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程感悟

京华之行散记(二)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fuyinyingshiwang

主日,有一次敬拜。于我来说,参与某种约定俗成的宗教仪式,不能成为归正的一个特征,也无法作为信仰的唯一表达,但毋庸置疑的是,那种源于上帝,最终落实在人与人之间的爱,不仅在日常的生活中需要实践,在弟兄姐妹共同的聚集和敬拜中,这种爱会变得更加清晰和完整。我们首先面向上帝,感恩、赞美、反省、聆听圣言的过程中,上帝的道再次更新各自的生命。对于这样的氛围,我常常渴想,又始终缺乏信仰者之间的群体生活,因而格外珍视此次的团契。

J姐妹带领敬拜,属完全传统的圣诗旋律。她的微笑是真实的,歌唱也是真实的。她略长我一岁,对信仰的执着和热情,丝毫无法将其和“80后”联系起来。当越来越多的“80后”迷失在情感的漩涡、就业的迷途、网络与现实的张力中,她已捷足先登走上了朝圣之旅,步履维艰,却又屡次化险为夷,经历上帝格外的恩宠。聆听她的歌声时,我想起经上有一节说:“上帝从婴孩的口中建立了能力。”

F老师的证道,始终围绕生命、信仰、写作的关系展开。具体内容虽已淡忘,他所论及的“文载生命之道”,竟隐隐地撬开了我的心门。

生命,唯生命而已。真实的生命是在耶稣基督里与上帝相遇,恢复人起初的价值、意义、和尊严。当世俗文学一如既往的走向废墟、没落,陷入“今生的骄傲和眼目的情欲”的网罗,此时,被上帝之道更新的生命言说,带入一丝灵性的讯息。不仅在文字中,更是在我们的生活中。

敬拜结束后,也意味着此次的相遇告一段落。分享完精致的爱筵,我们各自奔流。

离开酒店后,表哥来电,他已在通往此地的途中。

兴奋中,竟也免不了些许怅惘。留恋弟兄姐妹那些真挚的话语和满怀热情的微笑,他们使我看到青春原初的色彩,使我重回白衣飘飘的年代。只有在心中默祷,面目离别,心里却不离别。

表哥实验结束,急速前往。去年春节时,曾见到他,一年时间,他又显得成熟了许多。他始终简朴,穿着格外简单,手机仍然是两百块左右的诺基亚。在公交上,聊起他的近况。他感受最深的是,很多北漂一族的白领,实在太“可怜”了。我突然发现他白发偷生,血热是一个原因,压力大才是本因。心中不免惶惑。

他所说的“可怜”,指的是生存压力巨大,在时代洪流中几乎失丧了幸福的感应力,与造物主眼中那个本应享有自由的人判若两人。人不知从何处来,不知往何处去,不知所努力得来的一切又有何益,也不知在强大的生存压力下,曾几何时的理想价值几何?

我仍佩服他的抉择,为了一份爱,为了一次更高的提升,他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国企职位,进入清华攻读。路是每个人的选择。路开始时,满怀憧憬,直至中途,稍许波折,却依然行进在通往未来的大道上。

我问他后悔吗?他说,不悔。

车窗外的摩天大厦一掠而过,一幢幢接踵而至。人的身影变得琐碎。我只看到建筑的身影,其中奔走着他和她的世界。我始终不肯从心灵的宇宙中抽身,仍固执地停守在最深的地方,触摸爱与幸福的可能。

转身。到了表姐租赁的房屋。

表哥说,这是一批八十年代末建成的商品房,当时的房价远没有现在疯狂,建筑材料绝对一流,格局也合理,只是如今看来,竟有些不合时宜了。我说,陈晓旭和郝彤当年创业初期,租的廉价屋更是面目全非,却也终究雨过天晴。表哥默许。

表姐租了一个单元房的一间套房,和房东一家三口共处。表哥说,房东是地道的北京人,热情好客,对表姐也很关照,他们听说我来京,邀请我住在他家,不必拘束。这倒驱散了我的怯意。

表姐嬉笑而出,特意从公司带回电脑,为我方便着想。她住的房间约莫6、7平米,一张电脑桌、一张床、一架简易书橱,是所有的家当了。墙壁上贴满内容不等的纸条,有顾客的联系方式,股票的近期收益,也有公司之间的业务往来,皆作以备忘。这些细节,使我感到生活之现实。对于我们这些注定“汗流浃背才能糊口”的人来说,叹息劳苦本身,也是一种幸福。各自生命的潜力和激情,蕴藏在日复一日的奔流与回旋当中。

入夜,表哥邀请房东全家和我,一起品尝北京烤鸭。午餐的爱筵,尚未消化,晚餐又如何消受?若说,前者的爱,更具体,后者在亲情与陌路的相逢中,却也有不尽的恩典。便欣然前往。

北京烤鸭久负盛名,已有百余年历史传承,虽以“全聚德”为骨灰级烤鸭连锁,任何一间北京的烤鸭店,相对于外地,自然纯良许多。这间烤鸭店也是连锁店,环境温馨而典雅,一二层的布局,早已人满为患。随意点了几道小菜,颇具风格,待烤鸭上场,显见得肉质精良,色泽鲜艳,配以黄瓜短、葱段、甜面酱、以及特制煎饼,卷而食之,外酥内嫩,滑而不腻,丝丝甜美荡然于胸。

