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关怀

清心的人有福了,牧师讲道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fuyinyingshiwang

现在我们要来到整本圣经中,一处最多人谈论的地方。凡对“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这句话稍有一点认识的人,都只能带着自感不足的心情,去接触这节经文。自有这节经文以来,属神的人便对它注意,且有不少为这节经文而写的巨著,要设法把这经文详细阐释。当然无人能希望凭着一章书,便可把这节经文阐释得详尽透彻。事实上,没人能说透这节经文,尽管有不少阐释这经文的著作或讲道,但这经文仍是让我们看不懂、猜不透。或许我们最能办到的,只是抓着一点中心意思,而加以强调罢了。我认为另一点重要的,是思想这福气的背景,以及它和其它几种福气的关系。正如我们所见,主并不是随意挑选这些经文的,显然这是一串固定的思路,我们要做的,便是把这思路发掘出来。当然,在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必须要非常小心。要设法从圣经中发掘出它的先后次序,是一件有趣的工作,不过,在定先后次序的同时,很容易就会加入了自己的见解。阐释圣经的各卷书,不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但危险的是,我们在分析经文时,常会歪曲了原文所要传递的信息。因此当我们要这样寻找这经文的次序时,必须要紧记这个警告。我认为下列的问题可帮助我们明白经文的次序。第一条问题是:为什么这节经文要放在这里?你或许会认为这节经文应放在开首,因为在神的子民眼中,神的形像是至善的,而一切的努力,也是以至善为最终目标,“得见神”是所有宗教的整个目标。不过,这经文现在不是放在前头,不是放在末后,更不是恰好放在正中央。于是我们心中立刻会想,为什么要放在这里?我认为这或可作如下分析,而第六节也可提出一点解释。第六节所说的福气,是在八福的中央,它前面有三种福气,而后面是另外四福。如把第六节看为一条分界线,会帮助我们明白为什么现在所要研究的一节经文,要放在这儿。首三种福气都与我们内心的需要有关——虚心,因自己的罪而哀恸,因真正明白自己的本性和自我中心,这摧毁我们整个生命的可怕东西,而显得温柔。这三种福气都强调深入认识本身需要的重要。然后,便进入能满足这些需要的一种大福气,就是神所供应的:“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见到本身的需要,我们便饥渴慕义。然后神给我们奇妙的答复,使我们得到饱足,完全的满足。由此,我们要继续看看得到满足及饱足后的结果:成为怜恤人的人、清心的人与使人和睦的人。之后,便是这一切的最后结果:“为义受逼 -/迫”。我认为这是研究这段经文的方法,它由开始引入至中央的一节经文,即饥渴慕义,然后描写随着而来的结果。在首三种福气中,我们像在攀上高山,在第四种福气中,我们到达了山巅,然后我们从高山的另一面下来。不过当中还有更紧密的关系,我认为随着中央第六节经文而来的三种福气,与引入这节经文的首三种福气,是互相呼应的。怜恤人的人是那些见到自己灵里贫乏,一无所有的人,正如我们所见,这是成为怜恤人的人最重要的一点。只有当一个人能这样认识自己时,才能对其他人有正确的见解。因此我们可见到怜恤别人的人,便是察觉自己灵里贫乏,因而完全倚靠神的人。现在我们所要研究的一节经文,即“清心的人有福了”,是与第一组的第二节经文,即“哀恸的人有福了”,有相互关连的。他们为什么事而哀恸呢?我们见到的,是他们为自己的内心境况而哀恸、为自己的罪而哀恸。他们哀恸,不仅因为自己做了错事,还有的,是因为他们仍想做错事。他们明白自己的败坏,这是令他们哀恸的原因。这便是和“清心的人有福了”扯上关系的挂钩。谁是清心的人呢?就是那些为自己内心不洁而哀恸的人。因为要得到一个清纯的心的唯一方法,就是先要看到自己内心的不洁,然后为此哀恸,直至你的心得蒙洁净,这是唯一的方法。同样,当讨论“使人和睦”的人时,我们会发觉使人和睦的人就是那些温柔的人,一个人若不温柔,便不能成为使人和睦的人。我不想花太多时间去讨论有关次序的问题,但从这事上,我们可见主的定意安排:有层次的三个需要,然后是满足,再然后是随之而来的结果。我们会发觉这些结果,是对应着初时引进的三个需要的,即表示:“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这句奇妙而荣耀的话所要强调的,是在内心的清洁,而不在这句话的应许。我们若从这观点去看,便可以明白为什么我们的主采用这次序。现在我们要面对圣经其中一节最美丽,但又最严肃而深入的经文,这类经文在圣经里随处可见。这些自然都是基督徒须知,而又是基督徒信仰的重要部分。“清心的人有福了”这是基督徒所要传递的信息。研究这经文的最佳方法,或许是把经文所用的词语,逐一拿出来细察。当然我们先要由“心”开始,这是福音中的特色。耶稣基督所传的福音都是与心有关的,福音也特别强调与心有关的事。细读我们的主在福音书中的教训,你会发觉祂一直在谈与心有关的问题,旧约圣经也是一样。我们的主在这里特别强调这点,无疑是因那些法利赛人的缘故。祂要指摘法利赛人的,是他们常注重外在琐事,而忽略了内心的问题。从外表看,他们是没有瑕疵的,然而他们的内心却充满贪婪和诡诈;他们最重视的是宗教外表的仪文命令,却忘记了律法中更重要的事,即对神和对邻舍的爱。因此,我们的主在这里再次特别强调这点。主的整个教训中心,都与内心有关。让我们用反面方法来看这问题。主强调的是人的内心,不是人的头脑。“清心的人有福了”祂没有赞赏知识分子,因祂重视的是人的内心。换言之,我们要再次提醒自己,基督徒的信,绝不仅与教义,理解或知识有关,而是与内心有关。我要赶快补充一点,教义是绝对需要的,知识上的理解亦是重要的;头脑上的理解更是重要。但我们必须小心,别让自己停留在一个地步,就是对信仰或是一些问题,只在知识方面表示赞同,我们都需要多有知识,但危险的是我们停留在这地步便算。当人只用学术性的态度去看圣经时,对教会便是一种咒诅。这话不只应用在教义和神学方面,若你只对神的话语有机械式的兴趣,便和只做一个圣经学院的学生一样,是不足够的。凡对圣经的阐释只有机械式兴趣的,便和纯从学术方面去探讨圣经的神学家一样,都是不对的。我们的主说福音并不是单与头脑有关的,虽然这与头脑有关,但却并不是仅止于此。【作者简介】钟马田牧师于一八九九年十二月廿日生于英国南威尔斯,他在小学读书时已表现得相当优异,并立志将来要当医生。廿二岁那年,钟氏于圣巴德医学院毕业,得到内科与外科医学的双重荣誉奖。不久之后,旋即考入皇家医师协会为会员,担任皇室的御医之一。一九三九年,他正式接受伦敦西敏寺教会的邀请,担任坎伯摩根(G. Campbell Morgan)的副牧。五年之后摩根退休,他成为该堂的唯一牧师。他一共在该教会牧养了卅多年之久,每主日早晚讲道一次。另外每周五晚上的查经,也吸引了无数渴慕真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