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分享

为“怜悯”正名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fuyinyingshiwang

杨腓力(PhilipYancey)说:“我发现文字像块老肉,它们的含义会随着时间变得陈腐。”此语十分到位!只要稍加留意,我们就不难发现,曾经的很多好词,现在严重变了味儿。拿词语的感情色彩来说,褒义的变成了贬义的,贬义的却变成了褒义的。真让人不可思议!

“怜悯”,就属于这一类词。《圣经》用它描述上帝的根本属性,他曾宣称:“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上帝,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出34:6)也用它描述基督徒的属灵品格,保罗指出:“你们既是上帝的选民,圣洁蒙爱的人,就要存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西3:12)由此可见,“怜悯”绝对是一个好词!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词变味儿了,而且变得惨不忍睹!比方说,当你对某个人表示怜悯之时,完全可能遭到对方面红耳赤且义正言辞的呵斥:“走开!我不需要你的怜悯!”大概是为了避免刺激他人,并避免自讨没趣,当代基督徒也会刻意回避“怜悯”这个词语。可是,这种回避带出了一个自然后果,就是基督徒越来越缺少“怜悯”这种品格,教会越来越缺少“怜悯”这种风气。

然而,《圣经》中关于“怜悯”的教导依然赫然在列,并且熠熠生辉,这个神圣的词汇永远不会因为不受欢迎而从《圣经》中删去。因此,每一个尊重《圣经》的基督徒,都不能无视“怜悯”这个词汇,都不能忘却“怜悯”这种美德。那么,我们应当怎样面对“怜悯”他人时可能遇到的误解呢?我想,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回避,而是正视,我们必须正本清源,为“怜悯”正名!

《圣经百科全书》指出:“‘怜悯’在《圣经》中的含义颇丰富和复杂,在希伯来文和希腊文中要用好几个字才能表达其中多方面的意思。因此,有许多同义词表达其意义,如仁慈、恩典、慈爱、良善、恩惠、同情、怜恤和坚定的爱等。”读完这段话,我们就可以明白当代人为什么不喜欢“怜悯”这个词,因为很多人施予他人的“怜悯”只剩下“可怜”,缺少了与之相关的“仁慈、恩典、慈爱、良善、恩惠、同情、怜恤和坚定的爱”。缺少了这些元素,“怜悯”就难免会有居高临下、趾高气昂的成分。这样的“怜悯”,充其量只是“嗟来之食”,所以一定会让人生厌。

由此可见,恢复“怜悯”的神圣意义,并避免人们对“怜悯”的排斥情绪,关键在于施“怜悯”者体现出包括“仁慈、恩典、慈爱、良善、恩惠、同情、怜恤和坚定的爱等”全部元素的“怜悯”,而不是只包括“可怜”。倘若我们施予他人的“怜悯”含有这些元素,人们就一定不会再将“怜悯”当作贬义词,因为这样的“怜悯”其实就是“爱”。哪个人会排斥或拒绝“爱”呢?

清楚了“怜悯”的本意之后,让我们重温关于“怜悯”的经训:“藐视邻舍的,这人有罪;怜悯贫穷的,这人有福。”(箴14:21)“欺压贫寒的,是辱没造他的主,怜悯穷乏的,乃是尊敬主。”(箴14:31)“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雅2:13)“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箴19:17)此刻,你对“怜悯”的理解,是否较之前要深刻一些呢?

【作者简介】李世峥,男,汉族,1979年1月生于陕北农村。受家庭熏陶,自幼跟从基督。曾先后在两所基督教神学院攻读神学五年,2001年起在教会全职侍奉,2004年接受教师(副牧师)圣职,2010年接受牧师圣职。现任一基督教杂志责任编辑,并参与基督教图书出版事工。同时,在一教会参与讲台侍奉及圣事,亦在圣经学校做兼职教师。博主向来爱好写作,成为传道人之后,对文字事工有所看见,亦有所托付,因而一直致力于文字侍奉。1998年以来,已在全国主要教会刊物发表文章160余篇,共约6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