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养栽培

耶路撒冷和中国文化有何相干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fuyinyingshiwang

大家好!我是杨东川牧师。

有个姊妹在前不久听到我解释“有关龙的图案能不能用”的问题后说,听了我的答案之后恍然大悟,不过,另外还有一个相关的疑惑,就是基督徒能不能够进寺庙?因为中国的名胜古迹很多是和寺庙有关的。如果只是去看看风景,而不去拜菩萨,有没有关系?她本来很想带女儿来信主,女儿说信主以后就不能去中国的很多名胜古迹了,因此要等到她看看以后再信。还有,就是她陪亲戚朋友去旅游的时候,遇到一些风景很容易就让自己比较尴尬,究竟怎么做才是对的呢?

上一次已经在留言板里头回答这位朋友的问题了,她大概是没有收到,所以又另外写信来问同样的问题。可见,她对这个问题的关心是与日俱增的。大家都晓得,我们中国的文化跟佛家的思想有很多根深蒂固的关系,一下子也没有办法完全的切割,包括我们写诗、写词,如果把一些僧、道、禅拿走了以后,恐怕写诗的意境就大大的打了折扣。但是,无论如何,无论我们到了哪里去,都有可能接触到佛教的这些图像,甚至诗词,或者一些教训,都是在所难免的。

我还记得前几天我们到了一个老人公寓,去带领查经的时候,也有很多佛教的信徒,在墙壁上就贴了一些有关菩萨和佛教的对联,我们看了以后,当然心里面难免不受影响,我就用了一位宋儒程颐回答他弟弟程颢的的说法:“我目中有妓,心中无妓。”他曾经跟朋友畅游,有一些艺伎在座,结果回去以后,他的弟弟很不高兴,认为他们这些道学家不应该跟这些凡俗的人士,特别是第八行业的人打交道,这是万万不可的。没想到他的哥哥就四两拨千斤地解释说,我眼中看到的是妓女,但是我心中一点都不受她的影响,这就没关系了。所以,“目中有妓,心中无妓”就是程颐的修养。今天我们无论到哪里去,尤其是在这些名山大刹里头,它们能够显现一部分的中国博大精深,海纳百川的的文化之理,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地变成拜偶像,阐述所谓的六道轮回的这样一种神学思想,那就太过分了。

总而言之,中国文化跟基督教的信仰很久以来,就已经有很多次的汇合、交集。我们在这种情景之下,做为一个现代的基督徒,到底要用什么样的心态、眼光来对待它呢?我就想到教会历史有一句俗语,也算是名言,当基督教会大受希利尼文化冲击的时候,有神学家就讲过一句话:耶路撒冷跟雅典有何相关呢?这句话《圣经》没有说,可是教会历史是常常讲的。答案当然是让我们:桥归桥,路归路,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楚河、汉界泾渭分明的。而且,神的道不要去受这些世俗文化的影响,耶路撒冷与雅典有何相干呢?

但是今天,如果我们问说:“请问耶路撒冷和中华文化有何相干呢?”作为基督徒,我们应该好好的从历史、从《圣经》来探讨。

首先,请大家翻开看看旧约《以西结书》16章第9、10、13节的部分:“那时我用水洗你,洗净你身上的血,又用油抹你。”“我也使你身穿绣花衣服,脚穿海狗皮鞋,并用细麻布给你束腰,用丝绸为衣披在你身上。”“这样,你就有金银的装饰,穿的是细麻衣和丝绸并绣花衣;吃的是细面、蜂蜜并油。你也极其美貌,发达到王后的尊荣。”以西结这段话是以诗的题材来描述当时的耶路撒冷的光景,好像是一位浓妆艳抹的贵妇,身上穿金戴银,其中还包括丝绸的衣服做妆饰。问题是以西结的时代是耶路撒冷被掳的时代,就是公元6世纪之前的时代,当时候的丝绸只有中国才有。请问,那个时代刚刚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从咸阳到耶路撒冷的城的道路到底打开了没有?我们看到,这一段经文好像透露了第一次中、西文化相遇的一点蜘丝马迹,让学者困惑的是,时代那么久远,公元6世纪之前的耶路撒冷怎么可能有丝绸品来当作女人的衣装呢?