开始用餐时,作以感恩的默祷。这竟引起表姐和房东的诧异,房东却也真诚,问起个中缘由。我说,餐前祷告是一种感恩,感谢上帝赐给我们的饮食。他说,你是信上帝的,太好了,现在人最缺的就是信仰。表姐说,有信仰的人相对善良一些。我说,不仅仅是善良,也是爱和智慧,诚然也是一种境界。

随意的交谈,心中升起些许快慰。

我很感恩。我的交流并不存在障碍,之前因为一些困境,导致和外界的交往始终充满张力,在任意的自我否定和怀疑中,失丧了自身的价值,也定罪了他人的价值。上帝在很多环境中,令我重新被造,包括心灵的革新、思想的扭转、以及价值观的建立。越发觉得,在每个人身上,即便是在敌对自己信仰的人身上,也可看到那份起初的神的形象,这样交流,更易于心灵和心灵对话,深渊也与深渊响应。

距离产生美,意思是,当所有的距离在爱中重逢,距离本身,就是一种美。此时的距离,也就不存在了。

翌日,表姐照常上班。女主人清晨六点早起,以特制的馄饨招待我这个“远方来客”。她的馄饨,更像饺子,纯瘦肉馅儿制成,满足的一碗,是一份格外的关怀。我道谢时,她又爽朗的说:都是自家人,可别说见外话。她老公说:可别看他年龄小,懂的可多着呢,下次来,还住哥家。我竟一时受宠若惊,倒也热情响应:嫂子的馄饨太正宗,今儿一天也是满满足足的。

彼此寒暄的当儿,表哥已穿戴整齐,他请了两天假,特意陪同我外出。我料及他毕竟工作不久,请假恐给公司造成损失。他说,他所在的是一间印度公司,刚开发中国市场,他是唯一的一个中国员工,他们对表哥很重视,他嘱我:不必介意。

表哥对我依然了解,顺直来到西单图书大厦。我了解表哥的阅读量不是很大,主要集中在专业和实用类书籍,他为了满足我的需求,仍一同前往。

那天的阳光,依旧明媚,西单图书城显得气势恢宏,和西安的图书大厦类似,分为四层,图书和音像制品不一而足。

显然,北京这座正在崛起的城市,图书市场也无比空前。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关于佛学、国学、和成功学的图书展架人气颇高,读者围观左右,或凝眉细阅,或随手翻阅、或低头沉思、或极目远眺,各自呈现出饥渴的神态。

人们一直在寻觅一种幸福,一种价值,和一种肯定。人们渴望在外界的流动中,坚守生命中那份不被摇撼的根基。

寻觅幸福,他们选择了佛学。

寻觅价值,他们走向了国学。

寻觅价值中的肯定,他们寄于成功学的裙裾。

佛学以星云法师的书格外畅销;国学以《周易》和观天风水之类的书为首,其中又含有大量的巫术之流,如姓名和占卜,令读者心驰神往;成功学则又参差不齐,包含职场心理、人际关系,皆教我们怎样立于不败之地。

记得从前看到的一档纪录片,曝光了形形色色的成功学著作其中的“水分”,所有市面流行的成功学著作,内容如出一辙,而作者,经读者质疑和相关部门的考证,竟是同一位不学无术的伪专家拼接而成,以此牟利。从前得到一本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积极向上的励志效用倒也鼓舞人心,但后来愈发觉得,成功人士的成功之钥,并不具有普遍性,更不具备模仿性。从某一个角度讲,他们著书立说,仅仅要将人从“认识你自己”的忠告中带向“上帝已死,超人诞生”的绝世谬论。只有走在信、望、爱的道路中,成功与否都已无关紧要,因为造你生命的主,已在万物之初,接纳并肯定了你。浪子回归故乡,你才可能具备成功的资本,你的成功所得才不会沦丧在他乡的困境中。你的存在,已在“万物互相效力”的律中安身立命。

所以耶稣说,听见了上帝的道而遵行,这样的人,根基永远安定在天,甚至比一沓钞票存入银行都要稳固。天地都将为你而歌唱。

与表哥一路行行走走。图书城四层,是文学展厅,文学的影响力逐渐被网络传媒取代。我说,下载电子书的成本远远低于传统的纸媒阅读,获得的知性智慧却等量齐观。表哥说,看不出来啊,小弟变得更聪明了。我说,聪明和愚蠢,有时真是很难把握,有时极端聪明的人竟会作出极端愚蠢的事情。这就是人的有限。所以哥别夸我,也许下一秒钟我也会变得极端愚蠢。表哥竟暗自沉思起来。

西单一行,收获颇多。如今,我与从前判若两人。在阅读上不过多奢求,也不会太多付出。你可以在书城的角落里淘到苦苦寻找的书,不必急于掏腰包,待你回去后,再细找电子版的书籍,一篇首页的内容介绍,已洞悉全书细末。再优秀的好书,也无须只字必读,有时囫囵吞枣,更能体验阅读的激情。

