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朴既是一种恩典,又是一种操练。
简朴,是基督徒生活操练的重要部分之一,傅士德(Richard J.Foster)认为,简朴与祷告、崇拜等任何属灵操练一样重要。为此他写了一部大作《简朴生活真谛》,非常值得一读。以下就是我的读书摘记。
一.“根基"
傅氏的全书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从旧约、新约出发探讨简朴问题的根基。他一开头就引用了惠哈德的一句话以求说明简朴之复杂性:“力求简朴,却莫轻信它"。现代人的通病是热中于拥有一切,越多越好,越新越好,越是名牌越好。当我们越来越追求这些“越"时,我们不但活得越来越累,越来越紧张,而且常常听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哭声,那是母亲因为孩子没有充饥的东西吃而哭泣。基督教的简朴观念能医治这种“富有"的现代病,使我们摆脱生命的拖累,免得因狂热地追求物质而使物质成了我们的主。
但是,基督教拒绝用简单的教条去处理生命所面临的困难而又复杂的问题,它关于简朴的教训,以在人看来是矛盾(二律背反)的道理作为中心的。就像耶稣说的:“得着生命的,将要丧失生命"(《太》10:19);“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路》6:38);而保罗说的是:“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林后》6:10)。了解这个二律背反的关键,就在于简朴既是一种恩典,又是一种操练。它既是容易的,又是困难的;它在内在与外在之间要保持平衡,承认物质是好的,但又承认其有限度。
1. 旧约
基督徒所向往的简朴的根据是神的话。在圣经中,上帝告诉我们,简朴之根就在于完全彻底地依赖信靠上帝、顺服上帝。一切简朴中的简朴就是对生命的中心--上帝--持守着圣洁的顺服。禁止贪婪是第十诫,贪婪的核心就是贪得无餍的欲望,毫不节制的渴求。
不错,圣经中一再见证了上帝的慷慨,他丰丰富富地施恩给他的儿女,但上帝赐福我们是要我们也能施舍、给予,对贫穷和有缺乏的人提供仁慈的援助。上帝的心愿是“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摩》5:24),上帝藉着先知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喜爱认识上帝,不喜爱燔祭"(《何》6:6)。在上帝应许给他儿女的伟大的Shalom(和平,整全,平衡与和谐的意思)远景中,简朴展现了一个美妙的未来:“慈爱和信实(诚实)彼此相遇,公义和平安彼此相亲"(《诗》85:10)。
2. 新约
在新约中,耶稣呼召我们过简朴的生活,他教导我们,不要事奉玛门,“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但“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太》6:19、20)。他邀请我们的眼睛要专一,把目光都集中在天父身上,放下一切忧虑,怀着喜乐和慷慨的心与主共度每一天,这就是简朴。耶稣为我们指出的生命之路是:我们的一切都是从上帝那里领受来的礼物;我们的一切都有上帝照应;我们的一切,只要在正当合宜时,都可以与他人分享。
二. 榜样
历代的先贤为我们竖立了一个简朴生活的榜样,他们在历史上展现了简朴的六种模式:第一种是早期罗马的基督徒:他们热情地照顾穷人,与有需要的人分享自己所有的一切,从金钱到食物。旷野上的修士则展现了第二种模式:舍弃。世人问:“我怎么能获得得更多?"而旷野修士则问:“我有什么可以不要的?"世人问:“我怎么可以找到自己?"旷野修士则问:“我怎么失去自己?"圣法兰西斯及其跟随者的行动构成了第三种模式:欢乐地信靠。他们走遍世界,内心沉醉于上帝的爱之中,并且与周围的人分享这来自上天的喜乐。第四种模式是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坚持“惟靠信心",使基督徒看到:富有的自由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在一心信靠上帝中去为我们的邻居服务。第五种模式出现在十七世纪的贵格派中,他们自始就持守一个信念:就是一定要在安静中听见基督的声音,并且要顺从他的旨意。约翰卫斯理及其早期的循道会信徒,提供了用行动表现简朴的第六种典范,卫斯理说:“我的经验是:供养自己越少,帮助别人越多,心中的喜乐和属灵的福气也愈加饱满丰富。"这些模式可以用沙尔圣芳济的一句话作为总结:“在每一件事上都爱慕简朴。"
