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分享

大比大的善行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fuyinyingshiwang

徒9:36-43

引言:大比大希腊名字叫多加,因为她是犹太人,生活在外邦城市,所以会有两个名字。大比大最大的特点是“广行善事,多施周济”。这么一位乐善好施的人,她的善行动力来自哪里?她的善行如何体现?她的善行带来怎样的影响?从她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这是我今天所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

一、善行的动力

在这个社会上,每个人行善的动机都不一样。有些人行善是为了作秀,有些人行善则是为了面子,还有些人行善则是出于领导的要求。比如说在芦山地震之后,有个幼儿园老师发动小朋友参与捐款,有个小朋友很有爱心,他回家把自己储钱罐砸了,把平时积累的那几十元的硬币都拿去捐献,但老师为了自己的班级捐款比其它班级多,就对学生说:“小朋友啊!捐款要捐红色的哦!”意思是要他们捐一百元的人民币,你说这种捐款有多少是出于真情。还有些地方据说领导要求学校老师参与“一日一元”捐,但到月底的时候,未经教师本人同意,他们直接从老师的工资里扣除了几十元。于是网上有人议论:被绑架的慈善何处言爱。

大比大的善行不是出于勉强,而是出于甘心,她的善行是由她的信仰带出的行动。经上说:“在约帕有一个女徒”,(徒9:6)女徒英文是Disciple,就是门徒的意思。关于基督徒,圣经里有三个词:“信徒、门徒、圣徒”,英文是Believer、Disciple、Saint,从神学的意义上来说,信徒指的是相信耶稣为救主者,门徒指的是跟从耶稣,受过装备的人,圣徒则是指有丰盛生命,乐意服侍人的基督徒。大比大是一个门徒,从她对于弟兄姊妹的服侍上可以看出,她更是一个有丰盛生命,乐意服侍人的圣徒,这些善行就是她那丰盛生命里所流露出来的。

在网络上,有人讨论中国慈善与外国的慈善的不同,很多人认为中国富人很难做到像巴菲特、比尔盖茨那样的裸捐。当然,这一方面这是制度的原因,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信仰与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关于这一点,著名的社会学家×××韦伯曾经做过非常精辟的论断,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谈到:“人们以忘我的职业劳动和节俭的生活态度来体现自己的基督教信仰和伦理,并且把劳动的成果理解为上帝对自己的恩惠,自己应该回报社会,并以感恩之心辛勤工作,而不是将劳动成果坐吃山空或挥霍殆尽。”这种出于信仰的动力会比领导的要求更管用,并且会让人在慈善的领域里做的更开心,更有价值感。《希伯来书》告诉我们:“只是不可忘记行善和捐输的事,因为这样的祭是神所喜悦的。”(来13:16)对于基督徒来说,行善与捐赠不仅是作为社会公民的义务与责任,它更是一种信仰意义上的祭献,是一种因爱神而有的行为。

二、善行的体现

没有善念,难有善行,但最小的善行胜过最大的善念。保罗谈到奉献的时候也说:“人若有愿作的心,必蒙悦纳,乃是照他所有的,并不是照他所无的。”(林后8:12)对于大比大来说,她不只有善念,更重要的是她有具体的善行。经上说她“广行善事,多施周济”,“广行善事”指她服务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多施周济”指她赠送物品给有需要的人。你可能会问,要周济得有钱,大比大的钱哪里来?这段圣经告诉我们,她是一个很会做衣服的人,由此我们我们可以推断,她在信主之前,是靠这种手艺谋生的,可能也是靠这种手艺积蓄了一些钱,现在信了基督耶稣,她将自己的积蓄拿去周济穷人。

不但如此,大比大也亲自为众寡妇作外衣和内衣。在古代社会,当时寡妇和穷人的外衣或外袍都是用山羊毛织成的布料,这种布料非常粗糙,用这些粗糙的山羊毛布料作外衣是非常辛苦的,当时没有缝衣机,那些衣服都是大比大一针一线地缝制而成。当时的大比大不止缝制一两件衣服,乃是给“众寡妇”作里衣和外衣,她关心社会中那些最穷的人,并向他们伸出关爱之手。因着她的服侍,许多人得到益处,并使主的名得到荣耀。

我们常说基督徒要怀大爱心,但可以从最小的事上作起。去年夏天,基督教全国两会举办“基督徒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先进表彰大会,我们看到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受表彰的基督徒中有些是在灾害救助、扶贫助残、养老托幼等方面做贡献,还有一些是在捐资助学、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做贡献。这表明基督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是一股积极的力量,同时这也是一种激励,激励更多基督徒参与其中,让世界因着我们的参与而更美丽。

当然,你可能会说,乐善好施是需要钱,没钱的人如何去施舍、行善?事实上,没钱的人照样可以施舍、行善,只要我们心怀善念、口说善言、手作善工,照样能够透过我们的贡献,让许多人得到益处。

三、善行的影响

大比大是一位乐善好施的基督徒,她由此与众弟兄姊妹结下深厚的感情。有一天,当她患病而死的时候,教会的弟兄姊妹都为她哀哭。她们按照当时的风俗把她洗干净,照道理应该是直接下葬的,但这些弟兄姊妹舍不得她,所以把她的尸体停放在楼上。当他们听说彼得经过约帕的附近时,他们急忙差人去请彼得过来为她祷告,后来彼得奉主的名叫她从死里复活。大家想想,如果她平时没有乐善好施,她可能早就被众人遗忘了,哪里会有后面的那些故事。她的复活,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她的善行所带来的结果。今年正月,笔者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而在外地住院,住院期间,笔者在个人网络空间里发了一条消息,谈到自己正在住院的情况,于是很多同工、信徒来电话关心、问候与代祷。在那段时间,所有关于疾病的治疗信息都会传到我耳中,那是弟兄姊妹对我的关爱。在那段时间,笔者深深感受人与人之间的那种互为影响的关系。一个人只要肯付出,他就会进入一种关怀者与被关怀的关系中。大比大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由于她平时是一个帮助人的人,所有当她因病而死的时候,她就成为一个被关怀的对象。当然,大比大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经上说:“这事传遍了约帕,就有许多人信了主。”(徒9:42)大比大的复活不只关乎她个人存活的小事,更关乎到福音广传的大事。因着大比大死里复活的奇妙经历,许多人也都信了主。

今天我们的肉体生命没有经历像大比大一样从死里复活,但我们的灵性生命要像保罗所说的,与基督同死、同葬、同复活,“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藉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罗6:4)大比大的生命经历了神迹,同时她的生命也充满善行的见证。对于今天的基督徒而言,我们也应该像大比大一样,用善行与施予见证基督的福音,用死里复活的生命,见证基督的荣耀。

在圣经中,大比大是一个小人物,但她经历了大恩典。她是一个小人物,但她有大爱心。她是一个小人物,但她“广行善事、多施周济”。大比大值得我们学习,在基督里,我们应该像大比大一样,做一个肯奉献、作贡献的人;在基督里,我们的善念要透过我们的行动来表达;在基督里,我们的属灵生命来透过行为来彰显。这样,我们的生命才能与蒙召的恩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