答案请看《以赛亚书》49章12节的地方,以赛亚、以西结、耶利米,他们都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以赛亚书》说:“看哪,这些从远方来;这些从北方、从西方来,这些从秦国来。诸天哪,应当欢呼!大地啊,应当快乐!”等。这句话也是在描写当时候耶路撒冷的繁华的光景。虽然是一个被掳的时代,可是,当时候可以说是市集来往,非常热闹、兴盛的时刻。以赛亚先知特别阐明说,当时候的族群来源非常丰富,有的是从远方来的,有的是从北方来的,有的是从西方来的,这些都没有表明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地域。特别还有一群人是从秦国来的,原来它的原文写的是希尼,“Sini”根据学者解释,那个时代最有可能的,从东方过来的这个国家就是当时候的中华大帝国秦国,所以翻译家就把它翻译成秦国来的。这是《旧约》最早典章载明的,我们看到东、西方会遇的一个情状。

另外,我们从《新约》大家最熟悉的耶稣基督圣诞的故事,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降生在伯利恒,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说:“我们在东方看到他的星,所以就来到这朝拜他。”这个故事以后就留下了所谓的东方博士,甚至因为他们呈上了黄金、乳香、没药的礼品,有人就认为这就是东方的三博士。不过《圣经》是讲到博士,却没有说几位,近代的学者有人推敲,所谓的东方就是亚洲这边过来的当时的大国,非中国莫属,西方就是以希腊、罗马文化为代表的泱泱大国。这个时候,他们来到了耶路撒冷,这几位东方的博士很可能就是中国西汉末年汉成帝那位天文学家刘向父子,刘向有没有出过远门,好像《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是他的儿子刘歆还有一些门生、部旧,就特别对天文学有很大的兴趣跟著作。所以有些人在怀疑可能是刘向父子在这一群由东方来的朝圣客当中,这些我们就要留给学者们将来好好地探讨了。但是,东方、西方交集在圣城耶路撒冷的事实就在这里昭然若揭了,就在这里给我们有一个很明显的描述了。

另外,我们看看教会一直流传到公元6世纪的时候,就是唐朝贞观最为兴盛的时期,有从西方来的宣教士,那就是基督教聂斯脱利派的一支,这位宣教士的名字叫做哈罗本。他来到了长安后,广传他所带的福音,当时就被z /-府公认为景教,在目前留下的《大唐景教碑》里头,我们看到有所谓的:“法流十道,国富元休,寺满百城,家殷景福”的记载,就讲到当时候唐朝的盛世。所有这些宗教信仰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然后国泰民安,国库充足,人民有好好休养生息的机会。所有的宗教的寺庙充满了百城,然后就说到人民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家庭殷实,光景充满了福气,家殷景富就是这样的情形。

基督教第一次来华的时间,就是唐朝贞观年代。唐朝贞观的年代,既然是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所以也接纳了当时候各种不同的宗教思想。可惜之后,就有所谓的“三武之祸”,就是唐武宗、北魏武帝、周武帝,三个其中名字有一个“武”字的皇帝,他们因为要灭佛,要驱逐佛教,所以其它的宗教包括景教也被连累到,最后,就酿成了“三武之祸”。所有的僧道统统都要还俗,还有这些外来的宣教士通通都被驱逐出境。

一直到元朝的时候,景教的另外一支,以后成为也里可温教,最后,再次到中国来。可是,因为他们宣教的范围仅限于那些蒙古的贵族、郡主的当中,因此,影响不大。等到明朝兴起的时候,因为朱元璋就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就把景教也赶出去了。最后,一直到明末清初的时候,有利玛窦这些人才旧地重游,天台重返,把福音再传回到中华大地。可是,不久之间,也是因为有造物主正名的争论,以及中国祭祖方面的争议不停,甚至要不要向天子下跪的礼仪问题,惹怒了清朝的康熙皇帝,一并就把这些宣教士赶逐出去了。

经过这三次的高高低低、起起伏伏,福音可是说是在这个神州中国大地上洗了好几次的三温暖,我们从主耶稣在《马太福音》第13章里头所讲的撒种的比喻,讲到天国的福音第一次撒在马路上,然后是途浅石头地上,然后是荆棘丛中,一直要到好土才能够结出30倍、60倍、100倍的果子来。

我们最近已经听到中国的宗教局王局长正式的宣布:目前,中国基督徒的数目已经从解放时期的70万人增加到2350万人之多,而且那是去年底所讲的数目字。我们相信,现在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目前,基督教在中华故土的发展上有另外一股新鲜的运动跟潮流正在兴起,有所谓的“开发大西北,回归耶路撒冷”的运动。当然,这是一些有心的基督徒想要奉行大使命,要发挥那“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精神,不但自己得到福音的好处,也希望把福音从“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做主的见证。”那是《使徒行传》1章8节所说的大使命。现代的基督徒也希望把福音再一次通过从前,我们要从2000年前张骞通西域的老道,经过大西北、穿过喜马拉雅山、印度、阿富汗这一条丝路,把福音带回去耶路撒冷,就像《圣经》所说的:“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对万民做见证,然后,末期才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