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可5:21-43。(参看太9:18-26;路8:40-48)
背景介绍:
1、记述目的。患血漏的妇人得医治是主所行的神迹之一。马可记述所行的神迹比较特别。他记述主平静风浪,为要说明他是掌管大自然的主;他记述主用五饱二鱼使五千男人吃饱,为要说明主是掌管生活需要的主;他记述主赶逐污鬼,为要说明他是掌管灵界的主;他记述主医治血漏妇人和使睚鲁女儿复活,为要说明他是掌管生死的主。
2、可5:三件神迹的共同点。马可福音五章马可记述了三件神迹,主医好格拉森被鬼附的人、医治患血漏的妇人、使睚鲁的女儿复活。这三件神迹的共同点:一是从不洁净到洁净。被鬼附的人是灵里不洁净的人;患血漏的妇人在当时被视为身体和灵性都不洁净的人;睚鲁女儿已经死亡,尸体亦被视作不洁净。主使他们都得洁净。圣洁的主能洁净一切的污秽之物,他亦能洁净我们的心。二是从绝望到希望。三个都是绝望之人。格拉森被鬼附的人,没有人能帮助他,只有任由他发疯;患血漏的妇人看遍了所有的医生,没有一个能帮助她,只有等死;睚鲁的女儿正在死去,人力没有办法阻止死亡的脚步。他们都是绝望之人,直到遇见了主耶稣,绝望的人生突然有了希望。
3、两件神迹的关联。马太、马可、路加都记述了患血漏的妇人得医治和睚鲁的女儿复活,并且都把这两件神迹摆在一起,说明它们之间有着可能的关联。管会堂的人名叫睚鲁,他的名字和旧约睚眲是同样的,字根是“发光”的意思。作为管会堂的、犹太人的宗教领袖之一,他的名字多少有些旧约的背景,并且是英雄的名字,睚眲在士师记中是士师,他保护了以色列民二十二年。患血漏的妇人没有名字,她的疾病成为她的称谓。无名,也意味着她的被忽视。管会堂的,当时的社会地位应是中上,管理会堂事务,受人尊重,经济状况也应不错。而这妇人,又病又穷又苦,属社会底层。睚鲁是管会堂的,负责公共崇拜的事务安排,而这妇人因着疾病,被视为不洁,是不允许进入崇拜空间的。把这样的两个人放在一起,真是特别。睚鲁女儿健康活了十二年,就死了,这妇人病了十二年,现在却被医好了。睚鲁是代求,妇人是本人来求助,他们的信心都被悦纳。睚鲁的需要是公开的,而妇人因着疾病的性质,不能公开,只能隐藏。主知道每个人的需要,无论是公开的、而是隐藏在心中的呐喊。而最后他们的信心都公开了的。可能妇人的信心激励着睚鲁,这样垂死的病人都能得到医治,我女儿应该也是有希望的。也可能睚鲁的信心唤起了妇人的希望,一个已经死去的人都有可能复活,我这样将亡之人也是有希望的。他们的信心既互相激励,也鼓舞着旁观者。无论他们之间有多大的差异,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成为蒙恩之人。主不会因为恩待睚鲁女儿而忽视患血漏的妇人,主也不会因这个妇人而减少些许对小女儿的恩典。主的恩典是充充满满的,够我们每一个相信的人享用的。主说,“我的恩典是够你用的”,这话曾对使徒保罗讲说,今天也向我们每个人发出。
一、无论如何都可寻求主
1、地点——无论何地都可来寻求主
加利利湖这边——犹太人的加利利地,湖那边,外邦人的格拉森(21节“耶稣坐船又渡到那边去”)。主在格拉森外邦之地医治了被鬼附之人,那里的人赶走了主耶稣,而对岸的人却引颈期盼主耶稣的到来。他坐船到对岸,回到犹太人的地方施行拯救。无论此岸与彼岸,都有恩典,都有机会来寻求主的帮助。只是人的态度与选择不同罢了。在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拒绝接受基督的救恩,而又有另一些人却期盼救恩并视若珍宝而接受。
2、时间——无论何时都可以来寻求主。
管会堂的睚鲁,他的独生女十二岁,快要死了,他跪在主脚前求主帮助。主就与他同去。在行路的时候,有一个患血漏的妇人出现了,她已经病了十二年了,这是她唯一也是最后的机会了。
睚鲁的女儿已经死了,主才去救,会不会太迟?患血漏的妇人已经病了12年了,才来求助,会不会太晚?在主每一个时刻都是好的,都是合适的,只要你凭着信心向他求告,他都会施行拯救。当时有许许多多的人跟随、拥挤主,她要挤进去都非常困难。她一定是花了很大力气才挤进去的,对于病得奄奄一息的她来说实在是太艰难了。在人看来这可能不是一个好时机,或许等到主一个人的时候,或许等到没有责备她的门徒在场的时候,或许等到主不是这么忙碌的时候。而且当时主正在赶往睚鲁家的时候,在人看睚鲁女儿的救治更是十万火急的事,如果因这个女人耽延了,后果不堪设想。就像一辆救护车被挡在路上一样。而且,有的人也会认为,你既然已经病了十二年了,也不着急这一会嘛。可是,在主看来,任何时候她都是受欢迎的。主也是这样的恩待我们,他在等待我们向他寻求帮助,不要再迟延,不要再羞怯。任何时候,主都在等你,等你来领受丰盛的恩典。
