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分享

读《使徒信经》(5—6)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fuyinyingshiwang

杨牧谷:人可以对‘我信’有不同的了解,但就是不能对‘我信’没有了解。人可以对‘我信’有不同的对象,但就是不能没有‘我信’的对象。

‘我信’人不能没有信,什么时候我们对信模糊了,那就意味着他对过去完全失望,对现在处境灰心丧气,对未来完全失去盼望――我不知用什么语言去表达这样的人生,但这样的人生一定是以自杀为结局。

信是人生存的基本原则,若没有信就无法生存。信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基础,所以整个社会依靠信维护着次序。如果有一天你起床,发现人失去了信。这个社会就会陷入混乱、黑暗、动荡之中。

其实今天某一些人将信和知对立起来,好像信是低级的、盲目的、迷信的;而知是理性的、科学的、崇高的。因此这个时代是一个崇拜知识、高举人的理性;人总是说我获得了可靠的知识、科学论据、什么定理为自居。显然这种知识是肤浅的,事实上,‘信’在知上产生很重要的作用,没有信就没有知。首先我们在接受他人教导我们知识的,而这个接受其本质就是信,你是信他你才跟他学,当你信所以你才有了知的可能。没有一个人先去调查研究那知识后才开始接受老师所教导的知识;不过在成长的过程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知识和导师进行知识对话。这个对话的基础并不是建基在知识上和是建基在信之上。因为这种科学研究本身就是存在信的成分,没有信的成分根本不可能有科学研究课题出现。某一条定理的出现是这个研究的人先有了这个定理的信,信推动了他的知、他的研究、他的实验。科学试验是经过反复的失败才有了最后的定理,若没有信是不可能有这种知识的成功。

《使徒信经》开篇:我信-----正确的意思【我信到神里面去】,这里的信并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超越知识的认知。认识神就的【认识】就是信,可见,信就是和神联合为一的意思。什么是信呢?在圣经里有三个基本的定义:

1、信就是认识:信仰并不是盲目的,很多人对信仰有错误的认识,认为信仰是非理性的、是非科学的,其实这一些所为的非理性、非科学基本上就是迷信。这一些也是我在信仰上所反对的,如果你不认识耶稣,你相信耶稣就是迷信。所以信仰一定在人的理性上有认识。(约17:3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

圣经启示的目的,就是叫人认识神。约翰写福音书之目的,是要叫人认识耶稣,并相信他(约廿:31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这些事”---我们看到这些事须要理性的思考,约翰提出这些事做为依据,让读者透过自己的思想得到结论,可见认识对信心的重要。一般而言,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产生信任,通常都是建立在认识对方的基础上。换句话说,信仰不能凭空建造,必须要有根、有基。什么是我们信仰的根基呢?就是对所信仰的人或物的知识或认识。因此保罗在罗马书十章说:「……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听见他,怎能信他呢?……可见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十14、17)。一个人若迷迷糊糊的信了某一种宗教,可能是一时的感情作用,并没有任何根基或只是随波逐流,一旦遇到困难逼 -/迫或异端邪说,即轻易的放弃或改变他的信仰。反之,人若对自己所信的认识得越清楚,信仰也越坚定。

2、信就是接受(约1:12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给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马丁路德说:“什么是信心,信心就是接受的接受”。第一个接受:是神首先接受了我这个罪人;第二个接受:当神接受了我,我根本不知道、不明白神为何要救我这样的罪人,为何要差基督到世界为罪人钉十字架,神这样作了没有根我们商量,也没有根我们讨论,他无条件的付出、无条件的拣选我们作他的儿女,是我们不知道的,当我知道这事实后只能说:“主啊!你的爱何等奇妙”,谦卑的跪下‘接受’这个神救你的事实。

3、信就是信靠、交托(罗10:9-10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相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因为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口里承认,就可以得救。)信就是将自己人生主权交托给上帝,让上帝管理我。

相信和信仰是有区别的,相信只是客观对某事物的一种看法;而信仰是有主观的对象。虽然相信会产生某一种客观的行动,但是这种行动并不是生命和所信的联合。而信仰就是和所信的联合为一,而这种联合有理性上的认识、又有情感上的接受、并在意志上去交托。就像婚姻一样,两个人有彼此的认识还是不足的,还需要情感上去接受对方,只有接受还是不足的,两个人更重要的就是彼此信靠和交托。