于我来说,唯一跨越时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书,只有圣经。那是比天地更广阔的境地。

从西单出离,在附近商场,本欲随意用些午餐。间隙,表哥已定好特惠快餐劵,凭此劵前往不同的快餐连锁会打折。表哥说,北京的饮食业相对运作健全,几乎所有大型商场,都会设有自动化快餐劵的冲印机,顾客可选择不同的品牌和口味,且物美价廉。我说,北京作为首都,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各方面的环节必定精密。

之后的一个细节,使我对一座城市的印象变得更全面。

前往商场里的洗手间,无意中发现门上和别的角落,别有用心者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的标签,不过内容都是销售同志DVD和色琴电影,并留下详尽的联络方式。我误以为这是同性恋者聚集的场所,便迅速离开,之前已听闻北京东单公园常有同性恋交易。待用餐结束后,和表哥谈起,他说:这很正常,在哪里都一样。

表哥的话使我明确了。在哪里都一样。人间,本无净土。人间,本无圣贤。此时此地的北京,与彼时彼地的索多玛,在哪里都是一样。

心中,竟隐隐的响起耶稣的叹息。父啊,求你赦免。

下午一时,表哥陪我来到天安门。

他说,长城恐是去不了了,冬天的长城格外寒冷,好汉也无奈。

对于天安门,这个独裁统治的集权象征,这个含有丰富的文化意味和信仰情怀的文字符号,曾在梦中站在天安门的城墙上,拥护着在狂风暴雨中即将倒掉的×××画像,守望着在国际政zh i风云中摇摇欲坠的中华大地,梦醒后,直到如今,那一幕仍然清晰。平生第一次来到天安门,心中坦荡,恍惚的,迎面袭来一阵阴风。

去往天安门时,须经地下通道,须经过安检。我的背包进行安检时,女警发现了“可疑物品”,无非是一些资料和文件。她问我做什么的?我说旅客。她问包内是什么物品?我答是私人物件。犹疑之间,勉强允准我们通过。

第一次,“自由”变成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休止符。这种表面庄严肃穆的气氛,更是一种肃杀,成为了一种变相的暴力统治。

表哥说,天安门是敏感地带,是中国的政zh i神经,必要时,一定要守口如瓶。我再未详说什么。

便跟随着队伍,进入了四面高墙的深宫大院。

这里,生命的气息是被隔绝了的,却有死的叹息。四面高墙,五千年历史,在墙内的世界中争夺,又觊觎墙外形形色色的世界。这外与内的断裂,写就了宫娥辛酸的往事,粉饰了皇帝坐镇江山的梦想,营造出一个高高在上无以企及的巴别塔之役。历代的身影从这里迁移,植入死亡的墓地,空建筑前,人只有来去匆匆。过往时,人不在,当下时,人亦如流水浮动。

小燕子屡次逃离这地,这高高的墙和不见天日的管束,对自由而言,是一种囚禁;觉新屡次逃离这家,这君臣父子的人伦纲常,对爱而言,是一种扼杀。

表哥说:想想过去的那些宫女和嫔妃,真是不容易啊。你看,这里阴风阵阵,哥都有些毛骨悚然呢。

我说:天安门的原意是什么呢?“天”在古中国的汉语中,代表着一种绝对的真理,预示着中华先辈对天道的敬畏和瞻仰,如天坛的建构,是将天道与人道融合在一起的;“安”又隐喻着历代国人对平安的渴望,这一心理寄望,又是以天道的实现为基础的;而“门”,实质将国的宏大概念浓缩为家的门第传承,家中的自由、爱、和平等、尊重,是一个国走向文明的前奏。

表哥说:小弟分析的很有道理啊。

圣经中说,万事都是上帝的仆役,意思是,这世界存在的每一个事物,仔细发觉,都可看出上帝在万物中的普遍启示。那个天,不再是屈原问而不答的天,而是约伯在苦难中走向上帝的天;那个平安,也不再是鲁迅苦苦追问和祝福的平安,而是耶稣基督赐给我们的真实的平安;那个门,也不再是叩而无应、烟锁重门的门,而是彼岸的那扇光明之门——叩门的,就开门;寻找的,就寻见。当然,只要我们叩门,我们愿意。

时间的身影定格在这一刻。行人陆续离开。这晚景下的天安门,何时期待与你我重逢?

【作者简介】罗博学:1986年出生,本站作者,基督徒作家,来自西安。先后在海内外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100余篇。如北美的《海外校园》、《国际日报》、《中信》,《东西方》、加拿大的《真理报》、以及大陆《西北电力报》、《青年文摘》、《家园》、《华夏散文精选》、《芥菜籽》、《信仰之旅》等刊物,并常见于“人民网”、“信仰之门”、“一五一十”、“旷野呼声”、“爱思想”等思想文化网站,在“中国学术论坛”、“影响力网站”开辟个人专栏。现为华人基督徒文学艺术者协会会员、网站编辑、《OC爱梦想》执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