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证道

认识苦难的价值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fuyinyingshiwang

引言:苦难是人类历史一部持续最久的戏,每个人都是这部戏中既定的演员。虽然每个人都不喜欢苦难,但是谁能够真正的逃脱呢?认识苦难价值对每个经历苦难的人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苦难的来源各有不同(苦难的来源:1、因地受咒诅而受苦;2、因犯罪受神管教;3、撒但攻击神的许可;4、道路艰难神的试验[1])。但是,所有的苦难都是在神的主权里,只要你认识苦难的价值,才能给你带来积极的结果。

一、促人思想人生意义

1、问题的前提

“人生有没有意义?人为什么活在这世界上?”你问过这些问题吗?这是一个很普通的问题,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既然如此,那为什么问呢?为什么还常被问起呢?这表示问题易问答案却是难寻!在这些问题的背后,还有另外一个很少被人问起的问题,那就是:“通常在什么情形下你会问这些问题?”,“到底人是在什么时候才会开始想到有关人生意义的问题?”多数人是在受苦的时候问这些问题,当你受苦的时候,你会开始想到人生意义的问题。

一个相貌俊美、才智高、学识广、经验丰富、家境富裕的年轻人,平日目中无人,不可一世,自以为了不起;但是,当他失恋的时候,内心感到十分伤痛,他的头脑闪过做人没有意义的观念;当一个人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时候,他会想到做人没有意义;当一个大老板破产的时候,他可能会说:“做人没有意义”。

2、苦难刺激人去思想意义的问题

人在还没有受苦之前,人生是否就真的没有意义?这是一句含有很强烈反合性的句子,如果在受苦之前就懂得意义的话,为什么在受苦之前却从来不思考意义呢?为何在遇到苦难的时候便说“做人没有意义”呢?这正在表达、证明、说明在人的潜意识里,“意义观念”是很模糊的,人对意义的了解是没有意义的。

当人受苦的时候就说:“做人没有意义”。这句话是否在告诉我们,如果人生没有苦难,就会过得很有意义了?换一句话说,因为有苦难,所以没有意义?这样,当一个人第一次遭遇苦难的时候,苦难便会逼他去思想有关意义的问题。如果苦难会刺激人去思想意义的问题,苦难的本身一定是有意义的,难道能产生意义的苦难的本身是没有意义吗?所以苦难不但能刺激人去思想意义,苦难也刺激人去探讨意义的意义,苦难的本身如果是有意义的,那么苦难与人的关系就是绝对必须的,而不可能是偶然。

当上帝创造人的生命时,不单把意义放在人的观念里面,更要人在体验苦难的时候完全顺服他的计划和旨意。这样,才能明白苦难的意义和意义的意义。所以人若是在上帝的旨意里受苦,一切的经历都会成为塑造他人格的重要因素。

3、人的良心赞同证明苦难是有意义的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当你和两个老人家谈话的时候,其中一个提起他过去遭遇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灾祸,后来怎么样度过,怎么样经历,怎么样胜过那些苦难,你有兴趣听呢?“哦,年轻人啊,我从前失恋了十八次,想过要自杀,非常痛苦,最后我还是提起勇气,硬着头皮再恋爱一次,………”他把困难如数的讲给你听,不单是经过几次的失恋,还经过了几次的战争,房屋和工厂也被毁了,窃匪也进过他家几次,你听得津津有味,当他讲完了以后,你已经泪流满面了。接着你问另一个老人:“大爷,你有什么样的人生经验呢?”他说:“我只有两种经验,第一吃饭,第二睡觉。”“还有没有呢?”“没有了,我这一生就是吃饭睡觉,吃饱了睡觉,睡醒了吃饭,就是这样。”请问你喜欢听那一个人的讲述?当然是第一个,为什么?这证明人的良心赞成苦难是有意义的。你从来没有想过,人的良心赞成苦难是有价值的,但是你的赞成却隐藏着自私的成分。“你真的赞成苦难是有意义的吗?”“赞成是赞成,但是最好不是我受苦。”所以你的赞成也是自私的,由于人是不公正的,所以人都喜欢只做苦难的旁观者,不喜欢做苦难的经历者。人都知道苦难是有意义的,人良心的深处也赞成苦难是有意义的,但人尽可能不要亲身经历,这是大多数人的情形。

4、人有苦难或许有些人认为

“我们生活的那么写意,为什么要谈苦难?”从外表看,每一个人的生活都过得挺写意。但当我们扪心自问的时候,我们都承认生活并不太好过。当自己没有人爱的时候,看见别人相亲相爱,就羡慕的很;考试时,又怕学习成绩比人低;当事业有成就时,在公司有一席之地后,又怕得罪经理,被炒鱿鱼;穷人以为有钱人睡觉时一定很安宁,却没有想到有钱人可能无法安睡,因为他日夜提心吊胆,提防小偷或强盗会在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进来。天底下哪里可以找到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叔本华:“生命是刑罚,越高等的生命就承受越重的苦难;越高等的生命就经历更深的挣扎”。小狗摇来摇去,根本不必为什么事情操心。我们担心政zh i问题、经济问题、这个问题、那个问题、面子问题、鼻子问题,一大堆的问题。越复杂的生命越痛苦的挣扎;越高级的生命,越多种的烦恼。幼稚园的孩子为什么哭?妈妈不等他,蚊子咬他,面包没有送来,哭得大概就是这些事;到了高中,老师对他不好,偷看被发现了,前途一片迷惘,苦难就更深一层,进到更复杂的地步。结婚以后,就有买房子的问题,保险金的问题,还有不小心生了一大堆孩子的问题。每个人都会经历苦难,如果你最后盼望达到目标是成为一个没有苦难的人,那么请你告诉我:有哪一个人是没有白头发的?伯14:1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

