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读后感,希望能给你带来新的思考——编者《密室》的作者,是荷兰的柯丽·邓·波姆。这本书是她根据全家在二战前后的经历写成的回忆录,与《安妮的日记》和《辛德勒的方舟》齐名。根据《辛德勒的方舟》改编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与很多二战电影一样,其中的悲悯情怀、人道理念、以及英雄主义,让我深深感动。
直到读了《密室》,才知道使人冒着生命危险营救犹太人的,在集中营里存留爱和怜悯的,是一种完全超越人类情感的爱,这就是来自上帝的爱。然而,上帝在怎样的人身上,彰显这种爱?我在柯丽和她家人身上找到了答案。
清心的人有福了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太5:8)
一栋临街的贝雅古屋,见证了柯丽家的百年历史。这里曾住过一个六口之家和三位姨妈,随着时间流逝,只剩下大姐碧茜、父亲、和作者柯丽。而父亲又“在自己的四个孩子都长大成人后,又另外抚养了十一个孩子”。加上百年钟表铺,贝雅古屋终日喧嚣。表面的繁杂,并没有影响到内在的清心。全家人每天在读经祷告中开始新的生活,在家庭敬拜中结束一天的劳作。母亲为困苦的人送去物品;大姐碧茜,每天做不完的家务,这是以信仰为核心的忙碌。
耶稣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在他里面找到安息。尽管,贝雅古屋的人异常忙碌,他们得到了完全的安息。父亲没有为扩张生意而奔波,相反,父亲总是说:“能够修理一只名表是我的荣幸”;最让人感慨的是,碧茜和柯丽,从来没有为婚姻烦恼——这在当今社会,简直不可想象。正如保罗所说:“没有出嫁的,是为主的事挂虑,要身体灵魂都圣洁。”(林前7:34)。柯丽和碧茜,从年轻到年老,没有哀怨和不切实际的理想、没有对婚姻的依赖,把青春和生命献给了主,从读经祷告、日常工作、到爱邻舍如自己,因着清心,她们看见了主。最后在集中营里与主完全合一,“活着不再是自己,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她们在集中营里传福音,读圣经,让众多同胞在主为她们预备的“密室”中得到庇护和拯救。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清心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内在的单纯、全心全意地仰望;清心也是一种恩赐,使我们在各样逆境中,藏身在磐石的荫庇里。
你所收去的东西,你以自己来代替
作者的母亲,如同圣经中描述的贤德妇人,每天“在实际的烹饪和编织衣物中表达爱”。她爱的不仅是家里人,而是一切有需要的人。有一天,她在做家务时,突发脑溢血昏迷两个月,醒来之后便瘫痪了——从此患病在床整整三年。
从人的眼光看,仿佛她从此丧失了服事人的力量。奇妙的是,由于她母亲记挂着一切熟识的人,经常让女儿给他们写问候卡片,并签上自己的名字。“她那原来极其秀丽的笔迹,如今只剩下一条条扭曲的弧线,但很快全哈林市的人都认识这个笔迹,并且对它极为珍惜”。“她坐在窗前爱我们,她爱街上每个人,不但如此,她爱的漩涡能荡漾得更远,她的爱能达到哈林全市,荷兰全地……从母亲身上,我终于学会了一个真理,世间没有一种力量能把爱局促在墙内”。
这使我想到《暗室之后》的蔡淑娟。她虽然被“囚”在暗室,却能够发出莫大的爱的力量,使周围的人悔改信主。因为我们还有的时候,显出的是我们自己;而一旦我们一无所有了,显出的就是上帝。
柯丽年轻时,有过一次纯真的初恋。上帝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他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那个男孩虽然喜欢柯丽,却并没有打算娶她。他带着未来的新娘,来到贝雅古屋。可想而知,这个场景带给柯丽多么大的打击。“我不知道在床上为自己生命中唯一的这场爱情啜泣了多久”,是她睿智的父亲帮助了她。他对她说:“爱是世界上最强有力的力量,当爱情受到阻碍,寻不到出路时,它就会使人痛苦,当这样的情形发生时,我们可以做两件事,我们可以扼杀爱情,那么我们的内心就不会再伤痛了。但是这么一来,我们里头的一部分也就随着死了。或者,柯丽,我们可以祈求神为我们开一条出路,叫我们的爱有出口。”