我信,并不是我们信,因此信仰是个人性的,虽然信仰有大众性的层面。但是基督信仰必须先是个人性的。你最亲密的人不能代表你的信,信是个人与耶稣发生生命的联合?当我宣读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就是我个人向别人述说我个人的信仰、在述说一个曾发生在我生命里的故事,一个见证神救恩的故事。

读《使徒信经》系列六:我信上帝(1)

第五节:我信上帝

----------信上帝并非建立在论据之上

信经以[我信上帝]作为开头,对于一个没有信耶稣的人,就会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产生。你为什么信耶稣?你信的理由是什么?显然这个问题是要寻找信的一个证据。

其实,任何论证上帝存在的证据都不能证实上帝的存在,任何证论上帝存在命题都可以被借用论证其它神明的存在。选一二个论证来探讨一下。

1、宇宙论的证明(Cosmologicalargument):

宇宙论也称创造论,其基本概念是:既然有一个宇宙,则必定有一个超越它本身的个体造成它的存在。这乃是根据因果律;所有有限之物均由它本身以外的另一个体造成。这个论证从二个角度来看:首先论及宇宙开始时需要一个成因;其次论及宇宙现在继续存在需要一个成因。

论证模式:

1.宇宙有一个开端。

2.任何有开端的必定由另一个体造成。

3.因此,宇宙是由另一个体造成,而这成因便是神。

宇宙论也称因果关系论:这个论证假设宇宙有一个开始,是谁开始了宇宙呢?宇宙是一个果,必然有一个因成为宇宙的果。宇宙的因就是神。当然有人也许会再问,神的存在是果还是因,对于神的本体来说神没有因果之分,但是对于宇宙来说神是宇宙存在的第一个因。我前面提到过,宇宙论的证明是在假设宇宙有一个开始,但是也有人提出宇宙可能没有开始,是永恒的。但是泰勒提出一个充分理由原则(每个事实或真相都有一个充分的动机或理由来说明为什么事实发生或为什么陈述是真实的。):根据这个原则他提出一个例子:一个人漫步在森林里,突然发现了一个透明的球;你我都会断定这个球是以某种方式来到这里;但是你我会想到这个球就是在这里的。这二种想法必然都会存在,不过理性驱使我们接受前者,球在这里的存在是另一个存在者使它在这里出现。当我们认为这个透明的球一直在这里,这是一个不充分理由。这个球在森林里必然是人为的方式来到这里,或者是另一个存在给予这个球在森林的存在。

充分理由原则假设每个事实都有充分的理由使其真实。有两类方式陈述可为真。第一、偶然为真—即真实与否还得取决于别的事物;第二、必然为真—即它的真实不依赖其他真实陈述,因他本性为真。泰勒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

比如说,太阳照着我窗台上的石头,石头是温的,这是事实,但不能说这是石头的本性。它是依赖于其他事物偶发的。圆所有的点都与圆心等距,这也是事实,但这个事实不依赖于任何其他事物。现在我们回到前面那个例子,想像一下那个半透明的球在慢慢变大。假设它原本只有高尔夫球那么大,我们有必要对它的存在做出解释。现在它有蓝球那么大,我们仍需对它的存在做出解释。现在我们将这个球无限放大,变成了地球,把森林变成了宇宙。当你在宇宙中看到地球,你会说它是一直存在吗?再说:这个球又变大,成了宇宙。你说他一直存在吗?所以我们就要做出合理的解释。理性驱使我们去思想,宇宙是从那里来的?地球是从那里来的?

