呼天唤地向你们作见证,你们必在过约旦河得为业的地上速速灭尽,你们不能在那地上长久,必尽行除灭。耶和华必使你们分散在万民中,在他所领你们到的万国里,你们剩下的人数稀少。”(申4:26-27) 白发苍苍的摩西,一直就这样不知疲倦地说着、说着,小到衣食住行,大到治家治国,再到从敬神爱神,又到怜人顾人,事无巨细,无不倾心吐意,一一叮嘱。 摩西说了一辈子的话,认真听他的没有几人,但他还是要说,到死还是要说,明知不听还是要说。悲情苦心,天上人间,可谓千古绝唱! 此情此爱,只有上帝可堪比拟。 …… 摩西的结局,申命记中只有寥寥数语,想必是后人补记的: “摩西从摩押平原登尼波山,上了那与耶利哥相对的毗斯迦山顶。耶和华把基列全地直到但,拿弗他利全地,以法莲、玛拿西的地,犹大全地直到西海,南地和棕树城耶利哥的平原,直到琐珥,都指给他看。耶和华对他说:‘这就是我向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之地,说:我必将这地赐给你的后裔。现在我使你眼睛看见了,你却不得过到那里去。’ 于是,耶和华的仆人摩西死在摩押地,正如耶和华所说的。耶和华将他埋葬在摩押地、伯毗珥对面的谷中,只是到今日没有人知道他的坟墓。”(申 34:1-6) 摩西的一生,命运多舛,一波三折,大起大落。 只有死,是死的如此的惨淡、甚或说凄凉,他的故事,如经上所记,轰轰烈烈地开始,却是悄然无声地结束。 果真就这样结束了吗?摩西,摩西,你在哪里? 摩西在哪里?世间没有人知道,只有神知道!

第六回:迦南美地,时空穿越与主同显,万世辉煌

难道这就是摩西的悲惨结局吗? 如是,希伯来书作何解释?以下情节作何解释—— “过了六天,耶稣带着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暗暗地上了高山,就在他们面前变了形像,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忽然,有摩西 、以利亚向他们显现, 同耶 稣说话。彼得对耶稣说:‘主啊,我们在这里真好!你若愿意,我就在这里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太 17:1-4) 咦!这个不就是摩西吗? 这里不就是迦南境内吗? 摩西几时进了迦南的呢? 摩西不是因着“晚节不保”而被上帝“拒之门外”了吗? 而在这里,看主耶稣在山上与摩西“面对面讲话”,岂不与当年西乃山顶四十昼夜一样亲密吗?岂不与旷野四十年相伴一样不离不弃吗?岂不与摩西一百二十年的人生一样生死相携吗? 使徒彼得在年迈之日,依然对此景记忆犹新: “他从父神得尊贵荣耀的时候,从极大荣光之中,有声音出来向他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我们同他在圣山的时候,亲自听见这声音从天上出来。我们并有先知更确的预言,如同灯照在暗处。你们在这预言上留意,直等到天发亮晨星在你们心里出现的时候,才是好的。” (彼后1:17-9) 彼得不会忘记,在圣山所看到的那一幕,虽然在这段话中他没有重提摩西和以利亚,然而,我们却不难想像,在明亮如晨星的光明之处,基督的身旁站立着摩西和以利亚,这是在彼得脑海中永远无法抹灭的一个场景。 而这个场景,在主耶稣的口中,就是天国了。 “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看见人子降临在他的国里。” (太16:28)至此,摩西与基督同显迦南,万世辉煌的情景,是任何人都不可否认的了。 如此说来,对于摩西的结局,难免与民数记中所记载的产生了张力,由此我们自然会问:难不成上帝还另有一层意思,还另留了一扇大门? 对于摩西击石被罚之事,圣经本身是否有另一种解释?或另有一种更深层次的含义呢? 再说,摩西本人对上帝的“原判”是否也存有保留“意见”呢? 我们必须寻找答案…… 带着“问题”再来读摩西五经,果然就看到不同的“答案”了-- 摩西说:“耶和华为你们的缘故 也向我发怒,说:‘你必不得进入那地。……’”(申 1:37) 摩西说:“但耶和华因你们的缘故向我发怒,不应允我,对我说:‘罢了!你不要向我再提这事’。……”(申 3:26) 摩西说:“耶和华又因你们的缘故向我发怒,起誓必不容我过约旦河,也不容我进入耶和华--你神所赐你为业的那美地。……”(申 4:21) 哦,在摩西的心中,他至所以不得进入迦南,被神“关在门外”,的的确确是另有一个版本的,其真正的原因——那是因为以色列民的缘故。摩西一连三次,说得如此清清楚楚,以前为什么就没有读出来呢? “因你们的缘故”--光字面意思就很明显,罪不在摩西,而在百姓(你们)。言下之意,摩西不是因自己的过错受罚,乃是因百姓的过错受罚,实际是“无辜顶罪”的。 但如此一来,上帝与摩西岂不是“口实难对”么? 就这一点上讲,圣经在这里明显出现了一个矛盾。民数记中对此事的记载与申命记中对此事的记载有了二种完全不同的版本,从上帝的角度,圣经明显记载摩西受罚不得进入迦南,是因为摩西自己的过错;从摩西的角度,圣经同样明显记载摩西受罚不得进入迦南,是因为百姓的过错,如何理解? 以下为耶和华的“口实”——根据民数记: “耶和华对摩西、亚伦说:‘因为你们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为圣,所以你们必不得领这会众进我所赐给他们的地去。’”(民 20:12) “耶和华在附近以东边界的何珥山上晓谕摩西、亚伦说:‘亚伦要归到他列祖那里。他必不得入我所赐给以色列人的地;因为在米利巴水,你们违背了我的命。’”(民 20:23-24)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上这亚巴琳山,观看我所赐给以色列人的地。看了以后,你也必归到你列祖那里,像你哥哥亚伦一样。因为你们在寻的旷野,当会众争闹的时候,违背了我的命,没有在涌水之地、会众眼前尊我为圣。’”(民 27:12-14) 以下为摩西的“口实”——根据申命记: “耶和华为你们的缘故也向我发怒,说:‘你必不得进入那地。……’”(申 1:37) “但耶和华因你们的缘故向我发怒,不应允我,对我说:‘罢了!你不要向我再提这事。……’”(申 3:26) “耶和华又因你们的缘故向我发怒,起誓必不容我过约旦河,也不容我进入耶和华--你神所赐你为业的那美地。”(申 4:21) 两种“口实”,证据确凿,对错难辨,谁是谁非,到底如何辨别?到底以谁为准?实实在在是有难解之处。 在某些人看来,答案自然简单——当然以神的话为准了。 如果我们作认真的思考,一定会认同这两套“口实”,虽出处不同,一为神,一为摩西,实质你我所看到的,却为同一人记录下来的——就是摩西。 那么,摩西在记录的过程当中,为什么要自造矛盾呢?他是在故意混淆事实真相呢?还是在故意推卸责任,明哲保身?以上任何一种情景假如成立,那么,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圣经岂不成了戏言? 真相在哪里?如此重要的史实,必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了恢复事情的真相,实在有必要“案件重演”--重新回看“两次米利巴事件”。

【作者简介】网名保罗的心,实名王天鹏,男,温州平阳腾蛟福音堂专职传道,《新生命》福音期刊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