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彼得,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他曾经的“跌倒”,的确,那三次不认主的失败经历即便在彼得自己心中也会留下深深的悔恨,可就我们而言,我们更应该注意到彼得“跌倒”之后的“站起”。而且,平心而论,一个站起来的彼得比跌倒前的彼得更显成熟和老练!
今天早晨,我们一起来静候主前,来寻找彼得的“跌倒之因”和“站起之故”;藉此来提醒自己:在我们生命里是否也存在这些跌倒的原因?而我们这些软弱的人是否也具备重新站起的力量?
一、跌倒之因
一个人的跌倒自然由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而产生。主耶稣被 b u以及随之而来的迫害所带来的恶劣环境,固然是令彼得跌倒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诚如经上所说“人一生的果效由心发出”,彼得失败的主要根源在他自己里面。
l、彼得有一双“昏睡的眼”
从圣经看,彼得实在是个爱睡的人。圣经中至少有他三次睡觉打盹的记录,而其中二次睡得不合主心。
山上打盹,虚度好境;这是在山上,在那里主登山变像;并且有摩西和以利亚显现,他们在荣耀里显现,彼此“谈论耶稣去世的事”(参路9:28—35)。对门徒而言,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辰美景,轮到谁可能都会极度亢奋。然而,以彼得为首的三个门徒却令人不解地睡着了。也许这件事发生在晚上,他们确实太累了,也许他们认为又是“上山祷告”,肯定没什么新鲜事,尽管那次主是特地“暗暗地”把他认为最亲近的三个门徒带到一座高山上,但这恩惠并不能激起彼得对山上变像事件的高度重视,不能引起他兴趣,也驱不走他们的睡意朦胧。尤其是当显像的三位彼此讲论有关耶稣去世的事之时,他们理应侧耳聆听,因为这信息事关门徒的“前途和命运”,最累最倦的人也得挺一挺来听一听,可是,彼得他们令召他们上山的主大失所望。
伯大尼的马利亚,正因为有了在主脚前得主表扬的听道,才有后来在主脚前受主称赞的膏主。相反,正因为彼得在那山上没有“听好”,所以接下来他即使也想爱主,但最终难以讨主喜悦。睡梦中刚醒来的他第一句话(“……这里真好……搭三座棚……”)就被一朵飞来的云彩所否定,那随之而来的天上声音更是一次“当头棒喝”!“你们要听他”这句宝贵的话正是针对类似彼得这样“爱说不爱听、爱睡不警醒”的信徒说的!
园中打盹,伤痛主心;这是在客西尼园中,就在主被卖的那一夜,同上次一样,主又带彼得他们三位爱徒走进园子,目的是希望他们能理解体会主的心,并能同他一起同心祈祷。主耶稣极其难过地对他们说:“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和我一同儆醒。”(太26:38)谁知主流泪大声的祈祷,同样并没有激起他们内心的共鸣,彼得他们还是睡着了。主几乎难过地问彼得说:“怎么样,你们不能同我儆醒片时么?”然而,他们三人还是睡着了,就是“片时”都不能与主一同儆醒。
这一状态充分显露门徒与主之间的心理上的距离之远,彼得和其他几位门徒后来的失败,实在也是在可预料之中的事了。
做一个基督徒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能够“以耶稣基督的心为心”(腓2:5),这也是我们能够处处得胜的秘诀。然而我们每每只顾及自己的得失、关切自己的忧伤、顺着自己的兴致,全不理会主的感受,也不揣摩他的心意,而这正是我们之所以失败和跌倒的原因所在。
2、彼得有一张“自夸的口”
“自夸”在圣经中是一种较严重的罪(参罗l:30),它常常与“自傲、自炫”相联系,是亚当旧生命在一个人里面的反映。
当主说:“你们……都要跌倒……”彼得马上沉不住气要进行反驳:“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太6:33)。这里,他把“我”从“众人”中分别出来,心里想主怎么可以用一个“都”字,把“我”也放在这些将会跌倒的“众人”堆里呢?“众人皆浊我独清”呀!彼得这里明显是轻视别人,抬高自己。深深表现出对自己能力的信任,炫耀自己比他人刚强。正是这种过于自信的傲慢使彼得疏忽于对自己的谨慎、警醒和省察,以至于他的信心尤如沙土上的房屋一点也经不住风雨的吹打。也许他觉得在该撒里亚腓力比境内,当主询问“你们说我是谁”时,只有我彼得回答得十分到位、正确,并得到主的肯定,所以别人可能不认识主,难道我还不认识吗?我怎么可能跌倒呢?然而,彼得太自信,太自夸了,正如保罗所言“自己以为站立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林前10:12)
有一位神仆说得好,“谦卑是最无声音的美德,骄傲是最无感觉的罪”,它们都是生命的自然流露,人无法长期刻意去做作谦卑,也无需经大脑去思考如何去表达骄傲。彼得的自夸正是他生命不够成熟的自然表现。他常常喜欢表现自己,在所有门徒中要算他的话最多,故此他在主前挨的批评也不少。
3、彼得有一双“血气的手”