3、处境——无论何种境况都可来寻求主
一个管会堂的人,犹太正统派中的中坚份子。他们自视律法的维护者,反倒视主耶稣为律法的破坏者。他原应是恨恶主耶稣、轻看主耶稣人群中的一个,但他爱女儿胜过一切。他应也是尝试过各种救治方案,结果都是绝望之后,才来寻求主耶稣的帮助。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走这一步。因当时的犹太人,正在密谋杀害主耶稣,作为犹太宗教领袖,他不会不知道。他来向主求助,是顶住了来自犹太人很大的压力的。
而患血漏的妇人,她的病症是可怕的。在当时的犹太人看来,没有其他的病症,比患血漏更让人痛苦和蒙羞了。在律法上,这样的病人身体和灵性都被视为不洁。她所坐过的地方,所摸过、用过的东西连同她自己都被视为不洁净,而且病人要被隔离,不能进入公众场所,以免使被接触的人不洁净。最可怕的是被拒绝参加崇拜。也就是说这个患血漏的妇人被挡在一切社团之外,而且她的爱情、婚姻、生育都受到影响。她为了治病,已经倾家荡产了,家人可能也受不了她的拖累而放弃。她找遍了可能找到的医生,可是他们带给她的都是失望。每一次问寻到一个新的医生,她该是多么的欢欣,而是最后都是以梦想破灭告终。古时的人用各种偏方怪法来试图医治这种病,非但没有医好她,反倒是使她受折磨。她应也曾年轻、健康、美丽,可十二年的疾病折磨,曾经的青春美貌早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枯干、衰老,直至死亡。她没有友情,没有爱情,没有亲情,一切从人而来的帮助都断绝了,一切社会的支持系统都荡然无存。人只觉得她污秽、是个累赘。就是这样的一个几乎在人间看不到希望的人,她遇见了主。
她没有找理由拒绝求助。她没有说:人群太过拥挤,怎么能亲近他?12年了,所有方法都不管用,何必再试?见过那么多医生,现在才找他,他会介意吗?我那么卑微,他会为我停下脚步吗?他那么忙,正要去救一个正在死去的女孩,他会花时间帮助我吗?我那么污秽,他会让我接近吗?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她来到主面前。即便有过犹疑,她也没有停止寻求主的脚步。
二、无论如何主都能拯救
1、听说:
患血漏的妇人的求助方式虽然奇特,但也不妨碍主悦纳她、医治她、拯救她。
这妇人在医生手里受了许多的苦,又花尽了她所有的,却一点也不见好,病势反倒加重了(26节)。就在这样走投无路的时候,她“听见耶稣的事”(27节)。她怎么听见耶稣的事?可能是有些人在传讲主耶稣所做的事。我们感谢那些无名的传道之人,有意或无意间,他们传讲的信息给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带去了光明,给绝望中的人带去了希望。永远不要停止传讲主道。没有传道的,哪有听道的?没有听道的,哪有信道的?没有信道的,哪有行道的?妇人正因听到了别人所传主耶稣的好消息,而来寻求主的帮助。
2、躲藏:
她不敢正面地走向人群,走到主的面前,她“从后头来,杂在众人中间”(27节)。她怕别人注视她,以她生病的样子,人很容易从她脸上和身形看出她的异常。她也怕主看到她,怕主拒绝她这样被人看为污秽、不洁的人。这样,她就从背后挤进去,悄悄躲在主的身后,混在人群之中,想着这样就没有人注意到她。但就是这样,主也悦纳她的信心。她虽没有勇气面对主,主却转身(30节“转过来”)面对她,正视她,光照她。主是真光,照亮她黑暗的生命。不管我们的动机有多不纯,主却都以全部的爱来爱我们。在雅歌书中,新妇躲在磐石穴中,藏在陡岩的隐密处,她的良人呼唤她出来:“求你容我得见你的面貌,得听你的声音;因为你的声音柔和,你的面貌秀美”。我们的主正是这样渴望得见我们的面貌,不管在别人眼中我们是多么的不堪,在主眼中我们却是极其秀美的。我们的主也正是这样渴望得听我们的声音,不管在别人的耳中,我们的声音多么令人厌烦,可在主听来,却是无比柔和。一次又一次地去向人求助,人会厌倦,可我们的主却喜爱听我们祷告的声音,他喜欢我们来向他求告,所以亲爱的弟兄姐妹,不要再躲藏了。无论今天我们是怎样的光景,主都喜欢见到我们,主都喜欢倾听我们的恳求。现在来求他,还不太晚。
3、触摸:
妇人求助的方式是极其特别的。她心里想:“我只摸他的衣裳,就必痊愈”(28)。马太和路加指出她摸的是主耶稣的衣裳襚子,衣裳的“襚子”有“边缘”的意思。她深知自己的卑微,只希望能摸到主耶稣,哪怕是一小点就可以了。如果说自己太过污秽,那么摸摸他的衣裳就可以了,哪怕是摸到衣裳的一个小小的角就可以了。于是,她摸了主耶稣的衣裳襚子,哪怕能得到主所赐最小最小的一点恩典就好了。就如那个迦南妇人,为了女儿,她求主给一点饼的碎渣儿就够了。可主给的却是广阔无边的爱。
犹太人的衣裳襚子有什么特别呢?它与律法相关。它是在犹太人每次更衣的时候,都提醒他们要记得自己是上帝的子民,是受命持守律法的。妇人摸主的衣裳襚子,按律法她是被排斥的,但主耶稣基督成全了律法,反施加恩典给她。按律法,她不可进入崇拜空间,可是这并不能拦阻她来到基督的面前。因为基督替她承担了因律法而应受的一切咒诅。按律法,人人都不配来见上帝,因为人非圣洁,就不能见神的面。但基督用他的的宝血为我们打开了通天的道路,使我们藉着他可以到父的面前。我们原本不能去,不配去,但他来接近罪人,拯救罪人,洁净罪人,使我们在他里面得与天父和好。
4、相信:
她心里说:“我只摸他的衣裳,就必痊愈”(28节)。这就是信心。同样的,我们只要相信主耶稣,就必得救;只要与主生命相连接,生命就必改变。妇人虽是小信之人,她不敢大张旗鼓地来求主,只敢悄悄地混在人群中,偷偷地摸主,可主依然悦纳她。主知道我们的软弱。求告在于信心,而不在于声音。有时,大张旗鼓地“宣告”未必是真信心,有时不过是虚张声势,骗人骗已罢了。而默默无声内心的呼求反倒真诚。主知道万人的心,凡人的心在主面前必隐瞒不住。只管坦然无惧地到主面前,他没有按我们的罪过待我们,也没有照我们的过犯报应我们。他必以慈爱与恩典来待我们。
5、成就:
当妇人摸了主的衣裳襚子,“她血漏的源头立刻干了,她便觉得身上的灾病好了”(29节)。一切似乎就在那一刻停止了。在她和主相连接的那一刻,一切就都改变了,她的病“立刻”就好了。“那女人知道在自己身上所成的事”(33节),主的恩典成就在她身上。12年来,每一天都在期待奇迹,每一次都谨遵医嘱,每一个医生给她的都是建议,他们都是“建议”她应当做什么,而只有主耶稣基督为她“做”,“做成”了大事,“成就”了恩典,带来了医治。
“耶稣顿时心里觉得有能力从自己身上出去”(30节),“觉得”就是“知道”的意思,“那女人知道在自己身上所成的事”(33节)。也就是说,主耶稣和妇人都知道这件事,而门徒和围观的人却都不解。在那一刻,在拥挤的人群中,主看到了她的需要,主单独医治了她,并与她谈话。那是独属于她和主的时刻,只有主和她知道发生了什么,那也是她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一切的疾病、羞辱、弃绝都成为过去。那一刻,她重获新生,无论身体与灵魂都是。每一个人在主眼中都是独特的,在人眼中她似乎毫无价值,甚至是家庭的拖累,社会的重担,可在主眼中,她是最宝贵的女儿。主在短短服侍的三年里,特别为她留下了这样的时刻;在千万人拥挤的所在,主特别留下一个空间给她,怜爱她,医治她,拯救她。
三、无论如何都要为主做见证
那真是个值得欢呼的时刻,可妇人怕别人知道她以前的病情,仍然保持沉默。她“知道在自己身上所成的事,就恐惧战兢”(33节)。恩典太大,太出乎意料,令她不知所措。主问“谁摸我的衣裳?”她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主会如何对她。她惟有俯伏在主脚前,实情相告。在主面前人又能隐瞒什么呢。主没有责备她,反倒是安慰她、祝福她。使她可以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完完整整地回去了。
她是当众说出主所成就的事。在主面前无可隐瞒,在人面前亦不必隐瞒,要归荣耀于主。主不是要找摸他的人算帐,而是鼓励她勇敢地站出来,归荣耀于神。这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荣耀的现在,就要面对凄惨的过去。谁愿意别人知道自己得过那样令人难堪的病呢?可主的恩典胜过一切的羞辱,妇人在众人面前承认了主的医治。见证就是这样的简单,“实情相告”,把事实告诉人就是最好的见证。
主知道我们的软弱,知道我们的羞辱,知道我们不堪的过往。只要你愿意相信,愿意接受恩典,主就必施一切恩惠于你,必赦免你的一切过犯,必医治你灵魂的一切疾病。
无论何时何地何境遇,我们都可寻求主的帮助,主必会用他奇妙的方式来拯救我们。我们只要信,就必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