苦难刺激人去思想意义,激发人的思想,促使人奋斗。所以当你在苦难中的时候,要好好地去思想人生的意义,人生是有意义的,只有你归到上帝面前的时候,你的人生才会活出真正的意义。

二、能体恤别人的痛苦

林后1:4我们在一切患难中,他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

1、苦难使我们对人的境遇产生共鸣

音乐界人士都知道共鸣的重要性,所谓好的音乐厅,是指回音条件良好的礼堂。什么是共鸣?当你讲话的时候,你鼻子后面有一个小小的共鸣箱,它的功能是把你的声音扩大,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共鸣箱,是上帝伟大的创造。

共鸣是很重要的,伟大的人际关系在于能够了解别人的苦楚,这是人性中最宝贵的共鸣:了解、体贴、明白。体贴是心灵与心灵的共鸣,而共鸣是从苦难的经验中产生出来的,没有受过苦的人很难产生伟大无私的爱,当然,受过苦的人也不一定会产生无私的爱。若是你受苦的经历并没有让你发现自己“潜在的良善”的可能性,你就无法从苦难中产生更完美的果效,如果你发现了“潜在的良善”的可能性,你就可能对别人产生共鸣。我们不能了解别人,可能是因为没有受过苦,才不能体恤别人的痛苦。

2、基督受苦体恤我们

来4:15-16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

当我们被苦难所包围时,你要看到苦难的价值,看到苦难背后的可能性,看到经历苦难以后的果效,看到上帝是我们能够利用苦难的能力和智慧的源头,不但如此,上帝要借着我们所受的苦,可以帮助那些同受苦难却没有办法解脱的人,所以基督徒应该比其他人更坚强地去面对苦难。

三、是被神重用的前奏

1、重用:重重被压过以后再用。当上帝用人时,先给予考验。

前奏:比喻事情的先声

2、先考验后重用

苏格拉底说:“没有受过考验的人是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这句话给予我们的启迪是在肯定考验,苦难对生命的正面价值,因为苦难对生命的意义成正比。没有受过苦、没有经历过考验的人,不应该活在这个世界上。在这个世界上要有生存的勇气、奋斗的勇气、挣扎的勇气,没有受过苦,就无法达到伟大完美的成就。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从外皮到内心,从筋骨到身体都要受苦。这些伟人都肯定了苦难的价值。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想得那么透彻,那么伟大,上帝托付人重任,让他先尝试饥饿、受苦、担重担、遇到许多的困难,这是上帝重用人的方法。为什么很多人求上帝重用?“神啊,我很有学问,什么都会,用我吧!”上帝说:“有更多的人比你更有学问。”“我很有恩赐,用我吧!”上帝说:“怎么我不知道,你要我用你,你先去读《孟子·告子下》然后再谈。孟子的哲学思想非常伟大,当孟子论到苦难的哲学时,他竟然提到苦难是上帝给的,上帝如果要叫一个人负起重大的责任,就必先让他受苦。先后的次序问题是一门很重大的学问,当你懂得什么是先,什么是后,怎样开始,怎样结束,什么是重要,什么是次要的,你明白了这些次序以后,就很接近真理了。孔子就曾说过:“事有本末,物有始终,知其先后,则近道也。”当上帝要用人时,先苦难,后责任;先考验,后信任;先经历奋斗,后交重任于你。

3、苦难之果效

一个经历过苦难的人,不容易给人吓倒;一个经历过苦难的人,不容易随便失志;一个经历过苦难的人,他有内在的勇敢,而不是外在的血气,他有智慧、他有远见。苦难锻炼人格,使人胸有成竹。所以上帝用苦难作为重用的前奏。

在自然环境比较舒适的地带,不能产生伟大的文化。在太舒适的地理范围,容易产生懒散的民族;相反的,生活越艰难,人越需要挣扎求存,人的思想越受刺激,就产生了更高的智慧。

4、哪一个被上帝重用的人不是从苦难中出来?

彼前1:7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著称赞、荣耀、尊贵。

结语:人人都会经历苦难,但是我们是积极或消极的面对必定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不管什么样的结果,所有的苦难都是掌管神的手中。基督徒看到苦难的价值,看到经历苦难以后的果效,看到上帝是我们能够得胜苦难的能力和源头。对基督徒来说,任何的苦难都是有积极的有意义的,也能给自己和他人带去祝福。所以基督徒应当比其他的人更坚强,然而,基督徒人生观的最高峰,乃是应该马上联想起在历史过程中的耶稣基督,他是如何得胜苦难的。

※参考书目

1、唐崇荣牧师.《信仰、试炼与得胜》.加尔文出版社.2002

2、孟子.《孟子·告子下》

3、卡森.《认识困难的奥秘》

4、电脑版.《圣经苦难神学》

--------------------------------------------------------------------------------

[1]唐崇荣,《信仰、试炼与得胜》,第十四讲p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