三. 实践
以圣经为根据,圣徒为榜样,傅士德在其书的第二部分探讨了简朴在当代的实践。
他首先探讨了内在的简朴:内在的简朴的核心是活在生命的神圣中心 -基督里,不断地与上帝交往,把上帝带到自己的每一个活动中,让神圣的光辉灌注于自己的每一个活动中。在与上帝同行中,学会无论在什么境况下都可以知足。要达到这个境界需要操练静默,停住那无休止的躁动不安,默想那住在我们心中的上帝;同时,要学习使自己的生活与上帝所定的生命周期(如吃饭,睡觉,工作和游戏)相调和,拒绝忙个不停,过度地消耗我们的情绪。我们太忙,常常是因为我们想忙;还有一个操练就是对以往所同意的守则忠诚地奉行,尤其是对于婚姻的承诺。
内在的简朴的另一个重点是圣洁的顺服。内在圣洁的核心是由于看到了圣洁而不断失去自己,并在舍己的过程中得到自己。圣洁顺服的印记是喜乐而不是毅力,无论作什么都要以轻快的心情去做,不要把自己催逼得太紧,免得把自己看得太重要;这又与谦卑不可分割,不论眼睛转到什么地方,看到的都是那圣者,而不是自己。
作者给实践内在简朴的提出了六个忠告:第一,约束你自己,不去做某些事。第二,把视线焦点集中,训练自己先求神的国。第三,从现在起,尽可能地顺从他。第四,如果你跌倒了,赶快起来,继续前进。第五,停止所有虚浮的彼此褒扬的谈论。第六,养成写心灵日记的习惯。
与内在简朴相对应的是外表的简朴。把简朴的原则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坚持几个原则:1. 谨守细节,但又不固守教条。2. 学习在行事上有所适应,但在道德上绝不妥协。3. 志愿守贫。4. 有计划地消费。5. 脱离“浪费帮会"。而这一切都可以集中用圣十架约翰的一句名言来表达:“让你的灵魂时常想的不是更多,而是更少。"或者如奇思德敦所云:“人世间有两种方法使自己满足:一是不断地囤积,另一是减少欲望。"
外在简朴的操练可以从诸多方面入手。第一,施与的恩赐。上帝呼召一些人增加收入,好多用在有益于大众的善举上,他们在灵里已经得到释放,不再需要占有;他们能白白地领受,也能白白地施与。第二,服事的恩赐:减少自己的需要,把时间和金钱用来服务穷人和有需要的人,包括为邻居作一些小小的善事。第三,牺牲的恩赐:这是先知式的简朴,他要向这个社会发出异议的声音,指示另一条道路,引导人们进入新的选择;另外的方面包括禁食,留出一段不与传播媒介接触的时间,甚至无需在每一次电话铃响起来时都去接它。第四,有意与穷人和被人忽略的人认同:基督徒必须为那些真正的穷人和被人遗忘的人辩护,为他们争取社会公义。甚至去与他们生活在一起。
在结束外在简朴的讨论中,作者提供了几个实际的步骤:
1. 养成直接了当说实话的习惯,拒绝用术语和抽象名词去表达思想。
2. 从用钱的角度写一篇自传,看看钱对自己的影响和自己对金钱的态度。
3. 找出有创新意味的方法与大地接触,如听鸟叫和种树栽花。
4. 学习享受各种事物而毋须占有它们。
5. 培养自创庆典的习惯。
6. 用言语和行为教导儿女了解简朴在各个方面的意义。
7. 压制每一个从贪爱钱财而生发的动机。
作者还探讨了团体中的简朴,这尤其值得我们教会深思:我们必须在教会中大胆教导内在简朴与外在简朴的基本关联,不能再容许人在从事敬虔操练时却对严重的社会实情漠不关心。建造教堂,要美观和效用并重。
我们要效法保罗为耶路撒冷的贫穷基督徒募捐的榜样,与经济能力欠佳的教会建立长期的联系,从经济上帮助他们,用我们的丰富供应缺乏的教会。作者还建议给牧师优厚的薪金,使他们有能力与人分享神丰盛的恩典。
作者还认为,若要实践简朴,基督徒就必须关心社会公义,如世界的环境问题,饥饿问题,跨国公司问题,人口问题和西方世界中无止境的消费的问题。他说:我们福音派基督徒一直在爱心上很强,在公义上很弱。
结论:基督徒应当追随主耶稣,过一个顺服他的旨意的简朴的生活。
作者现住美国芝加哥,为自由传道人,着有《我为什么不愿意成为基督徒》及《心的呼唤》等书。
【作者简介】范学德,50年代出生在中国大陆。19岁入党,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哲学系,1985年考入**中央党校,获硕士学位。在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教授哲学多年后,于1991年秋来到美国。在教会中与基督徒激烈辩论信仰三年半后,于1995年年初信耶稣,成为基督徒,一年后到慕迪圣经学院读研究院。毕业后他经常在北美、欧洲、澳洲等地布道,其它时间从事写作,出版了《我为什么不愿成为基督徒》、《心的呼唤》、《梦中山河——红小兵忏悔录》、《活在美国》和《细节中的文明——寻找美国的灵魂》等十多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