一个活在肉体里的人,什么时候他只要一被激动,就会做出一些容易冲动,甚至令人惊呆的事来。彼得不但动口,还会动手。这次,当其他门徒询问主能否用刀砍,还未等主回答,迫不及待的彼得在不明主旨意的情况下,凭情感冲动,鲁莽地把大祭司仆人的一个耳朵割了下来,也许他想借此来显明自己对耶稣的忠诚,并且以此来兑现自己的誓言:“我就是同你下监,与你同死,也是甘心。”(路22:33)却不知这完全是一种匹夫的血气之勇,不明白“人的怒气并不成就上帝的义”(雅1:20),“脚步急快的,难免犯罪”(箴19:2)。主对彼得的态度一定让彼得觉得委屈,主不但医好了那人的耳朵,并说“收刀人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太26:52)。彼得此时也许会心里懊伤说:“真是好心不得好报”。但就是这样,主要我们知道,他要求仆人的不单是忠心和热诚,而且还要有智慧和忍耐。彼得动刀不但与事无益,反而可能给人留下攻击的把柄。
主耶稣曾经也受到撒旦的激动,撒但对主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就可以吩咐这块石头变成食物。”(太4:3)即便主被钉上十字架,还有不少人讥诮他说:“你如果是神的儿子,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太27:40)但所有这些激动人肉体的话,都没有能让神的儿子“动心”,他也就没有凭血气行事。
血气之勇是信徒灵命长进的大敌,也是损害人际关系的毒素。今日个别教会内部纷争妒嫉、互相攻击,甚至大打出手,这不是出于血气难道是出于圣灵么?为了见证神的名和荣耀,为了让广大肢体永享和睦同居的美善,我们奉主的名,要对那些凭血气行事的人同样说:“收刀人鞘吧!”
4、彼得有—颗“胆怯的心”
似乎在彼得的生命中,一直交替着“冲动”与“胆怯”的二种性格。当主耶稣在海面上行走时,他就显得很冲动,说:“主,如果是你,请叫我从水面上走……”(太14:28)他不考虑自己信心大小,也不思想结果会如何,只管顺从主的话他跨出了他信心的一步,平心而论,这勇气可嘉可佩,然而,他这信心并无可靠持久的根基,不一会,他“见风甚大,就害怕”。
一个表面上十分“勇敢”的人未必真是一个内心刚强的人。不要以为彼得能拿刀劈人的耳朵,他就什么都不怕。正好相反,这表面的威猛恰好暴露他内心的虚弱,看看彼得在小使女面前的表现你就知道了。因为胆怯,他远远的跟随主;因为胆怯,他三番两次甚至起誓否认自己与主的关系;因为胆怯,他们大白天聚会的时候,门关得紧紧的。“胆怯”与“小信”互为果因,它们如一对“孪生兄弟”,形影相随。
二、站起之故
1、被天父指示,识主清
彼得自从跟随主之后,一直得到主的亲自带领栽培,应该说他信仰根基十分牢靠,尽管他信心之路有起有伏,但当他被天父指示之后,他对主的认识跨上一个新台阶。耶稣到底是谁?“主啊,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彼得这一认识奠定了基督教信仰基础。“根基若坏,义人能作什么呢?”一个人的灵性复兴必然有个基础,那就是他认识主究竟是谁?与他能够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某地开布道会,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听福音,他们在教堂大门口用黑板写上“信耶稣得永生”六个大字。不料,那晚来者寥寥。第二天下雨了,把黑板上的字给淋湿了,前面几个宇还没大碍,后面“永生”二字成了“水牛”。结果,第二天晚上来听道的人多了一半,问他们为何来?回答是“信耶稣得水牛哇!”这是一个教堂里的幽默,是否真实尚且不论。但今天在中国教会尤其在农村教会中,有人把耶稣当医生,有人把耶稣当财神,也有人把耶稣当平安爷的并不少见,提高信徒的信仰素质迫在眉睫。
2、被主声呼唤,爱主真
“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这是主查问彼得爱心的话,一连三次这样问,问得三次不认主的彼得无地自容。然而,正如彼得自己坦言的,彼得是爱主的,尽管方法上并不都被主肯定,但那只能说明他爱得不够成熟而已,而他的爱是真诚的。爱,首先必须是真的,才能加深!这是彼得所以能重燃爱火、重新得力的关键所在。
3、被圣灵充满,事主勤
彼得从软弱走向刚强的另外一重要原因,就是他被圣灵充满,火焰般的能力降临在他们身上,彼得在这前后判若二人,变化之大令人刮目相看。
原来喜欢多语多言的他,现在成了“金口”彼得,他一开口就有上千上百的人悔改!原来喜欢自夸张扬的他,现在懂得隐藏自己。例如,在行使多加复活这个神迹时,彼得关上门,并且让众人出去。原来在小使女面前满口否认的人,现在站在官长面前高声:“不听你们,听从上帝是应当的。”
所有这些变化都是来自于主应许的实现:“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力……”(徒1:8)。
彼得从“跌倒”中“站起”了,并且成了教会的柱石。让我们从中学到应有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