根据充分理由原则:宇宙由来的理由在宇宙本身以外。只有两种可能来解释:1、宇宙依赖外物存在,外物又依赖外物,外物又依赖外物,以至无穷。2、宇宙起源于自有永有者(创1:1)起初,神创造天地。宇宙起源神的创造。泰勒认为第一种是不可能的,这是一种躲避的方法,永远也是没有答案。唯一的答案就是宇宙是有神开始的。

2、道德论的证明(Moralargument):这个论证是著名的哲学家康德、神学家鲁益师提出来的。----根据宇宙的道德秩序、而非自然秩序,也能提出近似的论证。这方面的人士主张,宇宙的成因除了有能力、有智慧以外,也必定是有道德的。

1.所有的人都意识到一个客观的道德律。

2.道德律的存在,意味著一位颁布道德律者的存在。

3.因此,必定有一位最高的道德律颁布者。

鲁益师说:“对与错是宇宙的线索。”在我们心里有一种影响力或命令,叫我们要怎样怎样去做。鲁氏解释说:“我们普遍地发现,每个人都多少诉诸一些对与错的准则。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为一些小事在那里吵嘴。:“要是人人都这样对你,你开心吗?”“这是我的座位,因为我先来。”“由他去吧,他又没有对你不住。”“你干吗先动粗?”“你先给我一小块饼干,我便回你一小块饼干。”“别推搪呀,你说过应算数呀!””这些话不管在大人、小朋友、有文化的、无文化的人身上都会找到。这些话所以引起我们的注意,是说话的人所讨厌的不只是对方的行为,而是要对方注意到一些行为的标准。争吵的双方心里都有一条道理,一条公道的原则,一种正当的行为或道德的规范,或者诸如此类的东西,是他们都同意的。事实上,他们的确都同意,要不然,会像狗像猫一样打起架来。不过动物只有打架的份,不会像人一样争吵。

综合评论:神的存在不能用证据来证明,你能证明神的存在,别人也能用证据证明神的不存在。

我们用一个证据证明神的存在,使信仰合理性。当我们用这个证据来证明神的存在是合理的,那这么这个理论(证据)必然成为绝对,因为你能用逻辑、证据来证明神的存在,那么神的存在也必然在这个证据之内受到这个证据的限制。如果这个证据不能证明神的存在,必然不是有效的论证,是无效的论证。如果是有效的,那一定是把神圈在之内;如果这个论证不能将神圈在之内,就不能证明这个论证是有效的。我们都听过一个故事:瞎子摸象。一群瞎子在摸一头大象,结果问他们大象是怎样的,有的人说大象像一根大柱、有的人说大象像一座大山、有的人说大象像一团海绵……等等。每一个瞎子都有科学、实地论证大象,但结果却不同。这好比人用各样的证据去证明神的存在,使信仰合理。

不过瞎子摸象,如果继续努力摸下去,还是会有一个大概轮廓,因为大象是有限的,有限的事物在一个有限的论证里还是有一个结果。但是神是无限的,如果人以有限的论证去论明一个无限的存在,这就是狂妄的行为。如果一个有限的论证理论及事物能证明神的存在,那么论证及论证的事物就超越神,神反而受论证的限制。

存在并不是靠证明使其存在,一个存在物,并不是你证明了他的存在,他才存在,而是他存在才有了你存在的论证,但是论证的本身只能证明他存在的是什么,并不能透过证明他存在。比如,这里有一桌子,你不能证明木头是存在,只能证明某存在物是木头。因此,我们不能证明耶稣、神是存在的,只能说在历史上某人是耶稣。因此,信经以[我信上帝],其实是一种宣告的模式,我信并不是我有了某一些理性、科学的证据。我信是因为信心使我信上帝的存在。《圣经》开卷篇《创世记》起初,神创造天地。很多人开始读圣经就被这句话吓住了,这句话和《信经》的【我信上帝】是同一种模式,是一种宣告,向别人宣告我的信仰是如此的。可见,圣经并没有先向世人证明神是存在的,然后让人相信他的存在。而是直接告诉世人,这位神他的作为、他所说的话,通过这些行为、说话、历史等去见证他就是神。因此,你要想知道神是不是存在的,你必须先得去听听他说过的话,看看他所作的工作,只通过这些,你才能明白我信上帝。

这样就避免了基督徒的信并不是没有根据的,你要信必须先明白神所说过的话及他的作为,然而我如何确定神是不是在历史中有过此类行为和说话呢?这是我下一课的内容了,基督教所谈的信是基于神的启示,也就是说一个人能信是因为有神的启示。

【作者简介】归原:本站作者、基督教青年传道人。写有信仰随笔及讲章100多篇,发表于各大基督教网站。并著有长篇信仰小说《春事秋梦》发表于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