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告,是最容易的功课,也是最困难的功课。说它容易,是因为我们刚信主就学会祷告;说它困难,是因为我们一辈子都不会祷告。因此,每个基督徒都应视祷告为自己毕生的功课。
关于祷告,耶稣曾如此教导门徒:“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许多重复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你们不可效法他们,因为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太6:7-8)对于祷告功课的操练,主耶稣的这段教导具有无比重要的指导意义。
门徒所处的社会存在大量宗教,这些宗教中大多也有祷告的传统。因此,耶稣教导门徒祷告之时,非常担心他们的祷告受到那些宗教的影响。因此,他语重心长地提醒他们:“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这段教导中,耶稣举了一个外邦人祷告的例子——“用许多重复话”,提醒门徒引以为戒。外邦人的祷告为什么“用许多重复话”呢?耶稣对此有简洁而精准的分析——“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外邦人的这一态度,其实正好体现了他们的神明的属性及他们对神明的认知。在他们的心目中,他们的神高高在上,不易接近,所以必须“用许多重复话”来打动他,甚至还要用苦待己身的方式博取神的同情,比如,巴力的先知就在“大声求告”的同时,还“按着他们的规矩,用刀枪自割、自刺,直到身体流血”(参王上18:20-29)。耶稣警告门徒“不可效法他们”,是因为我们的上帝不同于他们的神明,所以不需要他们的方法。接下来,耶稣提醒门徒:“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斯托得(JohnR.W.Stott)在解释这个宝贵的应许时如此说:“他不是无知的,因此需要我们指示他;也不是犹豫不决的,以致我们需要说服他。他是我们的天父——一位爱他的儿女,知道他们一切需要的父亲。”倘若我们对上帝有这样的认知,有这样的信心,祷告何需“用许多重复话”?又何需用其他任何人为的方法?
中国文化中夹杂着浓重的宗教成分,包括传统宗教,亦包括民间宗教。由于这些宗教大多都有祷告的习惯,所以身处中国文化氛围中的基督徒,很难摆脱这些宗教的影响,特别是祷告,我们很容易有意无意地模仿外邦人的模式,比如使用特定的语言、特定的姿势、特定的方式等等。我们似乎觉得,凭着信心的祷告过于抽象,不够实在。某次讲道结束后,一位老姊妹找到我,希望我为她按手祷告,求主医治她的头疼。我提醒她,祷告中最重要的是信心,而不是按手。老姊妹有些迟疑,但还是勉强接受了我的意见。于是,我们共同低头祷告。可是,在我祷告的过程中,她突然用力拉起我的手,将之放在她的头上。她竟如此看重按手!这明显是对信心的祷告缺少认识。当时,我更加觉得,没有给她按手是对的,因为按手会使她对这个礼仪产生更大的依赖,从而阻碍她信心的建立。她对祷告的理解,有点“像外邦人”,我若迎合她,就也“像外邦人”了。
祷告是一生的功课,首先要注意的,就是祷告中不掺杂异教的成分。让我们时刻铭记耶稣的教导:“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任何只重形式、不重信心的祷告,都是“像外邦人”的祷告!
【作者简介】李世峥,男,汉族,1979年1月生于陕北农村。受家庭熏陶,自幼跟从基督。曾先后在两所基督教神学院攻读神学五年,2001年起在教会全职侍奉,2004年接受教师(副牧师)圣职,2010年接受牧师圣职。现任一基督教杂志责任编辑,并参与基督教图书出版事工。同时,在一教会参与讲台侍奉及圣事,亦在圣经学校做兼职教师。博主向来爱好写作,成为传道人之后,对文字事工有所看见,亦有所托付,因而一直致力于文字侍奉。1998年以来,已在全国主要教会刊物发表文章160余篇,共约6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