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约12:24节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受难周,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死”——耶稣基督的死。就像清明节,让人想到最多的一个词,也是“死”——死了的,是怎样死了;没有死的,在预期会怎样去死……
人生唯有面对死亡,才能变得严肃,意义深长,真正幸福和快乐。——罗曼·罗兰
死亡的虚空令人恐怖,是人一生都无法摆脱的噩梦。实际上,我们对自己、对人生,什么也不知道,根本就无法把握,那才是最可怕的。
如果生命是虚空,那么,所有生的诱惑都消失了,爱情、家庭、事业、艺术……如果死亡将收复一切,死亡的诱惑将难以抵抗。
如果生命是为了死亡,生命就毫无意义;如果生命毫无意义,那么,生命就不值得过。死亡恐怖,死亡使生命比死亡更恐怖,那是一双在死寂寒冷的雪地上行走的空洞的鞋子。
托尔斯泰曾经写下这样的一段话:“我似乎是在经历了漫长的生活道路之后,走到深渊的边上,并且清楚的看到,前面除了死亡以外,什么也没有。欲停不能停,欲退不能退,闭眼不看也不行,因为不能不看到,前面除了生命和幸福的幻象,真正的痛苦和死亡——彻底灭亡以外,什么也没有。”
如果生命是为死亡做准备,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如果生命没有意义,人为什么还要活?如果生活根本就是虚无,为什么不勇敢地自我了断,还要等待虚空最后的一击?自己究竟是不够真诚还是不够勇敢?
活,还是不活,这是个问题。
没有人能回避死亡,但又没有人认真想过自己的死或承认死属于自己。对人生来说,死是最亲近的,没有人能离开它;死又是陌生的,没有人能认识它。在人生顶峰上遇到死神,人从恐怖的噩梦中惊醒——弱者默然顺从,强者却感到屈辱。
死亡出现,生命变得陌生,人也智慧了。死亡未出现的时候,自我在生命中,浑然一体,无法认识生命。死亡出现,让自我与生命分离,站在坟墓的立场,思考生命,距离让人清醒。
黑格尔说:死亡是思想的源泉。
然而,信仰却给了死亡另一种解释。信仰赋予生命幸福,信仰让死亡步入永恒。人们在信仰中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入世的使命。即,信仰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他们也同样获得了安宁与出世的使命。换言之,信仰是对人类生命的认识,由此人才可以不毁灭的活下去……那么,信仰就是生存的力量,没有信仰,人就没有办法生存。
所以,信耶稣的人是有福的,他们内心沉静、笃定、无所畏惧。就是现在,他们的肉身虽然在有限的空间里,但他们的灵魂,已经在无限的永恒里,与耶稣同行。
更奇妙的,若一个人在基督里,死了,才得以再活。经上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这就是所谓基督徒,要活就必死,要死就会得活。你不死,结果会如何?不变,仍旧是原貌。但你若死了,就开始改变。
因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你的罪就被除去——你的罪彻底除去,诅咒、疾病、死亡都被除去。
因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我们就能成为上帝的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