事实证明,上帝成为完全之爱的出口,基督徒的爱演化成无尽的力量,成为真理的见证。
碧茜,这个美丽而坚强的女子,因为生育原因终身未嫁。她和其他人物一样普通,主要工作是照顾家庭、处理家务,所以并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正如作者所写,“我不禁怀疑,我这个姐姐究竟是怎样的人,看她为武德营中那群女人朗读圣经,她的表情就象在贝雅古屋里为饥饿的人分派热汤时一样的满足”。
从监-/ y u生活一开始,碧茜表现出她柔弱背后的刚强,并且,越来越弱的外在躯体和她越来越坚定的内在力量形成强烈对比:在赖文集中营,满屋子的跳蚤使柯丽也无法忍受,当柯丽问碧茜怎么办时,她说:“主已经告诉我们答案,那就是常常喜乐,不住祷告,凡事谢恩。”真正需要谢恩的是:由于这些跳蚤的存在,才使狱吏从来不跨进这个房间一步,给了大家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这便是“万事互相效力”的又一个见证。
十字架的道路正是如此奇妙:越剥夺越富有。剥夺的是属肉体的、物质的,增加的却是属灵的、生命的;剥夺的是那看得见的,赏赐的却是那看不见的,而看不见的,是存到永远的。
爱你们的仇敌
“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逼 -/迫你们的祷告”(太5:44)
和平年代,大多数人对这节经文感触不会很深,即使有,或者只是把跟我们有点小矛盾的人,看作是“仇敌”。然而,《密室》中展示的“爱仇敌”,把基督的爱彰显到了完全。
多年的监-/ y u和集中营的日子,早已将柯丽和碧茜折磨得不成人样,碧茜尤其虚弱,只剩皮包骨头。在最后日子,碧茜从爱身边受苦的人,到原谅出卖他们贝雅古屋的那个叛徒,再到要求柯丽原谅那些纳粹份子……碧茜尽心竭力遵行了神的托付,那就是:爱人的灵魂,不愿一人沉沦。她的生命一天新似一天,生命的彰显需要牺牲来实现,正如主耶稣所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12:24)要做到爱仇敌,正是需要一颗与耶稣同钉十字架的心。
碧茜在生命的最后日子,受到了意外照顾——一个最凶恶的狱卒守护在跳蚤房里,等待医生过来把碧茜抬走,在医院的停尸房,柯丽看到,“碧茜躺在那里,像在睡觉一样,她的面孔丰满而年轻,那些因忧虑和忧伤而起的皱纹已经被平复了,那因饥饿与多病而深陷的面孔全部消失了……甚至她的头发也整整齐齐的,好像有天使服事过一样”。
柯丽在战后的日子,依然要面对饶恕的争战。与她一样,很多从集中营里出来的荷兰人,最不能饶恕的不是德国纳粹,而是那些“与敌人合作过的荷兰同胞。我们时常在街上遇见他们,他们被剃光了头,眼中流露着畏缩的神情……他们被逐出家门,找不到工作,在街上受尽人们的讥笑与辱骂”。柯丽坚强勇敢地实施碧茜的最后要求,同样也给这些人一个心灵的家园,直至他们的心理逐步康复。他们的康复之日,正是所有同胞,或者被陷害之人原谅他们之时。
很多时候,我们在苦难中挣扎,并偶尔拿一些似是而非的缘由,当作苦难中的安慰,但是,我们从《密室》中看到:神的眷顾和旨意从来都是清晰明朗的。小到那瓶神奇的维他命油、那个奇妙的跳蚤房、大到父亲的去世和碧茜的去世,神都有合理的时间与安排。
书的最后提到,曾经的三个异象完全应验和实现——全家人的被 b u、柯丽的被释放、以及医治病人的康复中心。神提前告诉了信靠他的人。让人震撼的是,柯丽被释放是集中营书记所犯的一个“错误”所致,而一周后,与她同年龄的妇女都被送到煤气室毒死了!
神保护爱他的人,不正如眼中的瞳仁吗?只是很多时候神救了我们,我们却未能见证他的名。柯丽正是要继续为神使用,向身后的世界依然见证神荣耀的名。